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93頁

    內蒙古大學蒙古學院副教授蘇德畢力格在2002年第3期《內蒙古大學學報(蒙文版)》上發表題為《清朝的政策與蒙古族的衰落》的文章,認為,滿族建立並統治的清朝,對蒙古人的政策有有利的一面,同時也不能忽視不利的因素,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對蒙古族民族集團的分散治理,因俗而治和分而治之使蒙古人失去統一的居住區域;盟旗制使蒙古人的軍事體系渙散,遊牧地的分配和遊牧地的變小及遊牧經濟的衰退,都使蒙古人的軍事受到影響;定居區域的增加和遊牧地的減少使蒙古人的經濟受到影響。

    元代色目高麗通婚舉例

    高麗作為元朝藩屬國,二者之間貢賜頻繁,出於政治目的,元與高麗之間普遍存在著聯姻關係,除卻王室之間的聯姻,高麗王有時出於取悅元帝之目的,往往會獻高麗美女於其寵相。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生馬娟女士在2002年第5期《寧夏社會科學》上發表題為《元代色目高麗通婚舉例》的文章,用燕真娶金氏、不阿里娶蔡氏、回回娶高麗氏、契循娶洪氏等實例,說明蒙古人與漢人、漢人與色目人、諸色目人之間、蒙古人與高麗人、色目人與高麗人之間均可找到其互相通婚聯姻的史料記載。舉例為元代色目、高麗通婚之事,時間跨度為元初至明初。從中可發現一個明顯的特點,即所舉之例均為色目男子娶高麗女子,不見高麗男子娶色目女子,蓋因色目婦女人數太少之故。  

    元朝行省的兩個基本特徵

    ——讀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行省是元朝統治時期廣泛設立於全國的地方大行政區,在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省”的本意為宮禁,引伸為中樞機要、行政機構的名稱,因此行省起初是指臨時性的中央派出機構,取代表中央行使權力之意。它濫觴於魏晉北朝、隋朝、唐初以及金初短期出現過的“行台省”,到金朝後期再出現時,已較頻繁地使用行省的簡稱(以前通常簡稱“行台”)。元初的行省性質與金朝類似,仍屬中央派出機構,設置並不穩定。但隨著全國的統一,行省很快轉化成了固定、常設的地方大行政區,“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明朝廢宰相,中央已無稱“省”的官府。地方的行省一稱雖亦廢止,但代之而設的布政使司在習慣上仍被俗稱為行省乃至“省”。於是“省”的含義遂由宮禁、中樞轉變為地方行政機構,影響直至今日,而元朝行省正是導致這一變化的關鍵因素。就制度層面而言,元朝行省轄區廣闊,權力集中,地方軍、政、財權無所不統,與此前宋朝分割地方權力的體制明顯有異。作為草原遊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元朝能夠對空前廣袤的疆域統治近及百年,行省制度在其中所起作用是不容低估的。近期出版的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一書,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對元朝行省制度進行了更為全面、深入、細緻的考察,將元朝行省的研究推進到了新的高度。北京大學歷史系張帆副教授在2002年第1期《中國史研究》上發表題為《元朝行省的兩個基本特徵讀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的文章,評述了李治安的著作。  

    蒙古學研究之十

    更新時間:2005-7-23 10:52:00

    字數:4348

    元朝的軍事戍防體系與版圖維繫

    元朝疆土遼闊素為史家稱道,但元朝政局動盪也為史家詬病。之所以動盪,實由版圖過大、治理不善所致。由於版圖內分布眾多部族,而各族及各地區的經濟、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給有效行政帶來實際困難。元朝開國後曾附會漢法,採用中原制度,以圖糾弊更新,但仍無法克服此伏被起的民族矛盾、社會矛盾,加上過度掊克的財政政策激起不斷反抗,國勢難以穩定。基於武力開國的蒙古貴族統治者於是又將武力鎮壓作為治國重要手段,為此建立了軍事戍防體系。由於蒙古貴族的防範及史料的亡佚,元朝軍事制度至今尚不能為世人全知。但由於學者們的努力,許多具體問題逐步得到詮釋,在此基礎上,綜合各家研究,藉以概述元朝軍事戍防制度,進而探索軍事戍防對元朝治國得失的影響則成為可能。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畢奧南副編審在2002年第2期《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上發表題為《元朝的軍事戍防體系與版圖維繫》的文章,認為元朝版圖遼闊,其軍事戍防體系由中央宿衛制和地方鎮戍制組成。元朝戍防對象,對外有西北諸王、沿海日本海盜、安南、占城、緬國等反抗勢力;對內主要是鎮遏江南南宋殘餘勢力及邊疆地區各部族。所以穩定統治要通過有效的行政管理來實現。元朝面對激烈的民族矛盾、社會矛盾,雖曾嘗試以實行漢法來解決問題(即所謂文治),但統治者過於迷信武力,一味鎮壓,最終導致元朝統治崩潰。

