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1頁

    衛靖澤生怕這婆婆一口氣把自己的方子全說了,忙說:“這當然是難得的,這方子別人又不知道,做出來的醬也好吃,當然是個好東西,你可得捂緊了。”

    陳寒一看這架勢,便知道可能瞎婆子做醬也是憑自己的感覺在做,也沒有什麼很正規的方子之類的,就算是自己知道了人家的做法,也不一定能夠做出那種味道來。

    於是陳寒改了口,說:“我還是從您這裡買醬吧,等您做了醬出來,我先試試菜,如果用的多,就買的多,用得少,就少買點。”

    衛靖澤也覺得這辦法好,這樣就像是給弄了一個會下蛋的金母雞,有了持久的來源了。

    瞎婆子有些不知所措,忙用眼睛去看衛靖澤,希望能夠衛靖澤幫自己拿個主意之類的。

    衛靖澤知道瞎婆子可能不太懂這種事兒,便說:“陳師傅的意思,就是跟你賣菜一樣,需要多少,他會先告訴你,然後你做了賣給他,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放心,我也可以給你做個見證。”

    陳寒附和著點頭。

    聽衛靖澤說願意幫著做個見證,瞎婆子就放心多了,說:“陳師傅想要,我當然可以做,只是你得等上半個月才行。”

    估計其中也需要一點時間去發酵。

    陳寒一口答應說:“當然沒問題。”

    然後雙方就定價的事兒商量,瞎婆子不太懂,總不能讓陳寒亂喊,所以衛靖澤就幫著爭取了一下,最後爭取到了給衛靖澤家那罈子大小的一壇,賣給陳寒兩百塊,大概有兩斤多的醬了。

    這個後面還要簽合約的,到時候衛靖澤還要幫著做這個中間人。

    這筆生意算是順順利利談下來了,瞎婆子也是格外高興,還送了衛靖澤一把花生苗,讓衛靖澤拿回家去自己吃。

    九月份的秋雨還算多,收完花生之後,一些花生被遺忘在地里了,下一場雨就會發芽,有些人就會把花生芽掐回家做菜吃,味道還是挺不錯的。瞎婆子給衛靖澤的花生芽就是這樣生出來的。

    花生芽炒菜確實是味道不錯,粗壯水靈的花生芽炒出來,口味帶有甘甜,十分慡口,當然這是因為有陳寒在的緣故,一般花生芽不是很好做菜。

    說到花生芽,陳寒就想起了豆芽菜,讓衛靖澤幫自己發一些豆芽,無論是做主菜還是配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衛靖澤答應了,反正最近不是特別忙。

    發豆芽一般是用綠豆發,這樣發出來的豆芽比較細小,不會顯得特別粗壯,做菜的時候也精緻好看一些,當然也有用黃豆發豆芽的,豆芽發出來會粗壯許多,有人說在口味上也差一些,當然這就是個人的喜好問題了。

    恰好今年收了不少豆子,綠豆也有不少,衛靖澤就幫著陳寒發一些豆芽了。

    雖然豆芽的製作很簡單,而且成本很低,但是依舊會有一些人利慾薰心,用激素、抗生素等化學藥劑促使豆子發芽,使得豆芽看上去又壯實又水靈,速度還快,四天就能夠讓豆芽長成,發出來的豆芽更多,能夠保證豆芽的旺盛需求。

    衛靖澤在網上搜了發豆芽的辦法,就開始發豆芽了,網上有些辦法是用泡沫箱子發,可是泡沫箱子在發豆芽的過程中和用完之後,都會造成環境的污染,衛靖澤想來想去,就想到了用竹筐。

    農家的許多農具之類的都是用竹子做的,綠色環保不說,而且十分耐用,手藝好的師傅做出來的箢箕、籮筐、筲箕等,都可以用上許多年而不壞。

    竹子是一種速生的植物,筍出土後,在夏天就可以長成一棵嫩竹,兩三年就能夠長成成竹,而且發的很多。但是竹子搶營養也是很厲害的,竹林里一般沒有雜糙,地面時分乾淨,不是因為沒有雜糙的種子,而是肥力不夠,雜糙無法生長。

