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剛自淮揚回朝的右都御史蔣文安道,“陛下,事關林大人的名譽,朝廷豈可草率為之,就是沈舉人,身為林大人唯一的外甥,例行問話,也未為不可。”
這個提議倒也中肯,朝中並沒有什麼人反對,就是林永裳的恩師李平舟也是隱隱贊同的,明湛道,“朕已經問過沈拙言了。”
皇上既已問過沈拙言,且未說林永裳出身有異,結果可知。蔣文安立時贊道,“如此,可證明林大人一半之清白了。”
卻有人持不同意見,給事中宋珠玉道,“淮揚之地乃南洋之門戶之所在,林大人節度三萬淮揚精兵,臣以為,寧可錯疑,不可錯過,還是將林大人叫回帝都問詢比較妥當。”
御史方慎行立時駁道,“宋大人此話不妥,林大人乃淮揚一品總督,朝之棟樑。什麼叫寧可錯疑,不可錯過。今日不過是有人編排林大人的身世,就要將一品總督召回。淮揚事務萬千,鹽課改制正是關鍵,無一日可離得林大人。今日有人污衊林大人的身世,就將林大人召回。天下八位總督,莫非日後也仿此例?但有參劾,就急召大員回帝都?若都是這樣,外任大員每日皆忙著答辯官司,其它事倒不必做了。”
方慎行原是五品給事中,因為給皇上推薦道人煉丹,為半朝人所唾棄,若不是明湛照拂,早被諸臣人道毀滅了。如今明湛將他放到御史台去,方慎行是憋足了勁兒的想翻身賺個好聲名。他出面支持林永裳,不為別的,第一,看皇上這意思,小沈舉人還好好兒的辦著皇家報刊,方慎行認為皇上並對林大人動怒的;第二,林永裳就是從御史台出去的,在御史台有些根基;第三,林永裳還有個首相李平舟做老師呢。
方慎行算計的精到,他認為自己此時出來,能給皇上、李平舟、朝中林永裳的朋友們留下個好印象。哪知方慎行的聲名實在不佳,宋珠玉一見是他,頓時怒眉豎目,斥道,“汝等jian倿小人,還敢在朝中大放厥詞!”
方慎行氣的喲,他這會兒正在攢好人緣兒呢,聽到又人有罵他是“jian倿小人”,氣也不打一處兒來,不過方慎行還有些小城府,他也不惱,淡淡的只管說正事道,“林大人國之重臣,還請陛下體恤朝臣之尊嚴,不要誤中jian人之計策,離間了陛下與朝臣之間的感情。”話到此處,方慎行肅容道,“臣亦是朝中之臣,臣之所言所行,不為林大人,為的是朝中所有臣子。今日林大人外任如此,他日再有外放者,該效何法?”
“陛下三思,萬不可輕信讒言。”這會兒才把宋珠玉的話罵回去。
宋珠玉惱道,“方慎行,你說誰進讒言?”
方慎行冷眼道,“自然是小人進讒言。”
宋珠玉給方慎行氣個半死,索性直接找皇上評理了,上稟明湛道,“陛下,臣一心為公,卻被方慎行如此折辱,臣不恥與此等刁狂之人為伍!”
“好了,你們都是一片忠心,朕知道的。”明湛對著兩個小嘍囉安撫道,“上牙還有磕著下牙的時候呢,何況你們呢。各有各的理,林永裳精明強幹,國之重臣,淮揚之事,多倚重於他,何況如今林永裳的自辯摺子尚未到帝都,你們也不必急著就吵吵。人家自個兒爹是誰,林永裳比你們清楚,你們這是要做什麼?”
“朕跟你們說,成日間彈劾外地大員的摺子,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怎麼著,若個個兒就要把人召回帝都斷案,國家朝廷之事誰來處理?”明湛道,“你們既是為國著想,就再多想一步。如今你們站在金殿之上,他日,你們就興許會外放為官,一方主政。若事情落到你們自己身上,要如何?朕若是因為一封奏章便將你們大老遠的隔三差五的召回來,你們心裡會不會罵娘?”
歐陽恪出列道,“陛下,趙青怡的摺子里除了對林大人身份的懷疑,還搜集到了若干的證物證人。雖然臣也深信林大人的品質,不過畢竟與林大人出身有關。真金不怕火煉,是否於刑部先暫時開審此案,待到林大人自辯摺子一到,清白與否,自然知道。”
歐陽恪一部尚書親自說了話,這個時候方慎行的等級明顯不夠了,徐叄出列道,“如今林大人自辯摺子未到,便經刑部,豈不就是定案了嗎?林大人國之重臣,大大不妥。臣以為,暫且交與大理寺,不必開審,只命大理寺將趙青怡送來的證人證物的安置好就是了。待林大人的摺子到了,再行公議既可。”
李平舟也得為自己的學生說話,“臣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