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64頁

    而藍玉則率領著殘兵敗將逃回了鄼縣駐紮。

    幾日前藍玉收復這些將校,是建立在打敗漢軍的前提下的,如今袁軍大敗,莫說建功立業,侯君集若是追究起來,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鄼縣之中是爭吵不休,這些將校也都不買藍玉的帳了。

    常遇春的兵馬當晚便拿下了順陽,而在鄼縣之中,當晚藍玉是好說歹說才熄滅一眾將校的怒火。藍玉的房間當中,藍玉大怒道:“可恨的傅友德,我本以為他才能出眾,不想計策卻瞬間被常遇春識破了。”

    其實並非是傅友德計策不管用,而是傅友德與藍玉一起在南鄉城下斗將之時,傅友德發現常遇春並非是莽夫,還有甘寧,傅友德對甘寧也有些了解,乃是水上猛將,在益州一帶很有名氣。

    而藍玉為人驕傲,向來眼高於頂,對於甘寧是不太了解的。當時傅友德與藍玉在江心的船隻上,藍玉向傅友德問計之時,傅友德便說出這個計策。

    在他看來,只要常遇春稍微謹慎一點,而漢軍之中有甘寧與八百錦帆。藍玉率兵襲擊絕對會無功而返,只是沒想到常遇春不僅僅謹慎,並且通過斥候的探報與錦衣衛得來的消息,基本上斷定了袁軍會襲擊並且做出了準備,還取得了大勝。

    “如今我軍戰敗,現在是穩住了他們,但一旦侯君集過來,他們就會轉而投靠了侯君集,我的事情他們一定會告訴侯君集的。到時候侯君集絕對不會放過我,如今我早早做準備了。”藍玉臉色陰沉道。

    “袁術手底下是待不成了,漢軍那邊更是不能去,如今恐怕只有南下投靠劉表了!”

    藍玉決定下來,當即收拾了些金銀細軟,提槍牽馬向外而去。剛出府門沒幾步,迎面便走來一彪兵馬,為首一人大喝道:“藍玉你這小人,居然想逃,你逃了,讓我們如何是好?”

    “我不逃,被你們拿住推卸責任,讓侯君集殺了麼?”藍玉冷哼一聲,翻身上馬,提槍殺了過去。

    那袁將被藍玉道破心思,也是大怒,喝令士卒捉拿藍玉。

    “殺!”藍玉縱馬提槍殺了過去,這些袁軍那裡是藍玉這個大明猛將的對手,幾下便被藍玉殺散,藍玉縱馬來到城下,開了城門便一路南下,準備前往樊城,投奔劉表。

    而樊城這邊,也是不太平,與樊城隔江相對的襄陽,劉表已經派遣黃祖,文聘為將攻打樊城了。不過兵馬糧草還在準備當中,當天,文聘與黃祖說道:“黃將軍,此次咱們的任務可謂無比艱難,成功則罷,敗必定得罪天子。而如今天子兵馬與袁軍作戰,對於我江南沒有防備,咱們再此籌備糧草,耽誤時間不少,我認為應當先行奪取樊城,封鎖咱們出兵的消息,免得漢軍得到消息,對咱們提前防備!”

    第449章 雙騎下樊城

    文聘與黃祖商量著,三萬大軍整軍備戰,籌備糧草時日太多,若是時間耽擱長了,必被漢軍察覺,得知荊州的意圖。漢軍也會提前防備,到那個時候,想要讓漢軍折戟南陽,無疑會難上加難。

    所以文聘建議先由他率領少量精銳渡江拿下樊城,封鎖江南出兵的消息。到時候,三萬大軍秘密來到樊城,而北面漢軍不知道這個消息,只要乘著漢軍與袁軍征戰的重要關頭出兵渡江而上,乘機拿下南鄉,到時候對於戰事的發展,便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黃祖聞言大喜道:“此計甚好,就算不能全面封鎖消息,也能延緩漢軍得知我荊州出兵的時間,如此漢軍應對的準備時間便會大大的減少,我軍擊退漢軍便大有可能,仲業,明日便由你領軍三千渡江奪取樊城,拿下樊城之後,便封鎖我軍出兵南陽的消息。”

    “諾,我必不會讓我軍出兵的消息泄露出去!”文聘拱手領命道。

    荊州乃是天下大郡,這幾年在劉表的治理下相對安定,袁術禍害南陽汝南,也有一部分百姓逃入江南避難。如今的荊州可謂兵強馬壯,麾下兵馬十萬有餘,水軍四萬,步兵六萬,騎兵也有數千。若是兵馬發生了損耗,也能如袁紹一般,很快補充起來,劉表雖然沒有參與大戰,但卻不聲不響的發展了,如今也可以稱得上是財大氣粗了。

    當然這是演義的世界,許多東西相對歷史發生了一些變化。演義當中曹操拿下荊州之後,詢問蔡冒荊州的兵馬錢糧幾何,蔡冒答曰:“馬軍五萬,步軍十五萬,水軍八萬,共計二十八萬,錢糧大多屯於江陵,其他各處,亦可供給一年。”

    當然演義乃是古人根據歷史虛構,劉辯所在的世界與三國演義相同,又不太同。在劉辯看來,荊州雖然富庶,但那蔡冒所說的五萬馬軍,是怎麼也不可能拿出來的。比如如今的荊州,實力也接近真實情況,若是以荊地內州也能拿出五萬馬軍,劉辯便是有系統在手,也玩不轉三國了。

    雖然三萬兵馬需要時間來準備,但三千卻不需要準備,供三千兵馬渡船的船隻,文聘通知下去,第二天一早,便可以出征了。

    第二天清早,天色還是灰濛濛的一片,江對面的樊城境內,樊城江邊,劉裕盤坐垂釣,他身邊正好經過兩個從江南渡河過來的百姓,口裡議論著:“嚯,南岸剛才咱們見著的兵馬還真是駭人啊,一個個穿著戰甲,拿著兵器,往那一站,我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6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