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15頁

    “哦?”劉辯腳步一頓,嘴角一鉤道:“朕知道了,這不關你們的事!”

    嘔吐,吃不下東西,昏昏欲睡,這些症狀,劉辯一聽便懂了,唐婉分明是有了身孕啊!

    “這症狀,應該受孕一個多月了!太好了,朕要做父親了啊!”劉辯滿臉喜色,加快步伐走向寢宮。

    來到寢宮,宮門處已經站了十餘個侍女等待,宮內,何太后坐在唐婉床榻邊上,見劉辯進來,何太后起身對著劉辯道:“皇兒,恭喜你啦,你要做父親了!我大漢有後了!”

    劉辯也滿臉喜色,走到床榻前問道:“婉兒果然有了身孕?”

    “母后,太醫還沒來診治呢,若是讓陛下空歡喜一場,那豈不是……”躺在床上的唐婉探出頭來弱弱道。

    “母后是過來人,你這樣子多半是有喜了!”顯然何太后先前也詢問了唐婉經期,不然也不會如此肯定了。

    劉辯走到床榻邊唐婉弱弱扶起床,便要起身行禮,劉辯把唐婉按回塌上笑道:“皇后有了身孕,好好躺著,不要行禮!”  

    “怎麼陛下也這麼說,要是……”唐婉嬌羞道。

    “你這樣一定是有了朕的骨肉,神醫馬上便來了,一看便知!若是有了孩子,不吃東西可不成,吩咐廚房,準備些適合皇后吃的飯菜!”劉辯對著一邊的侍從吩咐道。

    侍女連忙跑去廚房,不必要劉辯細說,這些侍女也是機靈人,既然是懷孕,千百年來這些宮廷廚師,自有那一套能讓孕婦提起食慾的食譜。

    不過一會,李時珍華佗張仲景三人聯袂而來。

    張仲景四十來歲,一聲白衣,儉樸清瘦,與李時珍,華佗二人大的打敗一般無二。這三位神醫,長得都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別說治病,這模樣便先讓人定了心。

    三人的醫術,在全史都算頂尖人物了,華佗,張仲景在前,更是功德無量,可謂中華中醫的先驅。只可惜後來,中醫逐漸失傳,便是華佗,張仲景二人的著作《青囊經》,《傷寒雜病論》也沒有傳下來。

    如今劉辯有幸來到這個時代,一定要將這些珍貴的技藝傳承下去,並且發揚光大。

    至於張仲景的四維,武力,統帥,智力這些都是平常人水準,但政治也有將近八十,做過一方太守,還算不錯,而最厲害的醫術屬性,則達到最強的100點,比之李時珍更強一分,與之華佗不相伯仲。  

    “草民等見過陛下!太后,皇后”華佗三人走進殿來,向這劉辯等人行禮。

    “三位先生不必多禮,快來看看皇后是怎麼了!”劉辯雙手虛扶,讓三人看看唐婉的病情。

    三人對視一萬,李時珍拱手道:“仲景先生最擅長婦科,我等不敢班門弄斧,便讓他診治吧!”

    “那便快請吧!”劉辯伸手請張仲景為唐婉診治,見劉辯如此心急,張仲景也不謙虛,快步向前為唐婉診治起來。

    望聞問切,把脈一番,片刻後張仲景起身對著劉辯笑道:“恭喜陛下,皇后娘娘這是喜脈!”

    劉辯聽了驚喜道:“果真是喜脈無疑?”

    華佗,李時珍二人先前也聽了張仲景的詢問,在一邊也觀察了唐婉的氣色,已經不用把脈,也能看出唐婉這是懷孕了。二人也點頭道:“仲景兄診治的沒錯,的確是喜脈!”

    “真是太好了!多謝三位神醫了,只是皇后她還要麻煩三位多多照看了!”劉辯對著三人道。  

    有了身孕,自然要調養身體,這件事,李時珍最為擅長,李時珍便點頭道:“草民每隔七天,便來為皇后診治,並且開出藥膳,為皇后調養身子。”

    似唐婉這種宦官出身,養尊處優的女子,懷孕了,其實身體比之民間女子要嬌弱得多。李時珍也不敢大意,故而提出每七天為唐婉診治一番。

    劉辯點頭笑道:“如此再好不過了!”

    李時珍為唐婉開出藥方,三人一同離開皇宮,何太后也離開了。懷孕初期的女子容易犯困,唐婉勉強吃下一些食物便睡下,劉辯便出了寢宮。

    剛出寢宮,門口何太后的侍女喊住劉辯道:“陛下,太后讓您過去!”

    劉辯眉頭一挑,便知道何太后的用意的,擺了擺手道:“前面帶路!”

    來到何太后寢宮,劉辯行了禮,二人坐下,何太后開門見山道:“皇兒,如今婉兒有了身孕,你可不能和她行房了。這段時間沒人服侍你,你是不是應該遵守諾言,納些妃子了?”

    劉辯笑道:“母親為我尋了哪些女子?”  

    “都是宦官世家的女子,賢良淑德!對了還有你喜歡的蔡琰,蔡昭姬!”何太后回答道。

    “琰兒乃是蔡公唯一的女兒,地位顯赫,不能與其他女子一統娶進宮來!母親便選個吉日,今年先納了昭姬,來年在娶其他人吧!對了具體是那些人,還請母后給我羅列出來,有些世家女子,我還要斟酌一番!”劉辯思忖片刻道。

    何太后也是有些心機的,劉辯的意思,他也明白,蔡琰為三公之女,身份顯赫,自然要單獨娶進宮來。而其他女子,劉辯是想先了解底細身份,免得世家,外戚亂政。

    “母后明白,皇兒安心處理國事,納妃的事,母后為你操勞!”何太后點了點頭道。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1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