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這是要再立一位兩鎮節度使。
他如今也確沒什麼能用的人了——婁氏兄弟固然才能卓著,只是當年上梟谷一敗留下的污名至今仍未洗清,無論提婁風婁蔚中的哪一個至南境任職都可能引發民怨;至於今歲制科新上任的幾位武舉人,資歷實在太淺,坐不住兩鎮節度使這般緊要的位子。
方大公子自是方方面面都合適的,也願為國家到邊地去吃幾年苦,只是……
「你可曾想過朝中會如何議論?」
方雲崇眉頭緊鎖。
「此次你動施鴻杜澤勛本已是滿城風雨,如今金陵戒嚴尤在、衛弼更對你懷恨在心,倘若此時再得知你安排同族之人任兩鎮節度……他們會怎麼說?」
——怎麼說?
眼下調令未出他們便說他「專權跋扈」、「欺主罔上」,若知方氏之人將總司兩鎮兵權必更會將「以權謀私」、「巧取豪奪」的髒水潑在他身上,天下悠悠眾口難堵……他會洗不清的。
「此事不歸兄長思慮,」他答得很快,神情並無一絲變化,「朝中之事我自會料理。」
……原是早就心知肚明。
「貽之……」
方雲崇忍不住嘆息起來了。
「成大事者可不拘小節,但此事畢竟關乎你與我族聲譽,卻不得不慎之再慎……」
「施、杜二人有反心是事實,對兩鎮用兵也在情理之中,唯一不妥只在這動武的名分——你可奉太后天子之命誅殺逆臣,卻不可自作主張妄動朝廷大員。」
「主弱而臣強……史書和天下,是容不下你的。」
河水潺潺靜靜流淌,兵戈暫止的當下確然寧靜得教人恍惚,世上的血路被人傷痕累累地淌出來,走到盡頭時又總易被衣冠齊楚者視作髒污。
「如今一切尚有挽回的餘地……」
兄長句句懇切字字掏心。
「我族可稱曾接太后密旨誅殺叛臣,如此一來萬事都是順理成章,洛陽派即便心存不滿也不敢在明面上違背聖意,何況我族既歸金陵必也不會再給他們機會危及聖駕——貽之……此為萬全之策。」
……「萬全」?
所謂「萬全」之說從來只是唬人的把戲,其實只是被捨棄者不言不動而不為他人在意罷了——此次平亂關節何其複雜?施、杜二人的野心不過只是一個引子,江北五鎮四節度、每一雙眼睛都在盯著南境的走向,一旦朝廷表現出一點軟弱便會如狼似虎一擁而上,屆時天下分崩便是無人可救。
把一切都推給她?那個被冠以「太后」之名的、一無所有的女子?
各方節度手握兵權,如若借不滿朝廷濫殺施、杜之名起兵反叛,頭一個便要以女子主政禍亂朝綱為由廢了她的太后之位——此後等待她的會是什麼?一杯毒酒三尺白綾,史書之上有幾個被推上垂簾之位的女子得以善終?
可他不一樣。
他是五輔之首國之重臣,更是潁川方氏一族之主——他手中的權勢可讓他與他們一爭,即便最終萬不得已、方氏世代累積的民心人望也可讓他放手一搏,這是如今羸弱不堪的皇室所不具備的,更是她一個柔弱的外姓女子所不具備的。
……何況還有洛陽派。
新政之事功在千秋,如今施行卻頻遇坎坷,她終究需要洛陽派的支持來與自己的母族相鬥,如果衛弼認定是她下令讓婁氏兄弟闖他王府未來又如何肯與她聯手為她辦事?她原本已是舉步維艱……他不能再將她推進死地絕境。
「朝野皆知方氏權重,若我不願赴南境平亂此事自也不會成行,」他簡短地述說著情理之內的因由,同時又將更曲折的思慮一一壓在心裡,「將一切推給天家不過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百官既不會信,又何必平白牽累旁人。」
「旁人」。
他字字不提那個扶清殿中的女子,可又分明時時刻刻都在為她綢繆,甚至方氏先輩世世代代以鮮血性命捍衛的清名……也在此時被毫不顧惜地拂衣捨棄了。
「貽之!」
方雲崇終是難壓心底憂慮,此刻對弟弟坦誠相待、聲音也不由自主地拔高了。
「我知你對宮中那位情根未除、總要事事保她護她,可此事牽連甚廣並非兒戲,絕不可憑一時意氣衝動而為!」
「你護了她,那你自己呢?從此背上強臣專斷的惡名,往後被朝中那些人戳脊梁骨?」
「方氏又該如何?父親早說過我等是臣!不能事事代君主做決斷!我族還能承受多少攻訐重壓?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百尺之室焚以隙煙!」
……句句反問皆是振聾發聵。
——而這些難道方獻亭就不懂麼?
南境之事實是一賭,他以自己至高權位賭朝廷百官不敢相駁、以家族至清盛名賭天下百姓可容他一過,賭贏了這個國家便能繼續在風雨飄搖中苟延殘喘,賭輸了便即刻土崩瓦解支離破碎;他有時其實也會產生一些迷茫,為何太清以來面對的樁樁件件都是這般艱難無解,是他和身邊人用錯了救國的方法、還是這個國家的確氣數將盡無可挽回?——如今他又走進了同樣的死局,好像無論如何選都是錯,只是先錯後錯輕錯重錯的無謂分別罷了。
「那如何做才是對?」
他同樣也在反問,只是語氣較兄長平靜得多,漫長的苦痛消磨掉了他內心所有的不平,父親生前最後同他說的那一句「人不知而不慍」大約也終於為他所解。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