    正好老漢也是一個編制竹篾製品的師傅,衛靖澤就讓老漢幫著自己做一些竹子編的,正好豆芽下面要長根,留出來的孔隙也便於豆芽的生長。在豆芽發好之後,直接把竹筐搬去食府就可以了,等裡面的豆芽賣完了,竹筐還能夠拿回來重新發豆芽。

    第33章 十月忙

    叉水村有幾片竹林,有些是有主人家的,也有兩片是離人住的地方有些遠,大家都公認是村裡的,只需要跟村長那邊打聲招呼,就都可以去砍竹子。

    衛靖澤第一次上手砍竹子,還不太會,老漢抽時間手把手教他,兩個人砍了三根成年竹子回來,砍去枝葉,老漢就開始劈竹子,然後將竹子越劈越小,最後弄成了一片片竹篾。衛靖澤看的是眼花繚亂,老漢這雙手,真的是太巧了。

    衛靖澤撿起一片片薄薄的韌性十足的竹篾,稱讚說:“爺爺,你這手太厲害啦,我就弄不成這樣。”

    老漢呵呵一笑,說:“以前,竹匠跟木匠、砌匠一樣,都是吃飯的手藝,不是隨便學學就能學會的,也要拜師傅,跟師傅學好幾年,才能夠學的成。那個時候手藝可重要了,做的不好,就賣不出去,就沒飯吃。我這手藝還只能算一般般,自家用用還成,真拿出去賣,恐怕沒人看得上。”

    竹匠現在也已經是沒落的行業了,有了工廠和機器代勞,用手藝做的質量不一定差,但是速度趕不上,價格就降不下來,所以許多曾經的手藝人,都只有在自家需要的時候才會動動手了。

    像木匠和砌匠,發揮的空間還是大一些的,一些農村人家自己有木材,想要做椅子等家具,還需要木匠師傅的。做房子也離不開砌匠。

    相比較起來,倒是竹匠是最邊緣化的了。

    以前是除了吃飯的碗,除了炒菜的鍋,其他的都是能用竹子編的,到現在,竹子出現在人們生活中倒是越來越少見了。

    在竹篾被弄出來之後,還不能馬上就開始編,還要再打磨一下,將上面的小小的刺都弄掉,免得用的時候扎人的手。

    老漢忙活的時候,衛靖澤就去做飯了,做好了飯出來,老漢已經完成了一個筐子的大半,再編一編,就要成型了,拿起半成品上下左右看了看,真是又漂亮又結實,底部還均勻的留出了洞洞,方便以後豆芽發芽的時候,根從這兒長出來。完全符合衛靖澤的設想。

    把老漢的手藝又誇獎了一通,衛靖澤讓老漢收拾收拾,洗手吃飯,自己去叫師傅們來。

    吃完飯也沒怎麼休息,老漢有開始拿著竹篾編起來了。

    等到睡覺之前,老漢已經完成了兩個漂亮的竹筐。衛靖澤看了看,這竹筐成品確實是結實,經得起搬運過程中的摔打碰撞,心裡對手巧的老漢更是佩服的不行了。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衛靖澤做了飯菜之後,就開始將泡了一整天的綠豆和黃豆均勻的鋪在筐子裡,上面蓋上一層棉布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讓它自己去發芽。

    浸泡了一整天的豆子基本上都能夠看到胚芽了,說明種子已經甦醒,只要溫度濕度都合適,就會發芽了。蓋上棉布,一方面是遮光,另一封面是保持水分,在豆子發芽的時候,絕對不能夠掀起來看,不然長出來的豆芽容易發白,不好看。在這等待豆芽發出來的一周時間裡,只需要定時灑點水就可以了。

