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56頁

    這是典型的不講理,謝混不由眉頭微皺,不悅道:“凡事都要講個理字,琅琊王既然不欲庭議,請拿出切實有效的理由,不要以從無先例做為推託,要說先例,九品中正制創於魏,成於我朝,自三代至漢,亦是從無先例,莫非就該否定?”

    “這…”司馬德文顯得有些惱怒,強行分辨道:“他一個區區庶人有何資格使朝庭專門為他庭議?”

    席中諸人均是暗暗搖了搖頭,作為琅琊王,你不講理在私底下倒也罷了,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豈不是給司馬氏抹黑?何況謝混還是你的姊夫呢,又是你將來的外舅,這可是親上加親啊,天底下哪有人如此不顧及姻親之情?

    權貴們有這種想法也很正常,除了王謝,並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其中的內幕,因著謝文麗而來的爭風呷醋,王謝固然不會向外宣場,司馬德文也沒臉逢人就說啊!

    一時之間,殿內噓聲不斷。

    “哼!”被任為尚書右僕射的王愉接過來冷哼一聲:“老夫從未聽說衛嶼還有個失散多年的親弟,諸位,你們可有耳聞?若是真有,這數十年來他為何不聲不響?依老夫看,定是受了衛風大筆財貨賄賂而偽造的身世,臣請陛下立刻下詔,將河東衛氏剝去士籍,並著宮中宿衛揖拿衛嶼,交有司定罪論處,十餘前年,朝庭嚴懲王源與庶族滿氏聯姻,既維護了綱紀,又給士庶通婚立下了鴻溝,想不到啊,十餘年後竟玩出了新花樣,有人把心思打到了偽造牒譜方面,若不從嚴懲處,偽造士籍之風必將蔓延,我朝根基亦會動搖,社稷危矣!”

    ‘好!’司馬德文暗道一聲好,這正是他想表達的意思,卻苦於沒法組織語言,因此只能擺出一副不講理的面目,既然說理說的通,誰還會不講理呢?

    司馬德文頓覺身心舒暢,念頭無比通達!

    王凝之、褚爽及謝混也是暗道了一聲好,王愉雖然辭鋒銳利,但衛風入士已經在事實上進入了庭議程序,可以說,隨著王愉的分辯,司馬德文不予庭議的主張被徹底擱淺,接下來,就是考量嘴皮子功夫了。

    又是陸仲元,不急不忙道:“九品中正制創立之初,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但自武皇帝太康之後,充當中正者必須是二品,二品又有參預中正推舉之權,而獲得二品者幾乎全來自於門閥世族,故於中正品第過程中,才德標準被逐漸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及至南渡,在中正的評議中,所重視的只是遠祖名位,而辨別血統和姓族只須查譜牒。

    老夫已仔細看過,衛氏譜牒並無異常,至於右僕射提到的衛嶼從不語及親弟衛景,這得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是幼年失散,人海茫茫如何尋找?因此,寥無音訊不足為奇,而衛氏痛失親人,定然心中悲痛,試問,誰又會把悲痛往事整日掛在嘴上?

    另一方面,衛氏自衛叔寶南渡以來從未獲得一官半職,已是漸漸地淡出了士人的視線,就拿老夫來說,若不是衛嶼求見,根本想不起世上還有河東衛氏一族,想必諸位亦是如此,無人關注之下,如何能一口否定衛嶼從未提過曾有個親弟於幼年走失?

    衛氏當年有大功於社稷,因南渡後時運不濟竟淪落至此,老夫想想也是心裡有愧啊,不聞不問已不應該,橫加污衊指責豈不令人心寒?衛氏門風高潔,若說為了區區財貨偽造牒譜,老夫第一個不信,衛將軍向衛嶼獻上財貨,這是子侄對伯父的孝心,是人之常情,若是不管不顧才不合理,老夫定要參他個不孝之罪!右僕射你說可是?”

    第三一七章衛風上殿

    ps:謝謝阿貝兒的打賞~~~~~~~

    陸仲元的辯解有理有度又有情,王愉頓時啞了火,其實,在坐的公卿權貴中有相當一部分與衛風入士毫無關係,這部分人原先是抱著看好戲的心態,就當作在沉悶的朝會中尋個樂子,可這時,也紛紛對河東衛氏起了同情,若論南渡士人之慘,未有哪戶能超過河東衛氏!

    河東衛氏先被賈后報復遭受重創,元氣還未恢復,又被迫南渡,就此沉淪一蹶不振,如果河氏衛氏是小門小戶倒也罷了,可偏偏是門第第二品的高門甲族,箇中的酸楚令人感慨不已,一時之間,殿內唏噓聲大作,更有人把不滿的目光投向了王愉,仿佛只要這個人再敢揪著衛氏的譜牒不放,將會立刻群起而攻之似的。

    同樣出身於琅琊王氏的尚書令王珣捋了捋斑白的鬍鬚,嘆道:“衛氏於我朝功勳卓著,先祖衛瓘更是因著忠直,曾向武皇帝隱諫另立太子以致被賈后記恨,最終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每每想起,都令人嘆息啊,如果當初武皇帝能正視衛瓘的提議,恐怕我等還在洛陽啊,哎~~算了,不說了,多說徒自傷悲,故老夫以為,衛氏的譜牒無論是否偽造都無須追究,多給他一個士人名額,可以當作朝庭對衛氏的一份心意,但此事可一而不可再,僅為特例,諸位以為如何?”

    席中已經有人開始點頭稱善,謝混趁熱打鐵道:“衛將軍的文采亦是舉世無雙。其獨創明志詩與我朝流行的玄言山水詩炯然有異,以詩言志,寓意刻深,感人肺腑,發自內心,即便以公義都自愧不如,足以當得起一派開山鼻祖,如此人物,又已確證為河東衛氏子弟,恢復士籍理所當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5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