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28頁

    大陣外圍的法陣被毀壞,給了猿猴精一個進出大陣的機會。還好魏舟早有準備,指揮李飛天三下五除二,就把這個龐然大物給捆了起來,送給李飛天做了宵夜。

    秦時目睹這一幕,心裡隱隱覺得比起魏舟和李飛天,他們第六組處理妖怪的手法有些過分溫和了。

    第六組是個紀律單位,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規矩。人有人權,妖也有妖權,如何對待封印中的妖怪,自有一套公開透明的流程。像魏舟這樣,直接抓住一個作亂的精神體餵給自己的法器,在第六組是絕對不行的。

    秦時也不會天真的覺得魏舟的做法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他只是感慨一下時代不同了,大環境和人類本身的意識也發生了改變,紀律什麼的自然也不會遵循同樣的標準。

    他這會兒要是跟魏舟提起什麼妖權,別說魏舟了,妖怪們首先就會覺得他是個大傻子——這個時代的普通百姓的命尚且如螻蟻一般,更何況是妖呢?

    再說,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網開一面?做了錯事,傷害了別人,總得承擔相應的後果。

    用魏舟的話說,「修煉不易,所以鎮妖司封印妖族的時候留有餘地。但若是放過了作惡的精神體,鎮妖司要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那些遇難的普通人,不明不白地被妖怪所害,他們在地下能魂魄安穩嗎?!」  

    大陣外圍已經損毀,逃去外面作惡的多是妖族的精神體。在封妖陣無法修復的情況下,毀掉這些精神體確實是最妥帖的辦法。

    精神體被毀,妖核中蘊含的能量一點點被外力抽走,這相當於將大妖們的畢生修為毀於一旦。大妖們若想徹底修復妖核,再次踏上修煉之路,還不知要過多久。

    但不管怎麼說,大陣里外總算可以安穩一段時間了。

    水關山無心參與鎮妖司的緝妖師們執行公務。她處理好水蘭因的後事,就帶著他的骨灰離開了封妖陣。

    她要去的地方是江南的某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據說那個小山村的後山有一片極美的竹海,綿延數十公里,竹林深處甚至連最優秀的獵人也無法通行。

    在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的故事裡,很多年前,曾有一條小蛇在竹海深處修煉成蛟,在某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飛上了天空。

    水蘭因不會飛。他們一族是走地的妖族,天性就是離不開土地的。但他可以在草尖上御風而行,或者在水中疾行。唯有精神體可以帶著他的靈魂一直飛到最接近月亮的地方。

    如今,他終於自由了。

    第68章 不明覺厲  

    又一夜。

    秦時於凌晨時分睜開眼, 看見遠處的山嵐籠罩在晨霧裡,仿佛罩著一層輕柔的灰藍色的細紗。

    山嵐的後面,天幕正退去厚重的暗色, 透出一抹隱約的亮光來。

    水聲從遠處傳來, 隔著一段距離,聽起來有些模糊, 夾雜著鳥雀早起時歡快的鳴叫,讓人油然生出了一種愜意的錯覺——其實即將來臨的白天, 並不是多麼舒服的。

    對於秦時而言,又是當牛做馬的一天。

    在第六組的時候,封妖陣的檢修與維護是技術組的事。技術組有一群瘋狂科學家,也有一些道門傳人,甚至還有一個專門的小組研究袁神仙和李淳風留下的各種書籍資料。

    秦時在他們眼裡, 屬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那一撥,遇到的問題也大多是「新式武器怎麼用」或者「新設備還有什麼隱藏功能」這一類的, 沒人會主動給他們講解怎麼維護封妖陣法, 而且涉及到不同部門的技術秘密, 他們自己也不會特意去問。

    秦時就只知道封妖陣運轉是要依靠被封印的大妖們的精神力的, 無數的妖核,是保證封妖陣正常運轉的最主要的能源。大妖們若是停止修煉,自己會變得孱弱, 最後甚至會徹底消失。他們若是奮發圖強, 勤勤懇懇地修煉, 大陣從他們的妖核里提走的精神力也就越多,陣法也就越加牢固。  

    這可真是個黑色幽默。

    秦時還曾經猜疑過, 大妖們到底知不知道實情,要是知道, 大約每次修煉的時候心裡都在罵人吧。

    想出這種招數的袁神仙,還真是……挺損的。

    秦時不懂奇門遁甲之術,這裡面的計算太複雜了,不是學過高數物理就能學懂的。再說魏舟也不會把這些秘術講給外人聽。他只是把秦時和賀知年當成了兩個免費勞力,指揮他們把大陣里的一些東西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

    比如水蘭因靠過的那塊巨大的山石,就被兩個人推著,一路推到了河邊。用魏舟的話說,水邊的空地有一個「眼」,必須要這麼大的石頭才能鎮得住。

    秦時睜大眼睛也只看見一片平坦的河灘,別說「眼」,連個淺坑都沒有,於是猜測此眼非彼眼,魏舟又在說什麼宗門裡的術語了。

    午間休息的時候,賀知年設套抓了幾隻野雞,在河裡洗乾淨,架起火堆來做烤雞。

    能在封妖陣里出沒的都是妖怪們的精神體,精神體是用不著吃人類的飯食的,因此整個大陣里也沒有什麼生活物資,更別提什麼油鹽醬醋了。

    茶葉倒是有一包,還是水關山帶進來孝敬水蘭因的。

    秦時對水蘭因抱有好感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水蘭因喝茶的習慣是十分接近後世的,都是清水泡茶飲用,而不像這個時代的茶道那般複雜,不但要搗碎,還要放鹽和調料。在秦時看來,那是湯,不是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2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