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這話的直白顯然在陳蒙預料之外,啞然間又聽太后語氣放緩,繼續道:「如今朝中形勢太傅心知肚明,孤要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便不能厚此薄彼失了公允,太傅為陛下取士便是在為大周盡忠,還望卿莫再推辭。」
先言「還政」再言「公允」,她確是將底都交到了陳蒙眼前,這位重臣神情微變似有動容,再抬頭看向她時眼神也有些溫和了。
「為國取士責有攸歸,量1定準繩才是難中之最,」他徐徐一嘆,語氣依舊意味深長,「天下人才濟濟各有所長,卻不知太后最想取的是何方之士?」
宋疏妍聞言淡淡一笑,只覺得與這位臣子交談像在答策論,幸而這問題她早已深思熟慮,如今作答也是好整以暇:「國之中興必以新政,唯不務空名之輩堪當天下棟樑,孤需他單人獨馬,更需他不自量力。」
陳蒙聞言笑而頷首,這次眼底已有幾分欣慰讚賞,片刻後復折腰拱手,恭敬道:「既如此,臣便知此事該如何辦了。」
越日太后特下懿旨、著太傅陳蒙主考制科,朝野上下一時譁然,各家都是議論紛紛。
金陵一派自是心有不甘,也不知太后因何捨近求遠放任肥水流了外人田;洛陽一派則是喜憂摻半,既覺得陳蒙一向中立、由他主考自會比什麼宋澹宋泊公道平允,又擔心他已被太后收買,表面無偏無黨大公無私、背地裡卻仍會想方設法為宋氏謀利,於是風向一時也曖昧起來了,各方都立意暫且觀望而不急於早早下判。
方氏對此事的態度頗為平和,畢竟將門豪族與什麼明經進士也不如何相關,他們擔憂的只是當今太后不能服眾、他日結果一經公布會引得朝野動盪,如今聽聞她舍宋公而定陳蒙為主考,的確也是略鬆了一口氣。
「過去我總以為當今太后年紀尚輕、身為女子更難免依賴母族,如今看來倒是個知輕重明是非的,」已乞骸骨的前兵部尚書方廉關起門來同自家晚輩議論,語氣間有三分讚賞七分慨嘆,「長仁做事一向公道穩妥,想來也不會辜負了她的一番苦心。」
席間方氏子弟紛紛稱是,唯獨坐在主位上的方獻亭一語不發,細看去他眉頭微鎖、分明卻是心存隱憂。
——他當然知道她聰敏善斷,朝中萬象雖則複雜、她必也能條分縷析拆解清楚;此次制科請太傅主考也的確穩妥,只是如此疏遠宋氏卻未必是一件好事,那終歸是她的母族,除他之外、他們是她最有力的靠山。
他也明白她與她父親嫌隙已深、多年積怨總不可能一朝消弭,但比起這些是是非非他顯然更重視她的安全——他不可能一直守在她身邊,其間總要離朝征戰,年前宮變大亂的一幕絕不能再重演,這世上每多一個人為她拼命他的心便多安一分。
「我們家的事,三哥還不知麼?」
那晚她生辰過後子邱送他出宮禁,同路時便嘆息著與他說起。
「主母一向待她苛刻,父親又因先夫人之事與她隔了一層,當年三哥離開江南後不久她便同家裡鬧翻了……後來入宮做皇后也是受家族所迫,她又如何能繼續將他們視作親人?」
「何況她又一心念著過去……我總怕,她會傷著自己……」
後一句話說得含糊,其中意義亦很複雜——她能如何傷著自己?是與宋氏割席後恐遭合族怨憎?還是……
他閉了閉眼,又想起那日在梅林水榭中所見的光景,「家宴」散後杯盤狼藉,本該是熱鬧的日子她的臉上卻無一絲歡喜,看到他和她哥哥來也是一樣神情麻木,也許那時她根本不曾指望他們會給她什麼驚喜。
也就是那些故鄉舊物引起了她幾分注意,沒人知道她舉箸夾起那薄薄一片鮓脯時他的心也被擰了一下,即便表面裝作一切如常毫不在意、餘光也依舊細細觀察著她的反應——她的眼眶分明是紅了,也不知是想起了自己的外祖母還是和他在錢塘的種種往事,橫豎都是傷懷遺憾,大約就快要被惹哭了吧。
他真心疼她,那一刻又不免想起自己的姐姐,也同她一般被困宮牆不得自由、即便懷緬過去也要小心翼翼百般遮掩——而她比姐姐更難也更堅強,整整八年過去了,依舊獨自一人在諸般慘澹下苦苦支撐。
他見過她流淚的樣子,情濃之時如魚似水、清冷如她也曾在他面前卸下心防,那一時他實在很想為她拭淚,她卻借仰頭飲酒將那些脆弱盡數逼了回去,也許在揚州時他的確傷了她的心,所以她才不肯再在他面前袒露心跡。
他不想那樣,實際他比她更需要她暴露脆弱,他們彼此都沒有說真話的幸運,但若果真能讓其中一個得到片刻的解脫,他會毫不猶豫地將機會留給她——他被這世上千千萬萬的人依賴著,可說到底也只有她一個人的依賴會令他感到久違的安慰和慶幸。
逾越的謬誤便在那一刻降臨:他不由自主地起身與她坐近,先帝屍骨未寒、身邊的幼主與許多宮人又都在明明白白地看著,他卻依舊放肆地讓自己的影子與她相貼,也許心底也在借這毫無意義的舉動向她討饒致歉;她那時像是愣了一下,又在朦朧的酒香里似有若無地看了他一眼,小小的委屈和小小的甜蜜,比這世上任何一樣東西都更能刺穿他的心。
他確然能酌善飲千杯不醉,可在她那一眼裡卻又分明感到不勝桮杓,遑論此後她還微微側首靠上了他的肩膀,隱晦的秘密並不令人感到刺激,只能餘下千百倍的乾渴與酸辛。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