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這個想法倒是挺好的。”單澤源點頭,“就是投入恐怕就更大一些了。”
江延宗說:“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你也知道,我面對的那群客戶,可不是市面上的那些水果能夠糊弄過去的。”
想要賺大錢,當然要更花心力了。
本地適宜種植橘類水果,除了橘子之外,還有橙子,準備在陰面山坡大面積種植,其他的水果都集中在陽面。
單澤源對這個規劃給出了肯定的態度,並根據山上不同的地勢和水源環境,調整了不同的水果之間的面積和片區規劃,衛靖澤和江延宗兩個人是心服口服,真覺得請專家來看看,確實是請對了。
老漢那邊已經買了西瓜籽,開始準備育苗了,衛靖澤這邊也趕緊趁著大家都插了秧,有點空的時候,幫忙挖地,地挖好了,還要用牛拉著犁再犁幾輪,然後將肥料灑在地里。經過一定時間的滲透混合,再進行平整。
如今,叉水村的人工也開始漲價了,大家自己的地里的事情都忙不完啊,家家戶戶都忙著種菜育秧苗,有江延宗這尊財神在,不擔心幹了活賺不到錢的。
人力還好,就算是本村的人請不了,請了親戚家的人來幹活,給工錢,人家也樂意,就是肥料是個大問題,現在還只是種幾畝西瓜,等以後,整座山都要種果樹,都要施肥,肥料缺口就大了。
這次,老漢靠著自己的面子,從親戚家拖了輛車堆肥回來了,下次可不一定還有這麼好的事情了。
見衛靖澤為肥料犯愁,單澤源還十分驚訝,說:“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你既然能夠想到修沼氣池,為什麼就沒有想過要擴大養殖規模呢?你可以養豬養牛,這些都是能產生大量糞便的動物,特別是豬,你這個循環利用就很好,沼氣池產生的沼氣用來做豬食,都不需要愁柴火。豬又是雜食性動物,食物都無需很發愁的。”
豬真的是最適合作為肉食的動物了,不挑食,長肉多,養育起來十分方便簡單。
衛靖澤問江延宗意見,江延宗說:“在山上建養豬場,我是沒什麼意見的,只是你肯定忙不過來。”
要是衛靖澤忙得過來,泥鰍黃鱔也不會讓給別人養了。
但是單澤源的話讓衛靖澤很動心,有足夠多的動物,才能夠用足夠多的糞肥,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最近,潘秋陽和潘壯牛兩個人比賽似得找衛靖澤,兩個人養殖的事情都已經開始了,都已經幹了塘,消了毒,曬了好幾天,眼看就是要買苗開始養殖的時候,兩個人都有些緊張。
於是,衛靖澤乾脆把單澤源也拉上,看看他懂不懂這些養殖,事實上單澤源不太懂,他擅長的地方還是在種植業,而不是養殖業。
衛靖澤還得自己上。
當初答應了幫人家的,衛靖澤當然要說話算話。
每天晚上,衛靖澤都熬夜查資料,尋找合適的買苗的地方,看別人養殖的經驗和教訓,整理好了就給潘秋陽和潘壯牛兩個人看。順便幫著一起選苗種。
三月底,兩個人的苗都買回來了,投入了各自的塘里,開始養殖了。
黃鱔泥鰍混合養,有利於充分利用生存空間,黃鱔進食後的殘渣,都是泥鰍很好的食物,而且泥鰍十分鑽洞,能夠將泥里空氣帶活,對於黃鱔來說也是很有好處的。
養泥鰍和黃鱔的池塘自然水不用像養魚那麼深,只是塘底的泥要夠厚,可以供他們鑽洞打洞,但是四周的堤岸要夯實,防止泥鰍黃鱔打了洞跑出去了,條件好的人,還會給用水泥給糊一遍。
黃鱔和泥鰍都算是肉食性動物,喜歡吃蟲子之類的。田裡的黃鱔泥鰍不多,食物是夠吃的,但是密集養殖肯定需要投食了,像飛的蟲子、蒼蠅幼蟲、蚯蚓等都是黃鱔和泥鰍喜歡吃得東西。
作為新手的潘壯牛,比潘秋陽還緊張,天天盯著自家的黃鱔和泥鰍,生怕發生什麼不測一樣,用他媳婦的話說,就是就差睡到塘里去了。
但事實上,養黃鱔泥鰍,算是成功率比較高的一種養殖了,等以後經驗豐富了,養殖起來更加得心應手,賺錢也更快。
第70章 起紛爭
養蝦是比養黃鱔泥鰍更需要技術含量的養殖,幸好潘秋陽是個挺能幹的人,認定了要幹的事兒,也一點都不含糊,就算是養蝦比較費勁,他也乾的十分起勁,毫無怨言。衛靖澤比較喜歡潘秋陽這種人,幹什麼都比較主動,不是一直依賴著你。
蝦在飼料方面倒是要求不高,平時弄一些肉給他們吃就可以了,殺豬之後的下腳料都可以。不過潘秋陽為了養出比較有品質的蝦,餵的都是人可以吃得肉,不過蝦食量不大,而且水塘里有一些螺螄之類的可供覓食,所以投餵量不大,倒也承擔得起。
養蝦最擔心的問題主要是水裡面的溶氧量,為了保證水溶氧量足夠,潘秋陽還弄了好些浮萍水藻之類的養在塘里,還準備買台增氧機,增加水的溶氧量。
衛靖澤自己也要忙著山上的事兒,所以也沒有太多時間一直跟著兩個人,只能每天抽時間過去看看,儘量用異能幫助提高一下成活率。
西瓜地里施了肥,肥料在地里還能夠滲透一段時間,而老漢已經開始在大棚里育西瓜苗了。
單澤源難得遇上有這麼多樣本可供研究,所以一直跟在老漢身邊,看他怎麼催使西瓜種子發芽,如何分苗,有些技術,是實驗室和書本上看不到的,卻是農民們在生產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可能農民們自己說不清楚其中的道理,可是細細追究起來,總能發現其中的玄妙。
有單澤源跟著老漢,衛靖澤也就每天去棚子裡看看就行了,無需操心很多。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糞肥的問題。
江延宗計劃招人將山上整一下,將一些樹木和灌木都除掉,平整土地之後,要施肥,還要種上綠肥,等土壤環境適宜了之後,再種上果苗。
衛靖澤跟江延宗商量:“你說,咱們是不是真的要養豬或者養牛啊?”
