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80頁

    “若事有差池,陛下如何與列祖列宗交待呢?”李平舟直言問。

    他這話,的確是太不討好了。若是明湛敗了,身為首相,你問一句帝王安排不妥,還是正理。如今明明明湛勝了,三呼聖明者不計其數,李平舟卻私下發此語,已經受好承擔帝王怒火的準備。

    出乎他所料,明湛的臉上並未有任何不悅之意,捏了捏酸疼的頸項,明湛抬了抬手道,“李相,起來說話。”

    “臣出此大逆之言,不敢起身。”李平舟道。

    “說都說了,有什麼不敢起身的。”明湛問,“你是想朕去攙你扶你麼?”

    明湛這樣說話,李平舟只好自地上起身。依舊臉色冷肅,不見一絲活泛氣兒。明湛隨手一指手邊兒的繡凳,“帝都本就在直隸境內,韃靼人要回西北,自然要經直隸的,但是卻不一定去山東。因為若去山東必然要繞遠。韃靼人驚慌失措之下,只會取最簡短的距離回家。”

    “既如此,陛下焉何會調直隸之兵呢?”這是讓李平舟最不能明白的一點兒,帝都危急時,明湛都肯硬氣的不調地方兵馬,卻在忽然之間抽調直隸兵馬,李平舟始終想不通為什麼?

    明湛搖頭淺笑,“李相,那陳敬忠是何人呢?”

    “韃靼王族。”

    “是啊,那是韃靼人,還是王族。”明湛肅容道,“韃靼人攻入大同關,劫掠大同,我邊軍三萬皆隕其手,百姓更是死傷無數。”如今統計方知道,大同軍並沒有全死,很大一部分逃了出去。雖然逃兵不咋光采,但也比都死了強。

    “朕與韃靼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朕面對大仇人,怎麼會說真話呢?”明湛唇角一翹,似笑非笑的盯著李平舟,“若是朕真的抽調直隸山東之兵馬,又如何會與韃靼人直說呢,李相?”

    “朕又不傻。”明湛總結一句。

    您豈止不傻,您簡直雲裡霧裡把老臣搞得暈頭轉向了!

    李平舟聽明湛繼續道,“朕根本沒有抽調山東直隸兵,直隸山東要調共十萬兵馬,朕著人送信兒,他們再過來,三天怎麼夠呢?李相熟讀史書,當明白風聲鶴唳之語自何而來。帝都有九門,薩紮營地駐紮之處,朕早命人密探好。朕有天時地利之便,是晚上秘密令帝都軍出城,形成包圍勢,三萬大軍,多弄些旗幟,做出十萬大軍的樣子。朕這裡嚴辭厲色騙過陳敬忠,不然,你以為怎麼陳敬忠一回去,馬上就有兵馬圍攻呢?朕讓他們急攻,就是不想給陳敬忠反應的時間。”

    “人嘛,只有在慌亂中方容易出錯。”明湛淡淡道,“這些天韃靼人攻城,死傷三萬不止。前有三萬帝都兵秘密合圍,後朕再派五萬兵馬,一路疾攻快進,帶足糧草,不給韃靼人半點兒反應的時間。待薩扎終於帶著人退出帝都郊外,到了直隸境內,那裡才是直隸的大軍等著薩扎呢。”

    “朕不與你說,是因為帝都軍死傷達到四萬,後余攏共十萬兵馬不到,朕派出八萬有餘,帝都城剩下的守軍不足兩萬人馬。”明湛嘆道,“李相,朕也怕啊,除了天地,也只有朕與永寧侯知曉此事了。”

    李平舟既驚畏又嘆服,“陛下神機妙算,老臣遠不能及也。”相對於永寧侯,李平舟還是服氣的。畢竟那是皇上的親舅舅,皇上偏向自己外家,也是人之常情。

    “陛下行此險棋,唉,陛下實在……”李平舟搖頭,竟說了一句,“幸而陛下沒與臣說,否則老臣真是要擔心的日夜難安了。”

    明湛如何能不知這是一步險棋,但是,他剛登基,根基原就不穩。若是此戰拖的時間太長,國家損失過重,對於明湛的威信,將會產生難以挽救的影響。所以,明湛冒險行計,一是希望此戰速戰速決,其二,但是為了塑造出自己神鬼莫測、智深如海的形象來。

    凡人是做不得皇帝的,明湛微笑,“朕還是那句話,李相,你是朕的首輔,政事上朕賴你多矣。但是軍務方面,李相,你畢竟是文官出身,文官指揮武將,這十分不通。軍備上的事,李相知道,但是軍隊軍略,朕與李相都是外行。既是外行,就多聽聽內行的想法兒吧。”

    李平舟明白皇上的意思,正色道,“是。指揮打仗的事,臣的確遠不及永寧侯等大將。” 李平舟雖然為人執拗些,但是立身極正,他本已是首輔,哪怕明湛不說,他也十分注意與武將保持距離。何況此次帝都保衛戰的勝利,的確多賴永寧侯的安排。李平舟並非不講理之人,永寧侯的確並非紈絝、純粹靠關係上位之輩,經此戰,李平舟對於永寧侯也有更加公允的看法。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8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