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9頁

    鄭府尹與周祈犯相,實在看不了她的樣子,便只意思意思地點點頭,又回過來情真意切地誇讚謝庸是「才比子房」。

    周祈則丟給崔熠一個讚許的眼神兒,多謝這兄弟話說半句,沒把自己擬的那些「警示之語」一併說出來,可以想見「私奔乃短視下策,聘娶方為長久之計」,「私奔一時爽,被棄淚滂滂」,「帶爾私奔者絕非真愛」等語一出,鄭府尹得是什麼樣的面色——旁的時候他什麼面色倒不要緊,但今天還要在京兆府混飯吶。

    崔熠雖時常說話不過腦子,但在外人面前維護兄弟卻自覺自動得很。兄弟間的玩笑語,豈能說給老鄭聽?這老叟什麼話都較真兒,根本不懂何為風趣。

    交接了嫌犯和證物,幾人先吃已經遲了的午飯。

    今日周祈到底吃上了京兆府的公廚。不知是京兆府公廚格外好,還是沾了謝庸、崔熠的光,案上有魚有肉,且不是一鍋亂燉的味兒,有一道醪糟秋梨甜湯,哪兒哪兒都正好,似乎比豐魚樓的也不差什麼。

    謝庸來了,鄭府尹自然相陪,吃著飯,便又聊起案情來。

    鄭府尹也已看過了諸色物證,約略知道了諸人之前的分析,「某看那信,文理頗通,字寫得尤其好,或許真是什麼落第士子所書。若這士子便是誘拐犯……讀了這麼些聖賢書,卻用來作奸犯科,真是罪不容誅啊。」

    鄭府尹看向謝庸:「某看那字與時下字風不同,有些魏碑的筆意,子正看呢?」到底是進士及第的人,鄭府尹眼力是盡有的。

    謝庸點頭:「布局疏朗,含蓄清雅,似有些北魏宋先生的意思。」

    鄭府尹也只看出有魏碑的痕跡,並未看出「宋先生」來,當下便讓人去證物房把那封信再取過來,「我們一起揣摩。」

    崔熠對自己的無知從來不遮不掩,「這宋先生又是哪位?」

    鄭府尹難得見這位下屬請教學問上的事,頓生欣慰之感,拈鬚道:「魏碑分四類,造像記、碑碣、障崖、墓志銘。書寫墓志銘之人大多未留下姓名,《劉鴻墓誌》《王遣墓誌》《張喬墓誌》筆風相同,前朝有人考證,說這書丹者姓宋,乃從前宋國公室後裔。」

    聽鄭府尹一句話支到了春秋戰國,崔熠這上學就睡覺的,聽得有點懵,看向同樣上課睡到流哈喇子的周祈。

    周祈雖於這些文墨典故不太懂,卻是個知道世情的,把嘴裡的炸蠶豆吃完,輕聲與崔熠解釋道:「不過是表示有來歷而已。時人給自己修家譜,愛亂認祖宗;考證旁人,自然也不會厚此薄彼,也要給他安個有來歷的祖宗才行。」一個名聲不顯的普通人,是不是真姓宋都兩說,更何況千年前的祖宗……

    崔熠笑起來,要不說是阿周呢,總是能透過那些虛頭馬腦的東西,看清真相。

    周祈雖聲音不大,但共處一室,鄭府尹哪有聽不到的,不由得抿抿嘴,但到底顧忌她的身份,沒有說什麼。

    謝庸則微翹嘴角,聰明是盡有的,只是不愛讀書,嘴巴又太壞。

    衙差取了那物證書信來,鄭府尹看過,又傳給謝庸,然後是崔熠和周祈。

    周祈對這種文墨的事著實不大懂,拿遠了看,離近了看,再怎麼仔細看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倒是這墨香味兒……周祈皺皺眉。

    謝庸道:「時人重帖書,臨摹魏碑者不多;先帝時顯明和尚寫《抒懷帖》,字勢飛逸,有《石門銘》之風,帶起一陣子摩崖碑文熱,但研習墓志銘的卻少;便是墓志銘中,歷來推崇的也是幾篇王室墓誌,宋先生這幾篇都非元氏之墓誌……」

    便是周祈和崔熠也聽明白了,這宋先生的字風屬於犄角旮旯那一類,研習的人很少,估計便是知道的人也不多——難怪剛才鄭府尹拈鬚的樣子有兩分得意。

    作者有話要說:魏碑部分參照了百科「魏碑」詞條和《如何欣賞墓誌書法》等資料,但摻了很多瞎編,別當真。

    第41章 骸骨冤魂

    這書信再是蹊蹺, 一時半會兒也沒法據此找到寫信之人, 還是先審張五為要。

    如今鄭府尹對謝少卿信服得緊,一邊往大堂走,一邊還在與他議案情:「若拐走陳大娘姊妹的另有其人,作案又恰選在張五家附近,是不是也太巧合了些?這張五與他們會不會是同夥兒?」

    謝庸道:「還是先審一審吧,有時候事情就是這般巧。況且從地方選擇上來說,張五家附近, 也確實適合作案。張五家在常安坊南北主路與小曲交接處往西兩百步之處,左右鄰居都有百步之距,格外荒涼;從張宅再往西, 離著常宅就近了,再往東, 則到了主路,主路上未免人多, 不好下手;張五這樣的老叟, 即便上元節,其宅前也必不是燈籠火把格外明亮的,故而選在這裡作案,有其道理在。」

    鄭府尹點點頭。

    「從作案者特質上看,也不太像一撥人。張五猥瑣貧窮,家中沒有半張字紙,殘害這些女子是為發泄其淫·欲,其藏屍方式是家中庭院, 又把各種贓物堂而皇之放在家中。」

    「而這寫信之人,頗讀過些書,又以兩千錢壓信——兩千錢夠張五過幾個月了。若拐走常玉娘並陳氏姊妹的是同一伙人,他們先是設計誘引常玉娘,作案後又掃尾,送信給陳三,明顯是有謀略的,與自家院中藏屍的張五,不是一類。」

    鄭府尹又點點頭。如今鄭府尹頗信服謝庸,這位謝少卿雖年輕,說話卻有理有據,又正正經經,不似那兩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