江延宗一邊忙活著,一邊說:“我覺得很有必要,不然以後肥料都是一個問題。”
“那又要投入一筆錢了。”包山已經砸進去幾十萬了,還沒一點收益,現在又要投錢進去,肯定是江延宗掏錢,衛靖澤覺得有點不得勁,總感覺虧欠了江延宗似得。
江延宗語氣平淡說:“沒有前期投入,就沒有後期產出。這個道理很明顯。我傾向於養豬,可是要找個人專門來幹這個事兒,村里估計沒什麼合適的人吧?”
村里都是自家有田有地的,根本沒有人能夠全職來養豬,就算是來養,也怕因為自家的事情耽誤了養豬場的事情。說到底,還是要專門請個人來才行。
衛靖澤也明白,既然江延宗覺得應該養豬,那就養,至於人手的問題,村里沒有,別的地方有啊,只要勤勞肯干,其他的都不是問題。
養豬的食材也不用太擔心,江延宗每年收兩次稻穀,在食府打了米再賣去帝都,這裡面就能有幾千斤上萬斤的糠,還有食府的潲水,去掉的菜皮爛葉子,也是很好的豬食,平時還能山上打豬糙地里種紅薯種白菜,以後果園裡還有綠肥,都是可以作為豬食的。
衛靖澤在心裡扒拉了一圈,還真沒想到什麼合適的人選,親戚礙於面子,人家幹活還好,不幹活也不能指責,開除人家親戚關係都不好維持了,附近村的,勤勞肯乾的,家裡肯定條件不差,家裡窮的,不少都是好吃懶做的。
江延宗想了想,說:“你不是有戰友麼?問問他們誰願意過來。”
衛靖澤眼前一亮,是啊,以前的戰友有不少,退伍的也有許多,大部分都是在大城市努力掙扎求生存的,願意來鄉下的可能不多,問問應該能找到。
於是衛靖澤就跟以前的戰友們聯繫了一下。
平時戰友們聯繫不多,有些都沒有了聯繫方式了,不過大家都對衛靖澤感覺挺好,所以接到他的電話也是十分高興。
問了好幾個以前覺得人不錯的,都沒什麼興趣,不是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就是沒法去一個陌生的農村,畢竟有了妻兒,也不想離開家。
“小澤,這事兒,你可以問問楊天健,我前段時間聽說,他遭遇了意外,以前的工作幹不成了,現在也是四處打工呢!”
衛靖澤很吃驚,忙問:“出了什麼意外?”
“好像是一隻腳斷了還是怎麼,總之挺可憐的,你去問問吧!”
衛靖澤不是特別熟悉楊天健,印象中只記得是個沉默寡言的大高個,有一把子力氣,穿上軍裝就有些虎虎生威的感覺,讓人肅然起敬,沒想到退伍之後,竟然運氣那麼不好?
要了楊天健的聯繫方式,衛靖澤立馬跟人家聯繫了。
雖然當初並不是特別熟,但是老戰友聯繫了,楊天健也挺熱情的,對自己的意外也沒什麼好隱瞞的。
當初在工地上謀了一個位置,待遇什麼的都還不錯,本來日子要慢慢步上正軌了,對象也找了,談婚論嫁了,結果被砸了腳,結婚的錢都花在醫院裡了,結婚對象也毀了婚,他現在是背著債打工。
衛靖澤聽了很唏噓,果然是人生無常。
於是衛靖澤把自己這邊的事兒說了,待遇還沒確定,不過包吃包住是能夠保證的,待遇的事兒,衛靖澤也不能一口價,還要跟江延宗商量一下。
楊天健一聽,覺得還挺滿意,決定幹完手上這個活兒,就來衛靖澤這邊看看。
能夠見到老戰友,衛靖澤也挺高興,想想他的遭遇,又有些同情,轉身跟江延宗商量待遇的事兒,江延宗說:“確實是挺值得同情的,不過咱們還是先看看他幹活如何吧,幹得好,當然可以提一下工資。幹得不好,那還是得走人。”
江延宗更明白市場規則,同情對方的遭遇是一方面,但是也不能成為慈善機構,幹活還是最重要的。
衛靖澤在這種事兒上全聽江延宗的,畢竟人家有的是經驗。
最後,給楊天健定了一個月三千的試用期工資,如果幹的好,就加工資,如果幹的一般般,就維持這個數目,如果完全亂來,或者不好好幹活,那就直接走人。
請好了人,衛靖澤便忙著要開始做豬圈了。
豬圈沒法做在村里,只能夠建在山裡,因為村里宅基地都是要跑手續的,而且還有要求,不能讓豬圈占了宅基地的份額,所以豬圈要建在山上。
豬圈除了要做房子,還要做一個大型的沼氣池,用來產生沼氣煮豬食,而沼液和沼渣就是最需要的肥料。
衛靖澤忙活著這個事兒的時候,突然就聽說,潘建新家那邊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