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頁
李純不由苦笑。
就知道不會這麼容易。
三個方向相去甚遠,顯然不可能是分了三路。
朱常珏是故意要擾亂他的視線呢!
他第一時間便下令,命暗衛們以各自追逐和保命為主,寧可避著等接應,也用不著深入虎穴去強行抓人。對方有備而來,力量被分散的暗衛們很難討到便宜。
果然,很快,又有兩個城門也有信號彈發出。
李純沒辦法,只能廣撒網,出動了手頭可以調動的大半兵力分頭去追。誰叫他判定不出朱常珏的意圖呢?
他細想了幾息,按理朱常珏的勢力在南邊,他南下的可能性要大些。但南邊已經打草驚蛇,他還會南下嗎?
往東就要入海了,他有什麼實力東去?
往北,西北,東北的可能性也不大,他難道還會去投靠外族不成?
他又還能有什麼退路?
難不成上山落草為寇嗎?
李純帶了一路人馬,往南邊追去了。
人沒追到,倒是找到了兩具暗衛,五具死士的屍首。
再往南,南郊林子被人潑了油,正燃著熊熊大火,成功阻斷了衛兵們的追擊之路。
而林子那一邊,正好是一個村落。眼看著大火已燒到了村口。
村民們正在盡他們最大努力滅火,見到衛兵們大喜,趕緊求救。
於是,衛兵們面臨了一個選擇:要麼,放這片火海不管,選擇繞道繼續南下,但或許將背負上數百條人命,要麼,投入救火,暫時放棄追捕有可能正在這條道上逃離的朱常珏。
李純一錯牙,將衛兵留下了救火,打馬直奔宮中……
他並不知,事實上,朱常珏和他的人非但沒有往南,還一出城門便化整為零了。在接應下,他們迅速又組成了五隊行頭不一的人馬,走了不同的路,但方向只有一個。
很快,他的接應人手便增加了。於是他的人馬由五支再次增加到了十支……
程紫玉此刻的想法很古怪。
她突然覺得,或許抓不到朱常珏才是好的。
如她先前的判定,朱常珏回來後,不管罪名如何,最壞的下場也還只是一個拘禁的下場。而且珏王府已經被燒,許多證據都斷了,皇帝根本不會對他下狠手。
他依舊可以吃香喝辣,甚至有機會東山再起。
但他若叛逃在外……
首先,皇帝的位置是絕對不可能輪到他了。
其次,程紫玉想不出他還能有多少隱藏實力。
所以他很有可能只會選擇藏頭露尾,並四處逃竄躲避聖上和將來皇上的追捕。要麼,東躲西藏憋屈過一輩子。要麼,不甘放棄皇位的他再次垂死掙扎一番,但到那時,他便是謀逆並叛國罪。
不管屆時皇帝是誰,都會對他不做任何保留地誅殺!
或許,這樣的選擇更好?
於是,當程紫玉聽聞李純在追了一半便入宮後,便猜到他或許和自己是一樣的心理。既然抓回來也弄不死,不如斷了他後路逼他謀反……
甚至,他不用謀反,就這麼一逃,在皇帝心裡,便已經對他提前判上了死刑。
李純的確就是這麼想的。
果然,皇帝大怒,當即便給親衛暗發了密令。
抓,五湖四海,掘地三尺也要將人抓回來。找到人,若其肯主動繳械便將人帶回。若負隅頑抗,便不論死活!
很簡單,皇帝怕了。
又一次的眼皮子底下。且自己的暗衛都拿不住他,可見他實力已到何種地步。
而且這一次,皇帝眼看著兒子是將髒水潑到了自己身上,並算計了自己。
他既然選擇假死,那還潑髒水做什麼,吃飽了沒事幹嗎?所以,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可能性只有一個。
說明:在很快到來的某一日,他便要藉此事謀反了。否則他沒必要弄這麼個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天怒人怨的悽慘下場,還要假死在眾目睽睽下,這正是為他將來的謀反先豎一個旗子,給一個理由在這兒啊……
有人要反,皇帝怎會不緊張?
確實,珏王府那場大火來的太猛烈,又有太多人都看見珏王從高柱上摔進火海,所以謠言已經和那場大火一樣,完全收不住了。
滿京城都知道珏王和兩個小皇孫,以及珏王府上下許多人,都被人縱火給活活燒死了。
鑑於竇王妃在側門那一出;府中被侵犯投井自盡的屍首;魏虹的悽慘和珏王“臨死”前的指控,許多人都認定了兇手正是皇帝。
至於原因:有說皇帝多疑暴戾,眼看長子實力越發成熟且不肯退步便起了殺心;有說珏王手握了皇上把柄,皇上故意徹查逼迫也沒法要回把柄便只能滅口;
有說這次徹查珏王府的過程中牽連了太多人,可珏王還是不認罪,皇上原本要逼他低頭,哪知弄巧成拙,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反而釀成大禍;
還有說魏虹前一陣進出宮中,其實她所懷孩子並不是珏王的,而是皇帝的。珏王知曉了這事拿捏了皇帝,皇帝為了顏面和皇威,這才要求徹查珏王,想要逼迫兒子閉嘴……
各種各樣的謠言在一天內便傳了七八種,每一種都被傳得繪聲繪色,形象生動。還有說罪魁禍首是太子,一切都是太子籌謀,皇帝被利用尚且不知,反而害死了自己兒子和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