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768頁

  

    托盤之中的捲軸,大約有十幾個,考核是十二點結束的,如今大約是一點左右,劉辯估計著韋孝寬等三人一個小時的時間,大約能查閱兩百左右的考卷。

    而能被三人看上眼的,其才能擔任一郡太守,或者一州佐官是不成問題的。兩百人中,能出十幾個這樣的人才,此次科舉也算是收穫不錯了。

    劉辯拿起一個考卷看了起來。

    考卷上洋洋灑灑大約幾千字,劉辯沒急,耐心的查看起來。

    其內容倒是寫的極為豐富,包含了民生,農桑,律法,經濟等各個方面,對於三州的形式,以及治理也羅列也數條策略,說的有理有據,讓劉辯看的連連點頭。

    劉辯看完內容,在去看最後文章的署名,只見其上寫了幾個字,武陵人潘濬。

    劉辯對著杜如晦問道:“如晦,怎麼此次科舉,除了徐,豫,兗三州,也有其他州郡的人才參與嗎?”

    杜如晦連忙吐出嘴裡的食物,拱手回答道:“有,但不多,他們大多是來自荊州,青州的人才,年紀尚輕,應該是沒有趕上朝廷的科舉,所以參加了彭城的科舉!”

    劉辯點了點頭,說道:“哦,這個潘濬,應該是荊州從事蔣宛的表弟吧!”

    杜如晦驚訝道:“陛下知道此人?不過他就是蔣宛的表弟。”

    “嗯,你繼續吃吧!”劉辯點了點頭,沒在回話。

    其實劉辯沒聽說過潘濬,之所以知道,乃是因為後世的記憶,潘濬在三國演義里毫無名氣,其實是一位大才。

    歷史上劉備入川,留下關羽鎮守荊州,掌荊州事務,當時的潘濬乃是荊州從事。而刺史的職位是由劉備掛著的,也就是說,劉備入川以後,荊州是由潘濬掌政,關羽掌兵。

    後來呂蒙突襲荊州,關羽被殺,而潘濬自然落入江東手中,一開始潘濬不遠投降東吳,後來是孫權親自出馬,才折服了潘濬。

    而潘濬事東吳以後,才能也慢慢的顯露出來,剛開始還是負責鎮守荊州,管理荊州事務,期間還重創了荊州境內的五溪蠻,後來入京為官,擔任太常九卿之職。

    而潘濬為人剛正不阿,一心為國,屢次勸諫孫權,朝中的權臣都畏懼潘濬,當時在東吳,他與陸遜,顧雍等人齊名,孫權一度還想讓他擔任丞相,可以說才能不下於陸遜,顧雍等人。

    如果這個時代,沒有匯聚了各大時空的頂尖人才,在劉辯看來,潘濬擔任個一州的刺史,是沒有絲毫問題的。其實三國後期的人才,其實也非常厲害,並不遜色於前期。

    只是三國前期天下大亂,諸侯割據,人才能有更多的機會顯露其才能,所以留下的事跡更多罷了。到了三國建立,天下安定,那些後期人才都在治理地方,若是像前期一樣天下大亂,他們也能像荀彧,荀攸這些王佐,謀主一樣功成名就。

    收穫了潘濬這個大才,可謂是個開門紅,劉辯心情不錯,放下潘濬的考卷,又拿起一卷看了起來。

    這一次,劉辯直接看向最後的考生名字,這一看,劉辯不由得笑了:“朕的大舅哥也來了!”

    第1148章 諸葛狗

    卻道劉辯為何發笑,卻是因為考卷最後落款人的名字乃是陳郡人謝攸。

    謝攸劉辯沒有見過,但是卻聽過,因為他是謝道韞的兄長。

    由於當年劉辯隱瞞身份與謝道韞私定終身,讓謝道韞的父親謝奕不喜,因此當趙匡胤和劉辯同時上門,請謝安出山時,謝奕便賭氣投靠了趙匡胤。

    不過謝家家大業大,單單謝奕便有十幾個子女,謝奕的這些子女大多連同謝安,都舉族遷到了南陽武當縣落戶,比如謝玄,謝淵等人,算是投靠了劉辯。

    但謝奕也有幾個兒子孝順,留了下來,在趙匡胤身邊效力。

    可是當初趙匡胤想要的只是謝安,謝安走了,趙匡胤對謝家剩下的人便不怎麼上心。謝奕乃是火爆脾氣,感受到趙匡胤的輕慢,謝奕一怒之下,又帶著幾個兒子回了老家,不仕趙匡胤。可劉辯那邊已經得罪了,謝奕是個愛面子的,卻不肯在拉下面子去投靠劉辯了。

