第271頁
昭國願意領旗,幫忙協調各國之間的矛盾,只要你願意加入,就可以白送你一筆糧草和武器。
只要答應下面兩點就行:
一,放棄本國的鑄幣權,使用昭國的錢幣,原來的錢幣昭國人願意按照一比一多一點的比例來收走重鑄。
昭國的新錢幣是昭太子主持鑄造的,使用了新的技術難以偽造。而他多年以來搭建起來的商貿網已經讓昭錢成了一種穩定的交換貨幣,雖說也有波動,但是不會過低或過高。
即使不用他這樣勒令,很多小國已經開始大量流通昭錢了。
二,讓昭國的學士過去開班講學,教學費用不用你們出,昭國包圓,再在每座城中搭建一座戲台進行演出,觀看費用極低,教授國民道德禮儀。看看多好,讓你們國家的國民多學一門語言,平時還能有娛樂。
這番詔令傳遍天下以後,諸多小國國君也知道,他們是時候要在幾個大國中找邊站了。
能不打仗,國內貴族可以繼續當貴族,百姓也不必為妖魔侵擾,還能夠得到一筆還算不錯的糧食,為什麼不選昭國呢?
出兵到半路的慶王騎虎難下,自不可能收手,只能痛罵了昭太子一頓,繼續前進。他傳信給仍在昭國的女兒儷姬公主,送去了毒藥,命她擇機毒殺昭太子。
他既選了這條路,就只能走到底。
終於,他打到了周國的王城。
周王早已潛逃,走之前還放了一把火,這場火燒了足足三天三夜才被一場大雨平息,這座人族第一次建立起來的華麗城池就這樣付之一炬。
慶王沒有抓到周王,但抓到了他身邊的臣子,一個個嚴刑逼問過去:「九鼎究竟在哪兒?」
終於,其中有個人能答上來:「在天子陵!鄙人帶您去!」
慶王找遍了天子陵沒有找到九鼎,正待拿此人問罪,對方卻說:「還請王上搭建木架上石像一覽。」
慶王:「到時候你一起上去,若有不軌,孤第一個把你踢下去。」
木架搭了一個月才搭好。
慶王小心翼翼地爬上木架,爬到了那尊十幾丈高的仙人石像的肩膀上,這裡的青苔已經被清理過了,不會滑倒摔跤,但他還是站得心驚膽戰。
領路人說:「慶王,九鼎就在這裡。」
慶王舉目俯瞰,九座天子陵修成丘,長滿樹木,已成了一座座青山,可不是正好圍成了九鼎的形狀嗎?
慶王眼前一黑,幾欲昏去。
慶王暴怒:「你竟敢戲弄於孤!!」
說罷,不聽對方哀求,拔劍將此人刺穿,再一腳從仙人石像上踹落下去。
慶王頹喪地持劍坐下。
其實他明白,即便他得到了九鼎也無濟於事。
一千多年前,九鼎之所以是九鼎,因為那是周天子的九鼎。
他一直擔心懼怕澹臺蓮州來搶九鼎不過是庸人自擾。
澹臺蓮州壓根就不需要周王的九鼎,他正在鑄造他自己的九鼎。
第142章
周王又一次發了脾氣,指責昭國對自己招待不佳,故意剋扣他的飲食,並且嚴正抗議,要求按照他先前的標準來,最起碼也得有標準的一半。
如此這般的折騰,惹得被派去照顧他的侍者牢騷頗多,敢怒不敢言。
一朝亡國,老丞相隨他來到昭國避難,一頭的白髮眼見著是更稀疏了,不得不勸諫他:「陛下,今時不同往日,如今我們是寄人籬下,您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做派了。昭太子手握生殺予奪之權,而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怕再這樣下去,會招致殺身之禍。」
周王不滿地道:「他可真是個偽君子啊,嘴上說一套,朕真的來了這裡,他卻在暗地裡對朕不敬。你看看,他讓人送來的這些食物,他自己會吃嗎?前天陳將軍來看朕,他竟然跟朕吃一樣的食物!」
老丞相沉默半晌,回答:「會的。老臣已經打聽過了。昭太子平日與士兵同樣伙食。他將餐飲之費用節約下來,用在軍隊的糧草上。」
周王被噎了一下:「摳摳搜搜,這能節約多少?」
老丞相說:「以昭太子的俸祿,可供養三千餘人。」
周王:「……」他嘴硬地嘀咕:「才三千。」到底是沒有底氣,畢竟他現在連三百人的軍隊都沒有,更別說三千了。
他的五千近衛軍在慶王破城時即潰不成軍,攏了最後的一千人護送他出城,絕大多數在路上,到達昭國時已經只剩下一百餘人。
就這一百餘人,也在進入昭國的第一時間被卸甲解槍,士兵們都被安排住了起來,若是願意繼續當兵就打散編入昭國的軍隊,若是不想再當兵,那麼可以選擇去種田,種滿三年就可以獲得自己的土地,又或者有那等忠心耿耿的,非要留在周王身邊繼續效忠……
也不是不行!
但是得交出刀劍,改作文職,侍奉舊王。
當時周王聽到這個要求的時候還覺得是侮辱了他,但死到臨頭,他也知道自己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只能捏著鼻子答應了。
他還想,那剩下的一百餘人與他患難與共,無論如何都會留在他身邊吧?
卻不想,連領頭的徐將軍都不願意留在他身邊。
徐將軍出身於周國的軍人世家,世世代代侍奉周國王室,是死忠中的死忠,一路上斬將搴旗,救護周王,若是沒有他,周王怕是已經死在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