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0頁

    山裡的路不好走,有時候是沒有路,老漢倒是十分自如,衛靖澤照顧著江延宗,跟在老漢身後。

    老漢一邊走一邊給兩個人說這是什麼東西,能夠幹什麼之類的,山上的野果也有一些,比較常見的是野樹莓,也就是許多地方叫泡兒或者刺泡兒的東西,夏秋季節是孩子們的重要零食。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野花野糙之類的,品種繁多。

    江延宗一邊走一邊說:“等咱們包了山,我還要請個專家來看看,具體如何規劃,還要問問專家的意思。”

    有衛靖澤的異能,種水果肯定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如果能夠因地制宜,用科學的方法來栽種,可能對水果的口味以及產量會有很積極地作用。

    而江延宗人脈廣,能夠請到這方面的專家,當然是最好的了。

    在山裡轉了一圈,對山裡的環境有了個數,衛靖澤提議說:“咱們把那些野生樹莓都留下來,你覺得如何?還有野生的獼猴桃,他們的生長,咱們不多加干涉,甚至還可以施肥,也能夠成為果園的一部分。”

    江延宗想了想,說:“這個事情咱們可以考慮,我也有意想要種植一些這樣低矮灌木的水果,能夠充分利用林地空間,也能夠豐富果園的生態。”

    果園毋庸置疑,肯定是用無公害的方式種植,不用化肥不用農藥,全靠綠肥,害蟲方面,可以採用捕蚊燈等技術,儘可能的綠色,不影響水果的質量。

    特別是像樹莓這種十分脆弱的水果,稍微洗洗都容易壞掉,肯定不會洗的很厲害,用了農藥就容易產生殘留,從客戶的健康考慮,農藥也最好不要用。

    害蟲的問題,衛靖澤是不用擔心的,異能能夠收拾得乾乾淨淨。

    “還有一個事兒,是我一直比較擔心的,就是咱們一整座山,肥料從何而來?”

    衛靖澤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村里人也是想盡辦法漚肥,大家的肥料都不夠用,不可能從別家弄肥料來了,沼氣池中的肥料也是要用在田地里的,果園的肥料從何而來,是個問題。

    第64章 不分開

    肥料分為化肥和農家肥兩種,農家肥又分為綠肥和堆肥,再往下細分,就更多了。衛靖澤和江延宗主要想用的是農家肥,而不是化肥。

    近代中國,糧食產量猛增,讓中國終於掙扎出了溫飽線,可以輕鬆愉快的奔小康了,許多人都覺得,這是因為袁隆平發現了雜交水稻,並推廣開來。事實上,化肥有著功不可沒的地位,肥料是令各種農作物增產的重要條件。

    肥料在農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只是化肥用多了,副作用也很明顯,糧食口味受到影響不說,也會給土壤帶來不好的後果,如土壤板結等。

    不用化肥,自然就要想辦法弄農家肥,栽種綠肥是個不錯的途徑,但是見效比較慢。綠肥能夠幫助果園固定突然種的氮素,而且能夠抑制雜糙生長,可以作為一個方案,堆肥方面也不可或缺。

    農家堆肥是需要原料的,主要是糞便。堆肥的效果也主要是為了殺死肥料中的蟲卵和糙籽等,避免直接施撒到田間地里之後,反而把作物的苗給燒了。發酵過程,是十分傷植物根的。

    衛靖澤提議說:“要不,我們可以去別的村回收肥料?”

    江延宗想了想,說:“不知道成本如何,太低了農民肯定不願意賣,我們自己還要用車拉回來,也不知道夠不夠用。”

    這確實是個問題啊!

    “這個咱們可以問問爺爺和其他的人,大概每家農戶能夠產出多少肥料,多高的價格會願意出售。”

    江延宗也暫時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只能夠先點頭答應下來。

    轉眼到了元宵節,陳寒這傢伙想了個賺錢的招兒,就是把糯米做成湯圓和元宵,然後賣出去,如果在食府吃,就十多塊一碗,如果買回去,就稱重賣。

    不少人都選擇買回家,一個是煮湯圓並不難,另一個,也能夠跟家人一起吃,享受美食,多好,還價格優惠一些。

    湯圓賣得好,是因為食府的魚太貴,下手還需要猶豫一下,但湯圓還是買得起的。

    叉水村的糯米,粘性強,口味甘甜,做成的粉細膩得很,湯圓都泛著油光的樣子,白白胖胖的,看著就十分有食慾。

    衛靖澤懶得自己做,就從食府拿了一些回來煮,也是省事。

    眼看著半月之期就要到了,江延宗暫時放下果園規劃的事兒,開始忙活著收菜。

    衛靖澤也幫忙,村裡的雞鴨是收的差不多了,家家戶戶現在都買了小雞養著呢,倒是有一些人家自家做了紅薯粉、酸菜、糍粑、臘肉、臘腸、臘魚、干豆角等一系列乾貨,現在是連土雞蛋都少了。

    江延宗打了電話問要不要,只有這些乾貨了,農村現在自己也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對方想都沒想就說:“要!當然要!”

    於是衛靖澤走家串戶地給收東西,什麼罈子罐子都看看,裡面有沒有醃菜,人家願意賣的,都收回來。農民家想著反正現在也是春天了,很快地里又要長出新菜來了,這些醃菜賣掉了也能重新做,更何況衛靖澤給的價格也不錯,所以家家戶戶都出了一些東西。

    衛靖澤將收上來的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收撿好,比如裝在髒髒的塑膠袋裡的紅薯粉,拿出來,放進乾乾淨淨的竹編的筐子裡,就好看多了,沾了灰缺了口的罈子里的醃菜,改裝到透明的玻璃罈子里,看上去就漂亮多了……包裝也是很重要的。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地里的菜苔,開春後也長不了多少了,摘了這一茬,爛菜葉子拉回家餵豬餵雞,菜根之類的,碾碎了留地里做肥料了。白菜蘿蔔之類的也是如此。

    衛靖澤還從河裡撈了一些魚和蝦上來,又跟潘旺家買了好些豆腐之類的,才湊了一車的東西。

    江延宗不得不去帝都一趟,不然那些傢伙為了這些東西,都要爭得打起來。

    “這次只去幾天。”看著衛靖澤皺巴巴的臉,江延宗說。

    衛靖澤不甘心,問:“到底是幾天?”