    “薩滿”詞考

    中外學者對“薩滿”一詞的來源及詞義,歷來說法不一。一些西方學者認為,它與梵語,s‘ra-mana或巴利語samana(沙門)有關,是自古以來進入通古斯語和蒙古語的一個外來詞;另一些學者認為,它是北亞地方土生土長的地方語;大部分中國學者則認為,它是滿-通古斯語,義為“激動、不安和瘋狂的人”。中央民族大學語言文學系趙志忠教授在2002年第3期《中央民族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薩滿”詞考》的文章,從中國古代少數民族語言及歷史文獻出發,時“薩滿”一詞的詞源與詞義進行重新考釋,認為“薩滿”一詞不是外來語,而是中國古代女真語;其義不是“激動、不安和瘋狂的人”,而是“智者”。早在12世紀南宋人徐夢莘在《三朝北盟會編》中就有記載,“珊蠻者,女真語巫嫗也”。這是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對“珊蠻(薩滿)”一詞的最早記錄。歷史上的女真人是滿族的先人,滿語源於女真語,在滿語中,“薩滿”寫做saman。從滿語構詞法上看,saman一詞的詞根是sam,與saman一詞最為接近的詞有兩個:一是sambi(知道),一是sabumbi(看見),在女真語中,我們也可以找到這兩個詞。在女真語中“看見”與“知道”是同一個詞,其動詞原型是sabie。在滿語中“看見sabumbi”和“知道sambi”是兩個詞,但從構詞上看sabumbi一詞是從sambi一詞變來的,是sambi的使動形式。由於長期使用而逐漸地形成了一個獨立的詞“看見sabumbi”。從詞義上看,“知道”與“看見”這兩個詞的含義也有相通之處。在滿語和女真語中還有一個詞“視、看,觀”(滿語tuwambi和女真語turgara)與“看見”(滿語sabumbi和女真語sabie)相對,因為只有“看見”才會“知道”,視而不“見”就不會“知道”。所以說,滿語sambi與女真語sabie是同一個詞。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saman一詞來源於女真語,並且經過了從詞根sam-sambi-saman-samasambi的繁衍過程。這個繁衍過程說明,“薩滿”一詞是地道的中國特產,是中國古代民族女真人的創造,後來傳到世界各地的語言中。“薩滿”一詞的含義。《三朝北盟會編》記法:“兀室(烏舍)奸猾(通變)而有才,自製女真法律、文字,成其一國。國人號為珊蠻。珊蠻者,女真語巫嫗也,以其變通如神。粘罕以下皆莫能及。” 從完整的引文來看,兀室指的是完顏希尹。他是金代著名的將領和學者,曾創製了女真文,史稱“女真大字”。《大金國志》說他“深密多智”,“嘗以智得免”於禍。粘罕,即完顏宗翰。他是金代大將,英勇善戰,曾與完顏希尹一起俘過宋徽宗、欽宗二帝。因此,才將他與完顏希尹相提並淪,並認為“粘罕以下皆莫能及”。這段引文說明:“薩滿”一詞的原始稱謂指的是女薩滿(巫嫗),通稱男女薩滿是後來的事。這就好像“巫”一詞本義為“女巫”一樣。完顏希尹就是薩滿。因為他“通變而有才”。“深密多智”並“變通如神”真正的“智者”。 所以說,薩滿的詞義絕不是“激動、不安和瘋狂”之人。“薩滿”一詞的含義就是“智者”。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9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