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6頁

    吳起曾經幹過帶著兩萬魯國軍隊打退齊國入秦的戰績,孫武就不一樣了,他敢帶著吳國直接把當時正在強盛時期的楚國按在地上摩擦。

    後世尉繚子有言,「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

    吳起以魯國之兵擊退齊國,當時的齊國還沒有強盛起來,孫武以吳國之兵攻打楚國,還是在楚國如日中天的時候,如此對比,誰更勝一籌足以見之。

    不是說吳起不厲害,而是說孫武更厲害,甚至厲害到近乎妖孽的地步。

    當時吳國為君者是吳王闔閭,吳國地處南方,和楚國比起來只是偏居一隅的小國而已,偏偏就是這麼個小國,在孫武的率領下,以三萬之兵,一舉打敗了楚軍二十萬主力,甚至長驅直入直接破了楚國國都。

    攻打楚國這種事情不是沒人幹過,在孫武攻楚之前,晉國就曾聯合了十七個國家,組成了十八國聯軍率兵三十多萬攻楚,看勢頭如此之大,最後卻是黯然收場,別說攻破王都,連打都沒打就直接散了。

    說起晉國率領十八路諸侯攻楚,就不得不說統帥對大軍的重要性了。

    春秋年間,齊秦晉楚先後強大,但是齊國和秦國都是曇花一下,在齊桓公和秦穆公之後很快又低迷了下去,晉國和楚國才是勢頭最盛的兩個國家。  

    這兩個國家既然勢頭盛,那就免不了要起爭端,晉楚兩國之間基本就沒停過摩擦,其中最出名的一場城濮之戰,呵呵,那是在他衛國的地盤上打的。

    兩個強國打架,周邊的小國吃虧,其中最容易被波及的就是衛國這個富庶而又沒有自保之力的小可憐。

    衛霽想到他可憐的哥哥治理的究竟是個怎樣惹人覬覦的大肥肉時就忍不住要吐槽,在心裡碎碎念了好一會兒才又回過神來。

    哦,他們在說孫伯靈,說孫伯靈的時候說到了孫武,說孫武帶兵打到楚國國都的時候說到晉國聯軍攻楚,說到晉國聯軍……那就要先仰天長笑,先笑他三聲再開始說。

    晉國堂堂中原第一大國,召集起十八路諸侯攻打楚國,沒開始打就先退兵班師回國,原因竟然是因為主帥沒有從路過的國家身上要到回扣,這敢信?

    那時候如果有報紙,肯定會用最大的版面來寫:驚!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十八路諸侯攻楚為哪般?楚國不費吹灰之力擊退晉國十八路聯軍原因何在?

    退兵這等需要花生瓜子小貓咪的事情暫且不說,反正出兵的理由是挺淪喪的。

    楚國身為當時天下的兩大強國之一,相國囊瓦貪得無厭,在唐成公和蔡昭侯來郢都朝見楚王的時候聽說他們有寶馬寶玉,看中了之後便直接開口索要,唐成公和蔡昭侯怎麼說也是一國之主,隨身攜帶的東西定然都是心愛之物,豈會輕易送人?  

    囊瓦只是個靠阿諛奉承上位的傢伙,憑什麼管他們要東西,還一要就是最心愛的寶馬和貼身的玉佩,當他們好欺負嗎?

    事實證明,在囊瓦眼中,他們的確好欺負。

    吳國就在楚國旁邊,兩國的關係也一直不咋滴,沒有討到寶馬玉佩的囊瓦直接向楚王進言,說唐成公和蔡昭侯將來會為吳國攻打楚國的時候提供便利,楚王一聽,這還得了,直接把前來朝拜的兩個君主給關了起來。

    唐公蔡侯無緣無故什麼事兒也沒幹就被關了起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算消息傳出去自己國家的士兵沒沒有實力來楚國將他們搶回去,被關了三年之後想著不能這樣,最後只能破財免災,把寶馬玉佩給了囊瓦才得以脫身。

    蔡侯回到自己的地盤後越想越氣,他怎麼說也是周天子親封的諸侯,楚國南蠻之國,上下皆是無禮之徒,仗勢欺人搶東西也不怕遭報應。

    晉國身為中原第一強國,與楚國向來有爭端,蔡侯為了報仇,咬牙狠心把長子送到了晉國當質子,別的不求,就想晉國為他出頭雪恥。

    蔡國弱小打不起,中原老大哥晉國來打,看你們還敢不敢搶東西,事實證明,貪財的臣子不只楚國有,晉國也有。

    晉國和楚國打了那麼多年,在蔡侯哭訴後覺得這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攻打楚國的好由頭,不過楚國不能隨便打,畢竟是打了那麼多年的老對手,得給他們足夠的尊重。  

    於是,晉公向周王說了楚國的流氓行為,然後大手一揮召集了十七個諸侯國,加上他自己,一共十八路諸侯,旗幟一揮便浩浩湯湯朝著楚國而去。

    蔡侯聽到晉公發兵的消息那叫一個激動啊,十八路諸侯,三十萬大軍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楚國給淹了……額……楚國占地幾千里,這點似乎有點困難,反正不管怎麼說,背靠十八個哥們三十萬大軍的蔡侯這次非常有底氣。

    大軍即將開拔,大戰一觸即發,按照晉公和蔡侯的設想,接下來便是大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將楚國打得跪地求饒,賠錢賠地賠禮道歉,待時機成熟,晉國就能一舉拿下楚國,徹底滅了這個老對手。

    參戰的十八路諸侯想法都差不多,楚國的確強大,但是雙拳難敵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十八路諸侯齊出,楚國還真扛不住他們聯手。

    想像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問題是,晉公任命的統帥范鞅和副統帥中行寅,兩位晉國重臣,都和囊瓦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貪財。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