    想不到此次科舉,謝奕居然讓自己的兒子,也來參加了。

    劉辯又看了看謝攸考卷中的內容,寫的也還算全面,條理分明,也為治理三州提了不少良策,如果滿分是一百的話,潘濬的答卷可以給九十五分,那謝攸的答卷差不多可以可給九十二分上下。

    謝家的人才著實不少,哪怕留在謝奕身邊的那些謝家後輩沒有謝安的教導,也能夠如此出類拔萃。劉辯不由得有些期盼,希望他的子孫們,也能像謝家一樣,人才猶如芝蘭玉樹一般,如此漢祚也能延續的更長一些。

    劉辯放下了手中的考卷,又對著杜如晦問道:“陳郡謝家,有多少人前來參加科舉?”

    杜如晦拱手說道:“陛下,除了謝國舅的親子三人之外,還有十數名謝家旁支,共計不下二十人,這些人的才能都算不錯。由於他們是一起報名參加科舉的,正好一個謝家子弟的考卷被我看中,所以這些考卷之中,多數是謝家考生的答卷。”

    “哦?”劉辯聞言緩緩打開剩下的考卷,翻來一看,果然大多是謝家學習的答卷。如此一來,只剩下幾卷,是旁人所答,劉辯一一翻來,見不是什麼名氣出眾的大才,考卷也毫無新穎之處,不由得有些失望。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76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托盤之中的捲軸,大約有十幾個,考核是十二點結束的,如今大約是一點左右,劉辯估計著韋孝寬等三人一個小時的時間,大約能查閱兩百左右的考卷。

    而能被三人看上眼的,其才能擔任一郡太守,或者一州佐官是不成問題的。兩百人中,能出十幾個這樣的人才,此次科舉也算是收穫不錯了。

    劉辯拿起一個考卷看了起來。

    考卷上洋洋灑灑大約幾千字,劉辯沒急,耐心的查看起來。

    其內容倒是寫的極為豐富,包含了民生,農桑,律法,經濟等各個方面,對於三州的形式,以及治理也羅列也數條策略,說的有理有據,讓劉辯看的連連點頭。

    劉辯看完內容,在去看最後文章的署名,只見其上寫了幾個字,武陵人潘濬。

    劉辯對著杜如晦問道:“如晦,怎麼此次科舉,除了徐,豫,兗三州,也有其他州郡的人才參與嗎?”

    杜如晦連忙吐出嘴裡的食物,拱手回答道:“有,但不多,他們大多是來自荊州,青州的人才,年紀尚輕,應該是沒有趕上朝廷的科舉,所以參加了彭城的科舉!”

    劉辯點了點頭,說道:“哦,這個潘濬,應該是荊州從事蔣宛的表弟吧!”

    杜如晦驚訝道:“陛下知道此人?不過他就是蔣宛的表弟。”

