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第106章 第 106 章
沈瑜外放做官,一轉眼也過去了三四年,中間只有沈和去世他返京,才與家人相聚了一段時間。
如今他歸來,宋氏自然蒼老了許多。而沈琳卻已經迅速地成長起來,十三歲的少年,已經考中秀才,選入官學。與兄長見面時,他也會主動寬慰:“母親只是在父親去世後,心情鬱郁,身體倒沒什麼,我常請她去舅母那裡坐坐。大哥閒時與他說說話就好。”
沈瑜也到祖父、父親的墓前禱祝,沈琦在戰爭中十分勇猛,封了雲騎尉,沒有墮了沈家兒郎的臉面。沈榮更是憑功勳升國公,雖然無人繼承,但亦是對他極大的肯定。吳濟桓受封世子,沈玥已是安享時光,無事煩憂。
明宣七年五月,大齊遷回舊都。沈瑜為父祖移靈回祖墓。
遷都的事情陸陸續續準備了半年多。先是修繕宮城,再是搬遷宮人、宮妃,去整理宮務,還有一部分衛兵,接著是朝臣,最後,才是吳君翊率令剩下的文武官員。
皇太弟冊立後,連太后都不再指望吳君翊選立皇后,反而和張太嬪整日操心起來怎麼給皇太弟選人。畢竟隨著她和張太嬪年齡漸漸增長,總需要個人來操持公務。
吳君佐已經十三歲了。他像小樹苗一樣迫不及待地吸吮能量,如饑似渴地學習。如今他已經從孱弱蒼白,被姐姐欺負也不敢還嘴的幼童成長為芝蘭玉樹,謙遜有禮的兒郎。
吳君翊也總將他帶在身邊,盡心輔導。吳君佐和他一樣,從小學習琴棋書畫、騎馬射箭,但是比起吳君翊,多出了很多接觸實務的時候。吳君翊不僅帶他見官員,聽奏報,還會帶他走訪民間,親身考察田地如何耕種,士兵如何訓練,商鋪怎麼營業。吳君翊甚至想派他到各地巡防,隨商隊出海。
吳君翊希望自己的繼承人,也能和自己一樣體察民情,而不是端坐高座,被困在宮城之中的太平天子。他為吳君佐行冠禮時,取表字“遠瞻”,也是同樣的意思。
在他的教導下,吳君佐雖然年少,行事卻十分老成穩重,有手腕,卻不輕易動用,對朝中要員的秉性也了如指掌。
遷都不久後,吳君翊收到一份奏疏:周曠病逝。
周曠是兩朝元老,做過帝師,是文壇領袖,桃李天下。他的葬禮古樸隆重,學生從各地趕來,寫文悼念。朝中半數官員執弟子禮,戴孝祭祀。
吳君翊更是親自悼唁,下旨追贈太師、溫國公,諡號文正,配享太廟,從祀孔廟,給予他所有文臣和文人夢寐以求的至高待遇。
這是他對盡心輔佐自己的先生的感恩,也是對這位為大齊盡心盡力的老臣的敬意。
“先生年紀大了,他身體又一直不是很好,如今已算長壽,生老病死,總是難免的。”吳君翊試圖安慰著沈瑜。沈瑜一直以來,都和這位老師情義十分深篤。喪父的陰影還沒走出,吳君翊生怕沈瑜撐不住。
可沈瑜搖搖頭,至少看起來十分平靜地說道:“老師已經看到天下太平的這一天了。”
彌留之際,他一定是高興的。這就夠了。
儘管戰爭已經結束,但吳君翊還是花了很多時間處理後續事項。
為了把張繼才撈出來,他不得不把許多罪責追究到已經遠離朝廷的舊人、甚至死人身上。吳君翊還是比較理智的,至少這種反倒清算的時候,並沒有把它擴大成慘案。
但有個人,他想要輕輕揭過,朝臣卻不肯放過他。
那就是建寧帝。
細細追究,當初簽訂宣慶之盟、割讓土地的背後主使就是建寧帝,賈盛德不過是琢磨著他的心思說話罷了。棄城南下,這個決定也是建寧帝做的。大半河山,就這樣被直接放棄,建寧帝身為大齊的皇帝,罪不可恕。
這話,若是之前,當著兒子議論做父親的過失,任誰都沒膽子說,可如今是太平盛世,吳君翊的寬容有目共睹。連張繼才都能被赦免,加官進爵,言官也漸漸放開了膽子暢所欲言。
起先是一個小御史上書,奏摺中引用宣慶年間故事,諷喻規勸吳君翊。接著,就引發了御史們爭相上書,矛頭直指建寧帝。
而六部和內閣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支持:上書奏請重修英宗實錄。
這些大臣們幾乎都是從翰林院升上去的,之前修實錄時他們還是跑腿的小編修,成稿是怎麼修改的,朝中官員心裡都有數。當年翰林院執掌學士早已離開,大家也不介意舊事重提。
何況因皇帝喜好篡改史稿,這種事情流傳下去,他們做大臣的臉也不必要了。
不過這些人也不傻,他們上書前,還是先跟沈瑜通了個信。
沈瑜回京之後,接著做他的太子詹事。雖然沒有太子,不過皇太弟也是一樣的教導。任誰都能看出吳君翊對這位的寵信。
當日沈瑜也是參與了修實錄的,如今由他牽頭,重修實錄,陛下是不是就肯點頭了?
不過他們也知道自己的要求多少有些過分,所以除了叫上了沈瑜交好的同年們,還準備了一套關乎聲譽地位的說辭。可他們沒想到,對於這樣明擺著拿自己當筏子,不懷好意的提議,沈瑜卻在短暫思考後便點點頭。
“怎麼,這都是要造反麼?脅迫朕?先皇屍骨未寒,一個個上躥下跳,巴不得把他編排成昏君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