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只是我……要回錢塘去了。」
第54章
時近人定, 遠岫閣內卻還燭火未熄。
方獻亭獨坐燈下看著自長安和潁川送抵的數封密函,其中兩則最令人在意:其一,新君年前便已下旨令各方節度使歸西都述職賀歲, 十方之中七方皆至,唯獨隴右、河西、北庭三鎮的鐘曷和吳懷民稱病未到, 如今正月將過兩人仍還遲遲不肯動身, 其心之異已不必多言;其二,關內道與隴右毗鄰,近來已察覺西側多有亂象,秦王至今尚未被擒, 恐兵戈之亂在所難免。
眼下他丁憂之期未過確不可重歸長安官復原職, 但邊境一線不容有失, 為防鍾氏作亂還當早做安排調集兵力,他應早日北上關內與婁氏合力, 潁川之兵與西都布防亦要一一親自過手。
只是……
他閉了閉眼, 眼前又浮現今晨宋疏妍在院中說將離金陵而歸錢塘時的模樣,聲音就同一年前他們在江上分別時一樣靜,而看向他的眼神又分明比那時更婉轉含情。
……像是在等他。
也像是在等一個結果。
他眉心微跳, 卻是難得感到些許茫然,儘管深知自己心中想要的結果是什麼、可在伸手摘取時卻又總感到幾分猶豫——他尚有孝在身不能婚娶, 過不了多少日子泰半又要北歸征戰, 她卻正是最好的年紀,倘若他讓她等他……
燈花爆開,「突」的一聲響,思緒自此中斷, 他亦感到一陣頭痛,片刻後房門外傳來輕微的響動, 抬眼去看,卻是母親來了。
他很快起身去攙,仔細扶著她在太師椅上坐下,又恭聲問:「母親怎麼來了?可是身體有什麼不適?」
姜氏擺擺手示意他也坐,卸去釵環的模樣卻比平日顯得更隨和幾分,答:「只是睡不著罷了……屋裡的丫頭說你這兒還亮著燈,我就來看看。」
他應一聲,轉手為母親倒了一杯熱水,姜氏看一眼他案頭堆積的信函,一時眼前又難免浮現亡夫生前的光景。
「可是又要起戰事了?」她嘆息著問,字字都是傷情,「長安還太平麼?」
方獻亭也知母親是想起了父親,對方捨身守衛的太平便是如此脆弱,即便太子順利登位也照舊難免天下大亂,倘若先考泉下有知想來也當深為傷懷。
「局勢尚未大定,」他斟酌著略去那些不妙的消息,語氣帶著寬慰,「母親不必太過憂慮。」
這語氣卻又同他父親有些相像了,姜氏失笑,心道自己在獨子眼中恐怕真是半點事都經不得,默一默又開口嘆:「你們那些朝廷大事我確插不上手,只盼你能多珍重自己,莫要像你父親那般……」
話到此處便停了,她眼中已泛起淚光,像是無法再說下去。
方獻亭心下沉重,欲開口勸說之時母親卻自拭其淚,轉而又佯作無事地問:「那你打算何時離開金陵?他們應當都在催你回去了吧……」
確實不該繼續久留。
其實這次他親至江南除了為接母親北上、其餘更多還是為新君爭取士林——宋氏乃江南士族之首,更為文臣清流翹楚,眼下新君深陷弒父奪位之謠傳妄議、朝中也因鍾黨鼓譟而暗潮洶湧,若宋氏兄弟可出言為新君正名並早日重歸長安,則許多事料理起來都會變得更為簡單。
宋公確有忠君之志,只是卻恐其心不堅,此前奪嫡形勢最為兇險之時宋氏選擇南下避禍便是最好的明證,左右搖擺稍顯軟弱,於眼下亂局而言卻是十分不妙;他此次暫居金陵已與宋氏兄弟深談過多次,要旨無非在勸其早歸西都效忠朝廷,宋澹已有意應允,也算不枉費他在此興兵之際花去那許多功夫與之周旋。
「是要回去了……」他低聲應著,「母親容我打點幾日,停當後便可動身。」
姜氏點點頭,又輕飄飄看了他一眼,問:「那疏妍呢?」
他一頓,卻是難得顯出幾分怔愣:「……嗯?」
「我聽聞她要回錢塘外祖家了,」姜氏的神情有些微妙,眼底又是瞭然,「你……不去找她麼?」
這一問語氣雖緩、說出的話卻又十分直露,方獻亭一時啞然不知當如何去答,掌心不知何故竟微微出了汗。
「母親,我……」
他已有些無措了。
姜氏一笑,倒是頭回見獨子露出眼下這般模樣,想起年前他去廬州接她時提及將要轉道金陵,彼時眼中就隱隱有一抹異樣的光彩。
……分明就是惦記著人家宋氏的女兒。
「我這一生只有你和冉君一雙子女……」
姜氏笑而搖頭,眼神卻有些蒼涼悲傷。
「你姐姐被你父親逼著嫁入東宮,此後便再無一日歡顏……可其實你父親自己又好到哪裡去?一生皆為國事奔走捨身,也不知做了多少違心的事、受了多少要命的委屈……」
「……如今又輪到你了。」
「母親其實也沒別的指望,只盼你能過得好些……哪怕到頭來也免不了要跟你父親一樣左右為難,起碼回到自己家裡能過上幾天舒心的日子……」
她看向獨子,神情變得格外柔和慈祥。
「疏妍那個孩子很好,聰明,內秀,心性端正,」她微笑著說,「她生母已故,在宋家似也不甚得寵……但我們並不看重這些,只要你喜歡,那她便是最好的。」
「我瞧得出她對你也有意,只是開不得口……要回錢塘又如何了?你便陪著她去,幾日裡把話說清楚,就算這幾年暫且不能成婚,總也好過什麼都不說便讓彼此錯過。」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