    江延宗說:“最多三天。”

    想想自己要獨睡空床三晚,衛靖澤這心裡就覺得難受的很,只能夠點頭說:“行,反正你早點回來。”

    江延宗說:“我當然要早點回來。等我回來了,咱們兩就弄包山的事兒。”

    衛靖澤不開心的點頭,想了一會兒,才說:“下次咱們這樣,咱們把東西收上來,誰家要多少都報給你,咱們按照分量裝好,他們就各自拿各自的就行了,錢打你卡里,你也不用去帝都了。”

    為了把江延宗留下來,衛靖澤也是想盡了辦法啊!

    江延宗的心就一點一點軟掉了,說:“好啊。”

    好像,從來沒有一個人,把他看的這麼重要過。

    衛靖澤為自己想到這個辦法而開心不已,至於給錢的事兒,衛靖澤也不擔心,那些人都是有錢人,這點錢不會賴帳,說出去多難聽啊。真賴帳了,下次不給捎了就是了,人家吃著,欠款的就眼巴巴的看著吧!

    江延宗去帝都,衛靖澤還要去田地里忙活,老漢還叨叨說:“看把他們急的,等過些天,山裡的野菜多了,一起拉過去,多好。”

    春節期間就已經立了春,現在萬物都有復甦的跡象了,等下場春雨,就會蓬蓬地全長起來了,到時候,簡直是今天摘一遍,明天又是老樣子。

    江延宗去了帝都,衛靖澤就去地里忙活,忙著挖地,今年要挖的地比去年多多了,去年開了不少地出來,今年都要種上。衛靖澤拼命幹活,忙活了一天,累了,也就能自己睡著了,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精力去感慨,啊,我一個人睡好寂寞。

    在江延宗去帝都的第二天,就下了一場雨,雖然這場雨只是打濕了地面,並沒有多大,可是對於剛甦醒的萬物來說,簡直是甘霖,借著這股春的氣息,滿山滿野就開始綠了,鮮活了起來,連河邊的糙都嫩嫩的,十分可愛,跟前兩天的糙色遙看近卻無已然完全不同。

    既然河水暖起來了,糙也長出來了,衛靖澤就把牛羊趕到河邊,鴨子又能夠回到河裡,繼續過上悠閒的水面生活了。

    鴨子們對走隊形的事兒有些忘記了,也可能是因為一些鴨子被賣掉了,所以隊形就亂了,於是衛靖澤只能夠揮舞著竿子再次調整,嗯,這次學得挺快的,三十隻左右的鴨子很快就學會了走陣型了,只是數量不是很好排一個陣型,導致衛靖澤還是覺得有些不舒服。強迫症傷不起。

    於是,衛靖澤開始忙活著孵蛋的事兒了。

    正好這時候,有兩隻一歲多的母雞開始抱窩,想要孵蛋,所以衛靖澤就拿了早已準備好的幾十個受精蛋給兩隻母雞孵蛋。

    但是鴨子完全沒有要孵蛋的意思,只能夠人工孵蛋了。

    孵蛋主要是一個溫度,溫度掌握好了,就能夠比較容易地孵出來了。

    衛靖澤弄了一個木箱子,裡面墊上一些舊衣服,都是老漢的舊衣服,去年冬天衛靖澤去市里給老漢買了不少新衣服,從貼身衣服到外穿的衣服以及襪子鞋子都有,一些破破爛爛的舊的就扔掉了,還有些雖然舊了,但是看上去還好,老漢捨不得扔,衛靖澤就給堆角落裡了,老漢要找出來穿也不容易,只好穿新的。

    現在衛靖澤拿舊衣服來孵蛋,老漢也是沒什麼意見了。

    箱子底部先墊上稻糙,然後墊了幾件衣服,又墊了一層棉花,又墊了衣服,箱子四周也墊上,以利於保溫。箱子上面鑽了一個洞,方便放燈泡,這是一個浴霸用的小燈,因為瓦數低,所以不會有滾燙的感覺,經過安裝一個開關,還能夠調節一下亮度大小,控制溫度。

    箱子做好之後,就把處理好的鴨蛋放進箱子裡,蓋上蓋,打開燈,不需要多做其他的,只需要每天檢查一下溫度是否恆定,最好的溫度是保持在37.5c到38.2c之間。

    再加上衛靖澤的異能,想要把小鴨子孵出來也不難。

    作為第一批,衛靖澤孵了十個蛋,第一次嘗試,當然要小心一些,等以後有了經驗,不僅可以孵鴨蛋,雞蛋和鵝蛋也不在話下了。

    衛靖澤剛忙活著弄好孵鴨蛋的事兒,江延宗便回來了。

    聽到車的聲音,衛靖澤便眼前一亮,立馬跑出來,果然是江延宗的車。

    江延宗將車停穩了,下了車來,衛靖澤便忍不住迎了上去,問:“怎麼樣?累不累?餓不餓?”

    江延宗把小行李箱交給衛靖澤,說:“還好啦,並不怎麼累。”

    兩個人進了屋子,轉身就抱在一起了,然後熟門熟路的親到了一起,這樣才感覺安心多啦。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