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趙家如今是一個翰林,一個侍郎,兩個外放的官,還有一個丞相。”三皇子已經解了禁足,聽說趙熹中了狀元,便進宮來與陳貴妃商議。
“趙家不世出的天才,果真是名不虛傳。”陳貴妃倚在貴妃榻上,垂目沉思。
原本以為這趙九少爺的才名,是因著趙端的官位,眾人吹捧出來的,沒料想竟是真的,甚至有過而無不及。
“幸而趙家沒有女兒嫁進宮。”蕭承鐸感嘆道,比起越來越興旺的趙家,他們陳家這兩年確實有了凋零之勢,兩個舅舅官職都不高,表兄弟中只有二表兄中了舉人。
陳貴妃聞言不由一愣,眼中突然閃過一道精光,“趙家興旺,說不定是我們的運道。”
“我們?”三皇子蹙眉,趙家是陳家的死對頭,他們興旺,如何能成為他蕭承鐸的運道?
陳貴妃但笑不語,轉而喚了宮女來,“去給盤龍殿遞消息,就說本宮親手泡的藥酒開封了,正是佐仙丹下酒的好時候,問問皇上今晚可過來。”
蕭承鐸不知道母妃是何意,不過他的事由母親拿主意已經習慣了,當下也不再多想,行禮告退,出得鸞儀宮,恰好看到一架輦車往皇后的宮中駛去,看起來像是女子坐的,便問起了身邊的太監,“那是何人車駕?”
“回殿下,昨日皇后說想念靜王府的小王爺,想必是王妃帶著小王爺進宮來了。”小太監很是機敏道。
蕭承鐸撇嘴,料想蕭承錦那個病秧子,生下的兒子估計也是個活不長的,便不甚在意,晃晃悠悠地出宮去了。
江州刺史盧新,最近過得很不如意,樓璟給的三日之限很快就到了,他派人去南四郡,試圖遊說樓璟再寬限些時日,誰料想堂堂鎮南將軍竟然不在營中,問起去哪裡了,那兩個校尉也是一問三不知,只說出去有要事不便告知。
待遊說之人回來,七天大限也要到了,江州刺史無法,只得先把武衛將軍並一千騎兵還回去。
如此過了幾日,沒有什麼風聲,江州刺史不由得鬆了口氣,看來那樓家世子也不過是個瞎咋呼的,“料他也不敢隨意上奏,自己都管不好兵將,還有臉要皇上給他撐腰不成?”
“大人,聽說他去了南邊,估計是去嶺南平江候府拜會了,我們要不要……”身邊人趁機出主意,用手橫在脖子上做了個“殺”的姿勢。
“不行,”盧新立時打斷了下屬的話,“這種事做一次就夠了,若是再來一次,成了便罷,不成,定然會惹樓璟懷疑,連同臨江那事,也包不住。”
就在江州刺史和他的屬下們暗鬆一口氣的時候,樓璟已經在榕城看完了閩王殿下的接任大典,回到了九昌。
“屬下華西城,見過鎮南將軍。”等候已久的武衛將軍上前行禮道。
樓璟看了看進退有度的華西城,年紀三十上下,面色沉穩,聽說是個不錯的將才,微微頷首,“南四郡的軍營,這些年你管得不錯。”
這是實話,這軍中的一萬多人雖算不得上等精兵,但還是很守規矩的,省去了樓璟不少麻煩。
“不敢當,這是屬下的分內事。”武衛將軍謙遜道。
“怎麼,盧新不肯還兵?”樓璟站起身,看了看台下操練的步兵,並不比他走之前多。
“江州刺史只准屬下帶走一千騎兵歸營。”華西城無奈道。
樓璟挑眉,真當他好欺負嗎?“拿紙筆來。”
三日後,江州刺史再次收到了鎮南將軍的信,依舊只有一句話。
“大人不必著急,南四郡山匪作亂,兵力不足,本將已經向青州刺史借兵,想必很快就能渡過難關。”寫在白紙中央,依舊蓋了鮮紅的將軍印。
與這信同時來的,還有青州刺史的書信,言語間很是客氣好聽,意思是馬上就會派兵前來增援。
盧新氣得直哆嗦,南四郡在江州東南,要借兵也是向東邊的越州借兵,這樓璟竟向北邊的青州借兵!
青州如今亂著,難民都被趕入江州,而他一直不想管,就是覺得難民數量不多,過幾日也就平息了。如今樓璟竟然去招惹青州刺史,那沈連的走狗豈不是借著派兵的由頭,堂而皇之的把大批的難民連同官兵一同遣來?到時候江州大亂,別說是剿匪立功了,他這烏紗帽也別想要了。
兵是樓璟借的,江州亂起來卻是他這個刺史背黑鍋,而且皇上問起來,連同他扣押南四郡步兵之事也會給抖出去!
“好,好,好!樓濯玉,好小子!”江州刺史把手中的信紙攥成了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