    “嗯,你繼續吃吧!”劉辯點了點頭,沒在回話。

    其實劉辯沒聽說過潘濬,之所以知道,乃是因為後世的記憶,潘濬在三國演義里毫無名氣,其實是一位大才。

    歷史上劉備入川,留下關羽鎮守荊州,掌荊州事務,當時的潘濬乃是荊州從事。而刺史的職位是由劉備掛著的,也就是說,劉備入川以後,荊州是由潘濬掌政,關羽掌兵。

    後來呂蒙突襲荊州,關羽被殺,而潘濬自然落入江東手中,一開始潘濬不遠投降東吳,後來是孫權親自出馬,才折服了潘濬。

    而潘濬事東吳以後,才能也慢慢的顯露出來,剛開始還是負責鎮守荊州,管理荊州事務,期間還重創了荊州境內的五溪蠻,後來入京為官,擔任太常九卿之職。

    而潘濬為人剛正不阿,一心為國,屢次勸諫孫權,朝中的權臣都畏懼潘濬,當時在東吳,他與陸遜,顧雍等人齊名,孫權一度還想讓他擔任丞相,可以說才能不下於陸遜,顧雍等人。

    如果這個時代,沒有匯聚了各大時空的頂尖人才,在劉辯看來,潘濬擔任個一州的刺史,是沒有絲毫問題的。其實三國後期的人才,其實也非常厲害,並不遜色於前期。

    只是三國前期天下大亂,諸侯割據,人才能有更多的機會顯露其才能,所以留下的事跡更多罷了。到了三國建立,天下安定,那些後期人才都在治理地方,若是像前期一樣天下大亂,他們也能像荀彧,荀攸這些王佐,謀主一樣功成名就。

    收穫了潘濬這個大才,可謂是個開門紅,劉辯心情不錯,放下潘濬的考卷,又拿起一卷看了起來。

    這一次,劉辯直接看向最後的考生名字,這一看,劉辯不由得笑了:“朕的大舅哥也來了!”

    第1148章 諸葛狗

    卻道劉辯為何發笑,卻是因為考卷最後落款人的名字乃是陳郡人謝攸。

    謝攸劉辯沒有見過,但是卻聽過,因為他是謝道韞的兄長。

    由於當年劉辯隱瞞身份與謝道韞私定終身,讓謝道韞的父親謝奕不喜,因此當趙匡胤和劉辯同時上門,請謝安出山時,謝奕便賭氣投靠了趙匡胤。

    不過謝家家大業大,單單謝奕便有十幾個子女,謝奕的這些子女大多連同謝安,都舉族遷到了南陽武當縣落戶,比如謝玄,謝淵等人,算是投靠了劉辯。

    但謝奕也有幾個兒子孝順,留了下來,在趙匡胤身邊效力。

    可是當初趙匡胤想要的只是謝安,謝安走了,趙匡胤對謝家剩下的人便不怎麼上心。謝奕乃是火爆脾氣,感受到趙匡胤的輕慢,謝奕一怒之下,又帶著幾個兒子回了老家,不仕趙匡胤。可劉辯那邊已經得罪了,謝奕是個愛面子的,卻不肯在拉下面子去投靠劉辯了。

    想不到此次科舉,謝奕居然讓自己的兒子,也來參加了。

    劉辯又看了看謝攸考卷中的內容,寫的也還算全面,條理分明,也為治理三州提了不少良策,如果滿分是一百的話,潘濬的答卷可以給九十五分,那謝攸的答卷差不多可以可給九十二分上下。

    謝家的人才著實不少,哪怕留在謝奕身邊的那些謝家後輩沒有謝安的教導,也能夠如此出類拔萃。劉辯不由得有些期盼,希望他的子孫們,也能像謝家一樣,人才猶如芝蘭玉樹一般,如此漢祚也能延續的更長一些。

    劉辯放下了手中的考卷,又對著杜如晦問道:“陳郡謝家,有多少人前來參加科舉?”

    杜如晦拱手說道:“陛下,除了謝國舅的親子三人之外,還有十數名謝家旁支,共計不下二十人,這些人的才能都算不錯。由於他們是一起報名參加科舉的,正好一個謝家子弟的考卷被我看中,所以這些考卷之中,多數是謝家考生的答卷。”

    “哦?”劉辯聞言緩緩打開剩下的考卷,翻來一看,果然大多是謝家學習的答卷。如此一來,只剩下幾卷,是旁人所答,劉辯一一翻來,見不是什麼名氣出眾的大才,考卷也毫無新穎之處,不由得有些失望。

', intro:'', //章節vip標識 vipStatus : 0, //上一章id prevId :'9b3a8a797b8ee', //下一章id nextId :'7c40f8b11abf3' }; book.chapterUrl = '/book/43846/chapterId.html'; book.url = '/novel/43846.html' user.Info = { "id":0, "recommend":0 };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