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頁
皇帝一時間悲涼無限。
而且長子這麼做,哪怕最後一敗塗地,就憑那張口口聲聲討伐自己的檄文,就憑那一條條針對自己的罪狀,就憑他最近搞的那些破事,都足以毀掉自己兢兢業業一輩子的名聲和功績。
所以不管這逆子成敗與否,事實他都已經贏了!他都已經報上仇了。他很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從他自封為皇的那一刻,他便已經毀掉了自己想要的……
只要一想到自己百年身後,或將被後人如何恥笑編排,面對祖宗將遭到何等逼問,自己兒孫將會如何羞於談論他這個老祖,他便憋屈難受到雙眼發花。
除了氣,除了憤,除了怒,皇帝更加懊悔。
這波算計太厲害了。
這個逆子一早便故意讓兩江衙門出事,逼迫朝廷開始徹查兩江衙門!為的,就是將朝廷的注意力吸引到哲王,程家和兩江衙門身上。
殊不知,兩江衙門對於江浙皖地的作用巨大,幾乎是起了總的調度監察和指揮作用。這一自查和被調查過程中,不但使得消息的收歸滯後,還讓處理政務的能力大打折扣甚至部分能力喪失……
而兩撥巡查御史雖帶人早早就位,但既要忙著審查兩江衙門和接連發生的各種意外,還要應對各種災情輿論,加上他們剛剛各就各位,還需要時間去熟悉上下職能和位子,一樁樁一件件都讓他們忙得飛起,許多零零碎碎不起眼的小事難免有疏漏。
比如,萬家的小動作,比如,所謂的仙島,比如,民眾對仙島的嚮往甚至投靠……
諸如此類不起眼的線索,只怕就是在兩江衙門被徹查這一時間段被忽視輕視,導致了此刻的一發不可收拾!
別說皇帝,就是大部分的朝臣此刻都很不爽!
很明顯,他們的每一步都在珏王的算計之中。而他們竟然一步都沒能避開。滿朝上下,居然就這麼被珏王一步步給牽著鼻子走了。
所以從一開始針對哲王的種種小動作便是珏王手段,一環接一環,沒有一步是無用,最終走到了今日這一步。
這是好大的一盤棋啊!
皇帝又是砸了一杯,還有,朱常珏和萬家是怎麼回事?
朱常珏失蹤已久,萬銘揚能投靠上他,說明一早就知朱常珏行蹤。這豈不是說明,他們一早就沆瀣一氣了?所以,他們應該是很早就勾結在一起了吧?
那麼,是什麼時候?為何無人知曉?是以什麼手段?曾做過多少大逆不道之事?而萬家勾結海盜是千真萬確板上釘釘的,那是不是意味著,那番勾結朱常珏也有份?……
此刻同樣想法的還有程紫玉!
這就對了。
程紫玉一直想不明白,一個久居京城的皇子,是如何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擁有勢力,布下營生線,擁有控制力,能染指很多產業並將手伸進許多見不得人,諸如私鹽的勾當里的?
這個疑問南巡時便反覆出現在了程紫玉腦中。
當時她讓夏薇去查過。她一直以為是江南當地的官員中有朱常珏的人,事實也的確找到了兩個與他有關聯的。但也就僅限與此。
她倒是沒想到,真正與他勾結的萬銘揚。
呵呵,鼎盛期的萬家,在江南的實力雖不說隻手遮天,但做事想要掩人耳目還是沒有難度的。
這也解釋了朱常珏有能力染指私鹽買賣。
程紫玉西行那次,可是親眼見識了鹽船停靠的各個碼頭都有打點,不時面臨各種查檢,單憑朱常珏,怎能做到這一步?
還有,那次私鹽失敗,朱常珏砍斷線索後,李純都追查不到,想來也有萬家的幫忙吧?
朱常安說,他當日之所以會瞄上程家正是因為倪老從珏王手上得到的密信,這才搶先了一步對程家下了手。
可還是同一道理,朱常珏生在京城長在京城,他怎會對江南那般了解,怎會從千萬商家中選出了程家?此刻看來,還是有熟門熟路的給他指了路吧?
或許這也就解釋了前世最後,程家倒下後,朱常珏願意與朱常安甚至朱常淇合作。
他甚至對程家產業都不在乎,連程家老宅工坊都留給了朱常安。
因為他從不缺銀子,他不需要去爭取那些銀錢,他要的從來都是陶市!他只要陶市的開發權!
也是正因如此,當程家倒下後,其他大的制陶家族也都跟著遭了殃。他沒有放過其他幾大制陶巨頭,他沒有忘記打壓荊溪陶市……
可不是嗎?當時的荊溪民不聊生,如此狠辣手段,除了朱常珏,還有誰?
前世皇帝直到三年後都沒有真正定下繼位人,皇帝也沒有一早就開始對朱常哲扶持,所以朱常哲一直不起眼。
朱常珏在與太子的爭鬥中被最大程度削減了實力,太子倒下後,依舊還剩了三王,當時看來,他的希望最大。所以他並沒有像今生這般叛出京城,江南的勢力也沒暴露……
到程紫玉死,朱常珏都還在等著生命走向盡頭的皇帝做出最後的決定吧?……
一切都解開了。
南巡時,朱常安幾次三番去與朱常珏聯絡求合作,幾次都以陶市做引誘。因為他有前世先機,因為他很清楚朱常珏一直都想要建立新陶市!
程紫玉後背猛一發寒。
她一下想到了當日西行回來,她剛一將從高家身上得到的賠款捐出去後,萬銘揚就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