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唐老太太放下心來,道,“咱們惜春,我去廟裡給他算,廟裡的高僧都說惜春有福氣。他平安,沒受委屈,我就放心了。若有合適的時機,還是要救他出來,總在山寨里算怎麼一回事呢?還是家裡好,自在。”
唐盛安慰母親,“您就放心吧,我心裡有數,只是一時還急不得。”
唐老太太嘆口氣,對兒子道,“你也別太勞神,日子長著呢,惜春這是命里有個坎兒,過了這個坎兒,就好了。”
母子兩個彼此寬慰一番,方各自安歇不提。
唐惜時依舊是那幅鋼澆鐵鑄的模樣,他知道唐惜春平安,可是沒能見到唐惜春,心下難免黯然。
這次回來探親,還要回帝都去翰林任職的,唐盛對唐惜時向來看重,他在帝都的一些關係,都交給唐惜時走動打點。唐盛不欲因唐惜春的事耽擱了唐惜時,道,“惜春一切都好,過些天就回帝都吧,蜀中離帝都千里之遙,兩個月探親假也不寬裕。何況你是初入翰林,凡事謹慎些總沒錯的。”
唐惜時道,“我等惜春回來再去帝都。”
“胡說!”唐盛臉色微沉,道,“上次蜀中與世子殿下聯手都沒能救出惜春,好在他在黎雪那裡沒受什麼委屈。只是,想救他出來也是不易。你在這裡,幫不上忙,翰林的機會豈是人人都有的,一旦錯過,這輩子就錯過了。”
一旦錯過,這輩子就錯過了。
唐惜時道,“我不放心惜春。”
“我知道。”唐盛微嘆,“惜時,即便我同意,你與惜春,也不會長久。”
“你們都會成親生子,難不成以後各有妻室後還偷偷摸摸的在一起?不說別人,以後讓子孫後代如何看待。你能不在乎?還是惜春不在乎?都是要臉面的人,當斷還是早斷。”
唐惜時道,“就算不能長久,我也得等他平安再說做官的事。不然,我一輩子不安生。”
以前看唐惜時樣樣明白,如今怎麼倒成了榆木腦袋,唐盛道,“我是他親爹,我會想法子救惜春回來。”
唐惜時閉嘴不言,顯然是拿定主意,唐盛頭疼。
很快,唐盛就不用因此頭痛了,帝都傳來消息,南巡的皇帝與鎮南王在江南失蹤,如今帝都是二皇子與鎮南世子主事。
唐盛如今也顧不得想法子救兒子了,付總督亦不必頭痛向朝廷交待大敗的事,大家團團圍坐一處,為失蹤的皇帝陛下與鎮南王殿下祈福吧。
陛下與王爺失蹤,朝廷里做主的人變成了皇子與世子,底下大臣們的心也活了。不過,付總督這等朝中大員,還是穩得住的。當然,起碼面兒上是極穩得住的。
唐盛心裡則是軒然大波,唐惜春先時就與他提過新帝之事,但沒說幾句就挨了雷霹,雖當初語焉不詳,如今豈不正應了唐惜春的話!
如今唐盛只得慶幸自己官職不高,且不在帝都,山高皇帝遠的,想從龍之功恐怕也夠不著龍尾巴。只是不知恩師在朝中如何?
皇帝都失蹤了,帝都還不知是何亂象,唐盛也不必急著唐惜時去翰林院當差了。
唐惜時現在,就一門心思想救唐惜春出來。
而唐惜時最信任的人,無非就是幾個師兄弟。
周湄對唐惜時道,“蜀中最厲害的高手就在上清宮,憑蜀太妃對黎雪的了解,要救出惜春不是不能,你說蜀太妃為何沒動靜?”
“惜時,惜春在黎雪那裡不會有危險,你暫且不要動。”
唐惜時盯著周湄俊美的臉龐,道,“二師兄,總要給我個不要動的理由。”
周湄道,“你去問師父吧。”
青雲道長磨菇了一會兒,嘆道,“姓鳳的已經倒灶,如今這事也不是不能說。只是,說來話長。”
唐惜時素有耐心,道,“師父只管長話慢說。”
青雲道長再嘆一聲,道,“人生在世,都不容易。不說別人,你看我這一屋子用度,還是咱們觀里的用度,總不是大風颳來的。你也去過上清宮,蜀太妃與蜀平侯府向來不和,她要維持上清宮的排場,需要多少銀錢,你想過沒有?”
“蜀太妃在杜若島主海運上有分紅。”唐惜時道,“想來他們不是頭一天認識。”
“是啊。”青雲道長道,“那你也應該知道,蜀太妃與黎雪也不是頭一天認識。他們之間,不只有過節,同時也有生意往來。”
“生意往來?”
“黎雪叛出鎮南王府後,如何能收攏族人日益壯大?當初他獨身一人,幾番死裡逃生,若無人想救資助,縱使天縱其才也難有今日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