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頁
葉雲飛一直有個想法,就是跳出協約和同盟兩大圈子,打造一個新的國際聯盟。
原來這只是一個想法,但有了俄羅斯的加入之後,開始變得有些可行性了。
如果美國也能夠加入,再加上夏威夷王國,已經之後可能趨勢加入的其它國家,再把越南、朝鮮等國將來也納入,完全可以打造出一個「亞洲正義聯盟」(簡稱亞聯),或者「國際正義聯盟」(簡稱國聯)。
俄羅斯沒有問題,這點真奇怪,連葉雲飛也在心裡納悶,很多事情簡直是他說什麼,俄羅斯這邊就答應什麼,痛快得不象話,可這是因為什麼呢?
難道阿納斯塔西婭在尼古拉二世心中有這麼大的份量?!
可就算是這樣,感覺也還是怪怪的,畢竟現在的葉雲飛和阿納斯塔西婭可沒有親密到那個份上。
不過現在不是盤根問底的時候,既然俄羅斯這邊一切好說話,那就先這樣,關鍵還是看美國那邊。
天鳳朝現在算是正式參戰了,除開越南戰場外,目前最主要的戰場是在朝鮮戰場。
「抗日援朝」!對抗日軍陸軍。
葉雲飛在此之前做了很多提前量的工作,與越南那個突發事件相比,朝鮮一直是他計劃中的重中之重。
朝鮮半島嘛,在亞洲的戰略地位很重要,對中國尤其,關係到中國戰爭門戶的安全與否,在某種意義上,朝鮮對中國甚至超過日本的重要性。
所以朝鮮絕不能丟,並且要盡一切可能爭取到自己的羽翼之下。
之前朝鮮一直處於日本的統治之下,於是葉雲飛也只能讓蓋世太保陸續潛入朝鮮,走曲線救國的路線:發展民間抗日勢力,幫助他們起事,給予相應的金錢與武器方面的支持,培養其對中國的友好之心。
說白了,與美國在後世乾的那些事異曲同工。
蓋世太保這部分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畢竟對於日本人的統治,哪怕朝鮮人是個既自卑又自傲的奇怪民族,自古以來習慣了逆來順受,總還是會有對此不滿,想要獨立自主的人。
就好比越南的阮新仁那樣的。
蓋世太保找到一個金某某,這人比較有能力,思想也相對激進,對中國有一定的好感。
在中國蓋世太保的幫助下,金某某的地下勢力發展很快,也在日軍力量相對薄弱的地區開展了幾次暗殺、發放傳單、燒毀日軍輜重物資的行動。
假以時日,其一定會壯大起來。
但是中日韓戰還是來得太早了一點,在漫山遍野的日本陸軍面前,金某某的勢力充其量只能充當一個「帶路黨」的角色,其餘的都是一炮死。
日軍陸軍這次不說傾巢而出,也差不太多了,大量的日本軍人湧入朝鮮,有之前長期統治朝鮮的統治基礎,很快就布下了層層防護的戰略防禦圈。
其總軍人約十五萬人,是中國朝鮮方面軍的五倍之多,加上以前在朝鮮的日軍數量,那就更多了,此外還有大量的朝鮮僕從軍。
最高指揮官是日本陸軍大臣木越安綱,前鋒指揮官是日本陸軍少將乃木希典。
木越安綱雖然衝動,卻並不愚蠢,他深知這次日本陸軍的戰爭目標,固然是希望將中國軍隊消滅在朝鮮土地上,但更重要的是為日本海軍的重新崛起贏得時間。
勝,只是殺死一些中國軍人,贏得一時之快;但若敗,則是整個日本的毀滅之災。
於是,木越安綱將朝鮮戰場的軍事目標定位為防禦反擊,目的是要在朝鮮僕從軍的輔助下,拖住中國軍隊的腳步,進而一點點將其蠶食。
在這種情況下,僅管中國朝鮮派遣軍方面擁有「白衣軍神」陸容婷,以及大量的機械化裝備,和先進的單兵武器,依然只取得了艱難的前進。
日本陸軍的頑強是出了名的,雖然乃木希典少將的「豖突衝鋒」在中國軍隊的「三三戰術」面前吃了個大虧,又被陸容婷以強大的個人能力輾壓大片,先聲奪人,仍然在付出了大量的死傷之後死戰不退。
日本陸軍是遭遇戰失利就打野戰,野戰落後就打防禦戰,最後連防禦都防不住就全體撤消編制打巷戰。
巷戰哪怕在後世,在現代化武裝到了牙齒的21世紀軍人面前,仍然是一個難解的難題。
因為首先巷戰中地形地物複雜,部隊行進展開不便,主力兵團的兵力火力無法全部展開,進攻中的步兵及坦克分隊大多沿少數主幹道行進,許多道路承受不住坦克的巨大重量,或者狹窄堵塞無法通告,進攻方必須精心規劃道路,付出大量精力後即使勉強可以預判,進攻往往也不易達成突然性;
其次,部隊行進時始終處於市內高大建築物的觀察和監視中,同時受到前進方向上兩側建築物火力點的威脅,部隊不得不謹慎的摸索前進,隨時做好仰攻高大建築物的準備,步兵和裝甲部隊互相掩護的優勢和速度優勢發揮不出來,防禦方僅以一部兵力就足以拖住強大的進攻力量,爭取時間從容調整防禦;
複雜的地形地物更限制了裝甲車輛的行進,進攻中對敵縱深的穿插迂迴大多只能依靠步兵分隊,穿梭於小巷中的步兵得不到坦克的有力支援,先進的機械化裝備近乎失去了作用;
呈帶狀前進的進攻部隊被拉得很長,首尾不能相顧,頭尾的一兩輛坦克被擊毀就足以封住道路使部隊動彈不得,進而被防禦方火力切成數段各個擊破;複雜地形使障礙物和地雷成為最危險的敵人,進攻部隊很難偵測到威力巨大的路邊炸彈和汽車炸彈(在一堆碎磚爛瓦里發掘出某處的土色很新簡直是網絡小說式的天方夜譚),經常會未見敵人就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