    一轉眼,九月份也就這麼悄悄過去了,這一個月主要是收穫各種農產品的時候,所以孩子們一寫作文,就愛寫秋風送慡,金秋來臨。

    如今,偉偉一放學,就跑到衛靖澤家裡這邊來寫作業,有什麼不會的,還能問問衛靖澤和老漢,瞎婆子什麼都不懂,問了也是白問。

    老漢的房子又臨著大馬路,誰過去都能夠看到偉偉趴在那裡認真寫字,所以人人都夸偉偉真是認真,回去就教育自家的孩子,你看看偉偉,一回來就寫作業,再看看你,只知道瘋。於是孩子們就開始都聚集在老漢家門前寫作業了。

    雖然寫作業的時候也是吵吵鬧鬧的,可是還是有些學習氛圍在,慢慢的,不少孩子也放了一些心思在學習上了,至少作業能在家裡做完,而不是去學校抄別的同學的。

    祖孫兩個也不嫌孩子們吵,老漢這個年紀,正是喜歡孩子的時候,衛靖澤也覺得無所謂,他在後面忙著做飯煮豬食餵豬什麼的,也沒什麼影響。有時候從水庫回來,還能夠摘幾個蓮蓬給孩子們吃。

    月底,沼氣池也差不多完工了,除了修建沼氣池之外,沼氣燈、沼氣灶也給修好了,最後驗收了沒問題的話,師傅們就算是完工了,可以領到另一部分的工錢了。

    衛靖澤跟著師傅學如何填料進去,如果把廢渣廢液挖出來,做肥料,如何看各項數據,怎麼弄各項開關之類的,學上一兩遍之後,就能學會,倒是不難。

    沼氣灶是開放式的,在這裡煮豬食最方便,沼氣燈也弄了幾盞,如果沼氣不充足,沼氣燈沒法用,電燈也是能夠用的。

    在最後師傅們交了工程之後,衛靖澤也是最後請師傅們又吃了一頓,師傅們覺得好久沒有碰到這樣厚道的人家了。

    在沼氣池修好之後,村里人都十分好奇,跑來圍觀,看豬欄里的排泄物直接進入沼氣池,牛欄也離得近,一些生活垃圾,如爛菜葉子、雞屎之類的,也能夠扔裡面,關鍵是味道不大,還能漚肥。大家最期待的是用沼氣煮豬食了,煮豬食是每家每戶都要做的事情,比做飯燒水之類的還要費柴火,所以大家都很期盼這個。

    沼氣什麼時候能開始用,要看你投的料和菌種如何,衛靖澤家的沼氣池在做好大約三天後,就有了沼氣了,而且十分充沛,用著煮熟了一鍋豬食。

    如今衛靖澤家裡有了四頭豬了,前面兩隻大豬都賣給了食府,只剩下兩頭豬之後,老漢又去買了兩頭小豬來。別看現在豬都不大,可是正在長身體的時候,胃口大得很,簡直沒得商量,如果沒餵飽,肚子餓的時候就會在豬欄里尖叫,那叫聲,簡直是魔音穿耳啊!

    好在最近餌料還豐富,紅薯藤都剛埋進地里不久,有不少邊角料給他們吃。

    養殖最難過的就是冬天了,人吃的都種類不多,更何況是豬吃的。

    現在,老漢就跟衛靖澤商量著,等到晚稻收割了之後,要去外村收購一些穀子之類的,打了給豬吃,自家的稻米老漢還有些捨不得給豬吃。

    另外,還要多一些大白菜、蘿蔔這樣的長得快又多的菜,可以給豬添點輔食。冬天,豬的食物就以大白菜或者蘿蔔、糠和米飯煮成的混合物做食物了。

    衛靖澤這做了大半年的農民了,有時候聽著老漢說一些事情,還是覺得自己還是個新手農民,很多事情還摸不著門道。

    衛靖澤家的豬有個占便宜的地方,那就是食府剩下的湯湯水水,都會送到衛靖澤家裡來,給豬吃,村民們羨慕也沒有法子,誰叫衛靖澤跟江延宗和陳寒關係好呢,人家當然照顧自己的熟人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