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頁
吳婉哭笑不得,捶沈拙言一頓,薄怒淺嗔,“越發不正經了,這些下流書都看,還不趕緊扔了去。”
“扔什麼扔什麼。”沈拙言直接將吳婉攔腰抱起,嘴裡念叨著,“食色,性也。聖人都得講究周公之禮呢。舅舅都說了,讓咱們生兒子呢。”
吳婉心下一痛,面兒上卻不露出來,只是將沈拙言抱的更緊。
是的,生孩子,只與自己喜歡的人生孩子。
魏子堯去了廉政部,沈拙言與吳婉商議後,也報了名。
朝中都不明白廉政部是怎麼一回事,只是對於進此處要公布財產一事,自心底感到厭惡,正經官員,沒人肯當這齣頭鳥兒。既然只有這兩個小兵,明湛也不嫌棄。倒是宋珠玉有心加入,反正他家裡赤貧,倒不怕晾一晾家業,以證清廉。
只是一向賞識宋珠玉的王叡安堅決反對,並且王叡安有理的很,“老夫自認為對得起天地祖宗,不用別人盯著,照樣廉政。”
宋珠玉只好暫時放棄此念,他現在與方慎行都把心放在了賑災的上面。
十萬斤米並不少了。
這次,宋珠玉命人將粥熬的稠稠的,筷子插上面兒不能倒。且宋珠玉做事認真,每天必然叫著方慎行去各個施粥地界兒巡察,看可有不盡心抑若需要改善之處。
難民起碼每日能吃飽,熬過寒冬,待明年,就可以另行生計了。
宋珠玉在此賑災案中得到了不錯了聲名,就是先前不大喜歡他的明湛,也覺得這小子不錯,雖愣頭青了些,做事卻還認真。
就是方慎行,也讓人大大改觀。王叡安還贊了方慎行幾次,頗有些方慎行改邪歸正,繼續努力的意思。
其實方慎行真是苦不堪言了,雖然他在朝中名聲有所改觀,但是,因他是此次賑災案的舉報人之一,著實得罪了不少人。連他弟弟進國子監的名額都給人頂了去,無奈,方慎行只得為弟弟另尋了私塾去讀。
幸而如今方慎行還在明湛跟前兒掛著號兒,即便有人想報復他,也會瞧著君王強勢,不敢做的太過份。方慎行也一一的忍了,但是,只有千年做賊,沒有千年防賊的道理。就是方慎行也沒料到,自家突然爆出租子過高,剝削過重,佃戶於方家門前撞頭自盡一事。
佃戶死了,哪怕是自盡,也要波及身為主家的方慎行。帝都府受理此案,傳喚方慎行的同時,方慎行御史台的差使眼看著也保不住了。
方慎行是個很機伶的人。
同時,他父親早逝。方氏家族在權貴圈兒里的地位,一年不比一年。方慎行家並非方氏家族嫡支,日子過的普普通通。別看方慎行在外頭穿戴俱是精緻。實際上,除卻官服,他也只有那兩套好衣裳,就是為了在外頭支應面兒上的事兒,省得叫人小瞧。
與方慎行不同,宋珠玉窮光蛋一個,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窮到宋珠玉這個地步兒,反而是無欲則剛了。
方慎行不一樣。
方慎行想過好日子,光鮮亮麗,人人奉迎是最好不過的了。
他在朝中拼命的鑽營,就是為了把日子過舒服了,沒人能欺負他。別人看自己,不能由上往下的藐視,而是應該由下往上的仰視。
這就是方慎行的理想。
至於其他的修身治國平天下,他真沒那麼遠大的志向。
賑災案一事,方慎行也想了許多。最終他在宋珠玉的摺子上署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他在明湛身邊兒呆過,稍微了解一些明湛的性情。
君王精明睿智,連那些慣走江湖行騙為生的道人都不是君王的對手,更別提自明湛登基之後,這一樁一樁的案子。不論過程如何,其結果總是順著帝王的意願進行。
方慎行清醒無比的認識到,他面對的是一個英明的君主。若是只靠著些小機伶小奉迎,難以在君王面前站住腳。他得做些響亮的事兒出來,以全新的面目出現在君王面前。
這樣,他才有出頭兒的機會。
方慎行這樣做了,他在宋珠玉賑災糧貪污一案中署了名。
而帝王,也看到了他。
但是現在,方慎行卻面臨著一樁決定其生死榮辱的官司。
方家至今日,早已不復往日排場。如今,方慎行家效外不過是有個十頃小莊。
日子不寬裕,倒也還過得下去。在公卿如狗的帝都城裡,實在算不得什麼。就是哪個地方上的土財主比方家有錢的,都多的是。
案子並不難審,很快便有結論:方慎行說了,他家向來是取三成租。
現在帝都人家兒大都是取三成租,但是,為何佃戶會撞強自盡。而且,還是跑到你方慎行家門口兒去撞牆自盡,不會就為了噁心你方慎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