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不是我有什么小想法,是霽兒。」公子虔嗐了一聲,然後解釋道,「我前兩天去霽兒那裡,他說衛鞅似乎對孫軍師將他的消息透露給你的事情有些不滿,所以猜測衛鞅可能會難為你,那小子就是好奇心上來了想看熱鬧。」
「看熱鬧都看到我身上了,他可真是能耐。」秦公笑著回了一句,對此並沒有什麼不高興的意思,「恐怕不只霽兒一個,大哥也想跟著看我的笑話吧。」
「瞧你說的,大哥那叫關心你。」公子虔打個哈哈將話題略過,兄弟倆鬧了一會兒然後才回歸正題,身高體壯的秦國漢子大馬金刀坐在那裡,捏著下巴看著輿圖說道,「紅薯和土豆產量都很高,現在有的那些再種上一季就能分到其他縣裡去種,如果發放及時,到明年秦國就能有翻了好幾番的糧食。」
「從韓國買的精鐵也已經盡數打造成兵甲,在糧草充足的情況下,就算魏國再次來犯,我們也能有一戰之力。」秦公在函谷關的位置劃了一下,看著河西的大片土地攥緊拳頭,「渠梁有生之年,必會奪回河西。」
「現在說這個還為時過早,你先給我透個氣兒,接下來到底要幹什麼?」公子虔皺緊了眉頭,他何嘗不想收回河西,可是現在秦魏兩國實力差距太大,貿然開戰最後吃虧的還是秦國,「最近朝中各種閒話亂傳,還有說要恢復穆公時的祖制,到底是真是假?」
「祖制在以前好用,現在卻不能行,大哥覺得現在的秦國還能用穆公時的那一套嗎?」秦公瞥了他一眼,不想回答這麼簡單的問題,「列國都在變法,魏國、齊國、楚國……哪個不是傷筋動骨大變了一場才強大起來,秦國已經落後了那麼多,不能再蹉跎下去了。」
自古治國,求賢最重要,穆公在位時秦國強大到能與晉國相提並論,很大一部分功勞都得歸屬於他麾下才德兼備之大才。
現在的形勢和穆公時不同,再用老一套法子就行不通了,穆公時期的強大也是老祖宗改制易俗治理來的,秦國想強,就只能和山東列國一樣大變一場。
「說的容易,你且說該如何變。」公子虔眉頭皺的更緊了,哪國變法都不是小事兒,國內太平還好,外面有強敵窺伺的時候卻不行,萬一國內亂起來,便是給他們找了理由來攻打。
「如何變還沒想好,這不正等著能擔得起如此重任的人過來嗎?」秦公無奈聳了聳肩,他心裡有大變的想法,具體該怎麼變卻沒有一點兒頭緒,齊桓公有管仲,魏文侯有李悝,楚悼王有吳起,他身邊這不還沒挑出來能擔此重任的人嗎。
公子虔上下將人打量了好幾遍,然後才遲疑的問道,「如果一直沒等到人該怎麼辦?」
「大哥,這個如果不成立,我有預感,衛鞅不會讓我們失望。」秦公擺擺手讓人坐好,他其實心裡也沒底,好在運氣還算不錯,求賢令才發布了半年,就已經找到不少可用之才。
最重要的是,他似乎等到了自己的管仲李悝吳起。
公子虔被他這回答說的罵不是不罵也不是,堂堂一國之君,竟然在這種事情上說全靠運氣,現在是他運氣好,萬一哪天運氣不好,到時候秦國上下跟著他等死不成?
「大哥別急,就算沒有衛鞅,咱們兄弟倆也能琢磨出變法的路數,你看你急什麼?」秦公熟練的起來躲到後面,看著身上似乎燃著熊熊烈火的大哥趕緊解釋,「明日、明日就去見衛鞅,到時候他究竟是真有本事還是假有本事大哥就知道了。」
「你氣死我算了。」公子虔指著這一國之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感覺再待下去他得被氣的想動手,念叨了好一會兒才堪堪緩過勁兒來,「不說了不說了,你自己慢慢思量,我先走了。」
「大哥慢走,明日一早去鬼谷先生處,你可別忘了。」秦公看著這人大步離開,趕緊朝著走到門口的背影喊了一聲,然後才笑呵呵的回到案前坐下。
還是一激就氣,也不想想他敢不留後手嗎?
都說賢才需要國君訪賢問能親自去請,將人請出山便直接委以重任,這法子在別國可以,可秦國山野間他沒有名士隱居啊。
老氏族們說他的求賢令是胡鬧,山東士子呼隆隆跑來一大片,管吃管喝管住還得給他們做官,萬一混進來市井無賴最後吃虧的不還是他們秦國?
可秦國如今窮的叮噹響,得有多落魄才會生出來秦國混吃混喝的打算,入秦士子們在秦國待了幾天就走的占了大半,剩下的都是能沉得住氣的,他私下裡去看過,並沒有所謂混吃混喝之徒。
國內官職有限,如果不是真的能用,他也不會去浪費那些職位。
萬一沒等到可以在秦國內變法的大才,最終還有他這個秦君,書房裡那麼多列國變法的書簡不是白送來的,他天天晚上熬到半夜研究那些,還不是為了防備不時之需?
天知道他天天看書簡看的有多頭疼,那玩意兒簡直不是人看的,要是朝堂上能幹的人多,他一個國君至於干那麼多嗎?
秦公撐著臉搖頭,嘆了一會兒還得繼續回去看書。
他能怎麼辦,他也很絕望啊。
*
從衛國商隊入秦之後,櫟陽百姓的日子過的好了不少,以前來秦國的商隊少,東西賣的還特別貴,他們連看的機會都沒有,現在商隊日漸增多,還帶了不少中原的好東西,有些只有達官貴人能享用,還有些是他們這些泥巴腿子能見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