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134頁

    而此刻的漢軍營寨之,也因為拖雷木華黎的釜底抽薪之計,搞得動盪不堪。曹操常遇春二人坐在營帳方的位置,兩邊將士恭立。

    而間西域諸國數十個首領國主,卻是站在一起向曹操請求道:“曹都督,那拖雷派兵擄掠我國百姓,還請都督即刻發兵救援啊!”

    眾首領情急不已,一時間營帳之內嘈雜不堪。

    常遇春聽得火冒三丈,怒喝道:“夠了!給我肅靜!”

    眾人這才喧譁,曹操起身說道:“諸位首領,我知道你們心急國內百姓。但我軍糧草不足,前去攻打蒙古,只會兵敗。並且蒙古人手有爾等國內百姓十餘萬,一但他拿你們百姓的性命相威脅,你讓本將戰是不戰?”

    曹操這一問可把眾人給問倒了,若是要救百姓,非得向蒙古人妥協不可。

    曹操沉聲說道:“爾等不必著急,本將與常都督商量一番,決定先讓你們返回國內,保護國百姓。蒙古人此舉是打算分化咱們,只要你們返回國內,他的目的便達成,當會放了你們的百姓了!”

    “可我們走了,都督便只有五萬兵馬如何對付蒙古……”  

    “是啊,我們不能走啊,都督若是敗了,蒙古人便會重掌西域,他不會放過我們的!”

    曹操壓了壓手掌,示意眾人安靜:“你們不必擔心,爾等算回國,本都督也有五萬兵馬,兵力尚在蒙古人之。短時間算不能勝,也絕不會敗。

    你們若是不走,蒙古人便會以你們的百姓作為威脅,本將便會左右為難。所以你們離開,本將才能放開手腳!”

    眾首領一聽,這才同意離開,領了糧草,西域諸國兵馬也陸陸續續離開,返回各國。

    “可恨,蒙古人居然如此下作!拿無辜百姓做威脅!”眾人走後,常遇春一拍桌案說道。

    曹操安慰道:“常兄不必動怒,蒙古人越是殘暴,西域諸國的百姓之心,才會越向我大漢靠攏!”

    “嗯!”常遇春點了點頭道:“本將也是氣不過蒙古人的作為,不過他此舉雖然看似削弱了我軍的實力,其實是幫了我軍。一來西域諸國兵馬離開,我軍糧草便不會出現不足的憂患!二人,蒙古人徹底失去了人心,我軍主動放他們回國,則得了人心!”  

    帳下馬超胡疑道:“雖然我軍放西域諸國兵馬離開,但蒙古人真的會放那些百姓離開嗎?”

    曹操點了點頭道:“當然會,蒙古人若殺,則徹底與西域諸國為敵,那些國家的兵馬,則即刻會返回,與蒙古人為敵。若留,蒙古人還得供應糧草,這可划不來!”

    一聽曹操的分析,眾將鬆了口氣。常遇春沉聲道:“孟德兄,話說這十日之期將近,如今已經是第七天,不知這王玄策是否能夠趕到?”

    “十天,這是馬不停蹄,日夜不停的情況下,本將也沒有把握敢說王玄策十天之內便能回來!”曹操憂慮道。

    眾人正議論間,忽有士卒前來稟報:“啟稟兩位都督,王先生回來了!”

    “什麼?王玄策回來了,這麼快?快請他進來!”曹操大喜道。

    不過多時,王玄策走進大帳,身後跟著一眾安敬遠留下的心腹,曹操終於鬆了口氣,大步迎了去:“哎呀呀,王先生,真是讓我望眼欲穿啊,你可算回來了?”

    王玄策臉閃過一絲詭異的神色:“都督這裡果然有事需要我?”  

    曹操一愣道:“先生沒有遇到我派出的斥候?”

    王玄策搖了搖頭道:“沒有啊,我剛趕到并州與陛下見面,談不過一個時辰,他便告訴我說西域有大事發生,安敬遠之弟安敬思出現,趙雲,馬超幾位將軍聯手也不敵,讓我速速返回澄清。”

    王玄策此言一出,眾人皆驚嘆不已,曹操撫須道:“陛下果然是天神庇佑,此間發生的事情,他當時便能知道!王先生,實不相瞞,安敬遠弟弟……”

    曹操將這幾日發生的事情一一告訴王玄策,王玄策聽罷驚嘆道:“想不到安敬思此人真如此厲害?幸虧陛下讓我回來,我單程返回都用了七日,若按安敬思所說的十天,等都督派出的斥候通知,我只怕還在路!”

    “萬幸先生趕了回來!”曹操請王玄策坐:“如今先生既然帶著安敬遠的親衛回來,當能澄清安敬遠死因,不知是我等主動出擊,還是等候安敬遠前來呢?”

    王玄策沉吟道:“眼下蒙古人擄掠西域百姓尚未放回,我等主動出擊,算安敬思幫助咱們,只怕也掣肘頗多。不如在等幾日,十日之期一到,安敬思肯定會來!是不知安敬遠是單騎前來,還是帶蒙古大軍前來!若是帶兵,咱們應當早做準備!”  

    曹操點了點頭,與常遇春商量起來,若是李存孝帶蒙古大軍前來,又該如何應對。

    十日之期一晃而逝,這一日清晨,李存孝孤身一人來到蒙古軍,李存孝決定說服拖雷前往伊吾,若漢軍可以自證清白則對蒙古人大開殺戒,若漢軍不能自證清白,則對漢軍大開殺戒,讓蒙古人與漢軍自相殘殺。

    而史敬思父子,李存孝將他們留在交河城,保護百姓。

    李存孝的來訪,讓拖雷驚喜不已,將李存孝迎入帳,拖雷詢問道:“恩公足不出城,不知今日來訪,有何要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13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