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4頁

    有好事者壓低聲音,向周圍的江湖新人一五一十點評:「這位姑奶奶,是『祈福門』的掌門人林傲雪,江湖人稱『福星高照』,使一手精絕暗器,曾以一枚銅板穿透十人頭顱。」

    「這般年輕,不過雙十年華吧?」江湖新人震撼莫名,痴痴凝望。

    好事者嗤笑:「想什麼呢?這位姑奶奶已過四十,『祈福門』最赫赫有名的便是他們的內功心法,可以延年益壽、青春不老,門內儘是俊男美女,你若生得不好看,連人家的門檻都踏不進去!」

    第二人平平無奇,長得普通,身材普通,氣質普通,丟進人堆里都找不出,卻穿著一件鑲嵌寶石珠玉、金絲銀線編織的華美袍子,頭上的發冠有各色寶石輝映,格外絢爛奪目。

    江湖新人暗自嘀咕譏笑:「什麼叫『沐猴而冠』,我算是明白了。」

    好事者一把捂住他的嘴,低聲道:「不要命了!此人是『號哭門』第一人李凡,一把長刀滌盪天下,叫惡人夜夜哭嚎,手段酷烈,慘不忍睹!你若想死,儘管去笑!」

    江湖新人嚇住,不敢再多說一個字。

    第三人已緩緩走出,肩膀寬闊,高大英武,頰邊帶有殘留胡茬,雖不修邊幅,卻有落拓不羈的瀟灑風度,他看人圍攏過來,露出爽朗笑容,朝在場之人抱拳,而後大跨步朝前,步履如風。

    好事者還沒介紹,江湖新人已是雙眼放光,激動不已:「『歡喜門』的高人,『笑口常開』燕渡燕大俠!天啊,今日能得見燕大俠真容,死也甘願了!」

    好事者倒也不奇怪,燕渡在江湖上的威名已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也是此次武林大會最炙手可熱的武林盟主人選,甚至在賭坊里開了檔口,燕渡與其他人的賠率是一比五,由此可見,大家有多麼看好他。

    第四人與第五人是並肩走出屋子的,兩人的臉上還帶著笑,仿佛剛剛有一場完美的洽談。

    第四人俊俏清秀,身上穿著的衣服袖子格外寬大,引人注意的是他鬢角有一縷銀絲般的白髮,夾雜在堆雲烏髮之中,頗為顯眼。

    第五人相貌秀美,個頭卻極高,是個比尋常男人還高大半頭的美麗女子,年紀雖然已經不輕了,卻有一股鋒銳昂揚之氣,令人心折。

    江湖新人一看,瞭然道:「他們的關係想必一定很好,說不準是摯友。」

    好事者咧咧嘴笑了:「那男子是『紫霄閣』的人,江湖人稱『勇冠三軍』宋鴻禧,那女子是『點霜閣』的人,江湖雅號『劍尊』秦英華。他們關係好麼?也許吧。」

    紫霄閣與點霜閣的爭端矛盾,哪怕是七歲小兒也清清楚楚,但這兩人看起來,卻好似很親切、很友好一般,江湖新人一時呆住,竟不知如何反應。

    這時,好事者突然語氣激烈起來,壓抑著憧憬仰慕,低聲道:「來了!」

    江湖新人也連忙轉過頭去,死死盯著客棧門口。

    當今武林盟主,李莊的主人,「仁義無雙斷天下」李不屈,緩緩踏出了門檻。

    第52章

    李不屈是一個傳奇。

    他農耕出身, 七歲時碰見了一個瀕死的武林人士,為了救那人,偷了地主老爺的錢去買藥, 被人發現,差點挨打之時,受他救命的武林人士站出來, 向在場之人致歉,又一掌打碎身旁大石, 恩威並施之下,將李不屈收為徒弟,帶走了他。

    年幼的李不屈問他的師父, 為什麼不殺了那些人?

    師父平靜地說:「你為了救我偷錢,情有可原。他們為了阻止你偷錢而打你, 也不算太過分。兩相比較之下,便這樣算了吧。」

    從此之後,李不屈心中被種下了一個觀念——正義與仁善、殺戮與作惡,是需要衡量的。只有善壓過了惡,才值得被拯救;只有惡壓過了善,才值得被懲罰。

    李不屈刻苦學武, 努力進步,十八年後出山,一鳴驚人。

    那時的他,始終奉行著如此觀念,懲惡揚善, 但不極端瘋狂, 也不事事妥帖。

    他更像一道流星,划過人們的心間, 留下了璀璨奪目的光輝,人們抬頭望著他,就像獲得了內心的安寧與榜樣。

    李不屈救了太多的人,也得罪了太多的人,他年輕時經常被人追殺,悽慘無比,但隨著武功越來越高,他得罪的人也就突然變得越來越少,許多人反而去針對他曾經得罪過的人,以此來追捧他。

    對此,李不屈心知肚明,但他衡量過善惡,認為這樣的事情並不是不能接受的,遂安然享受,並以此慢慢建立起了威名震天下的李莊,娶了一個絕色佳人為妻,又有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

    但這樣的人生不會永遠存在。

    當李不屈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曾經的仇人開始蠢蠢欲動,變得越來越多時,他終於意識到,自己已太老了,已老到無法再如巍峨的山峰般鎮壓群雄。

    他必須找一個接班人。

    不是為了別人,正是為了自己,為了他的子孫後代。

    李不屈捫心自問,他是否有資格庇護自己的兒女?

    他細數自己一生的功過對錯,一件件核對,一樣樣衡量,終於,他欣然點頭,確定了他一生的善良與正義,足以讓他的子孫後代獲得他的庇護,至少庇護到他的孫兒死去。

    李不屈開始為自己的子孫後代搭橋鋪路。

    他堅信,他貫徹了心中的理念,無論對別人還是自己人,都一視同仁、絕無徇私。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