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頁
馮英早猜到了衛風召他定是為了這事,而且衛風表面上是在了解安平士庶的看法,可實際上,想了解的是他本人的意見,這其實也是一種試探。
馮英不敢殆慢,沉吟道:“李家山城不納稅、不服役,且身為庶人蔭丁口十餘萬,於情於法不容,使君若有心整治,安平士庶自是歡欣雀躍,何況此舉也利於地方郡縣,可是,塢堡蔭丁的初衷是為了抵禦俚人侵襲,倘若使君撥掉了塢堡,又如何應對俚人?被塢堡蔭澤的數十萬百姓又該如何?”
衛風丟了個讚賞的目光過去,正色道:“馮太守考慮周全,本將的想法是兩手抓,一方面儘快攻破李家塢堡,以丁口填實郡縣,或者遷地方豪強入番禺,把原有非法佃戶改籍為良人另置縣城,另一方面,則是招撫俚人…”
衛風也不隱瞞,詳細的介紹了與冼恩平的交往經過,並表明了自己對於俚人的態度,這讓馮英立刻就動容了,在衛風說完之後,連忙起身一躬到底:“冼氏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始自於前漢初年南越王趙陀麾下,為我高平郡內最大的一股俚人寨落,若能使其恩服,百姓將再不必受戰亂之苦,使君功德無量啊,老夫代我高涼士庶謝過!”
衛風揮了揮手:“馮太守不必多禮,此乃本將份內之事,不過,本將一人力孤,得請馮太守也操操心啊!”
馮英連呼不敢,謙讓起身之後,又問道:“請問使君準備了多少兵力?打算何時圍攻李家山城?可有把握攻下?”
這才是馮英真正想了解的實情,如果衛風有備而來,他不介意錦上添花,可如果是年少輕狂自以為是,那就得好好考慮了。
衛風淡淡道:“請馮太守放心,除了本將自帶近五萬眾,尚有交州都護鄧將軍願鼎力相助,何況此戰只誅首惡,不及其餘,倘若李遜形勢不妙,又有幾人會與他陪葬?”
馮英明顯鬆了口氣,施禮道:“既然如此,老夫就放心了,謹祝使君一戰功成!”
“托馮太守吉言!”衛風也回了一禮稱謝,緊接著,略一遲疑,又道:“本將還有個不情之請,將來正式攻打之時,請馮太守領部分軍馬相助,無須作戰,僅因高涼郡兵是本地人,破堡之後,幫著安置民眾即可,不知可否?”
馮英相信衛風說的是大實話,自己區區一介高涼太守的確拿不出太多的兵馬,至於衛風以安置民眾為藉口,其實由本地人或外人來乾沒有太大的區別,這其中頗耐人尋味啊,馮英認為,一方面衛風在表示出他本人並不專功,願與地方上共享功勞,另一方面,則是間接的逼自己選擇站隊。
馮英鄭重的拱了拱手:“安平民一萬餘戶,守軍四千,老夫最多可領兩千軍助戰,請使君莫要嫌少啊!”
第三九二章議立高州
衛風把馮英扶起,鄭重道:“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平定塢堡與歸化俚人雖是無上之功德,但本將能力有限,不敢獨專,還須高涼乃至廣州士庶同心協力啊。
交廣地界已經亂了幾百年,咱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逐步調解晉人與俚人之間的宿怨,儘量還百姓一份安寧,也儘量讓俚人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俚人或許有些習性令人難以接受,但他們稟性純樸,並非不知好歹之輩,還請馮太守多點耐心,勿要輕視,勿要盛氣凌人,你今日以誠待之,他必一世以誠相報,拜託了!”
衛風也向馮英施了一禮,馮英連忙側過半片身子,謙讓道:“使君快快請起,老夫當不起啊,倘若俚人願意和平共處,老夫自會以晉人視之,絕不會有半分偏頗!”
“有勞馮太守了!”衛風收禮,微微笑了笑,接著,又似是想到了什麼,尋思道:“高涼俚晉雜居,情況特殊,若有急事生出,廣州刺史部遠在五百里外的番禺,如若不能及時處理,恐怕會小事變大,大事變糟,馮太守,假如本將向朝庭上表,分廣州晉康、新寧與高涼三郡另置高州刺史部,你以為如何?朝庭那邊你不要考慮,本將既然敢說這樣的話,自是有十足把握!”
頓時,馮英激動起來,想都不想的猛的一擊几案,贊道:“雖然由郡變州只是一字之差,但朝庭安定高涼、晉康與新寧三郡的決心已盡顯無疑,同時也能讓被招撫出山的俚人感受到來自於朝庭的重視。將軍所說的應對突發事變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有利於晉俚的和睦相處啊!如果這個消息傳出去,三郡士庶定會感激不盡!”
把郡合為州,最直接的好處是可以強化朝庭的存在,同時,提高了行政級別,在資源的分配上又會有所優先,衛風分三郡另置高州,根本原因還在於廣州實在太大。包括現今的廣東、廣西大部與福建南部。其中晉人在人口上不占優勢,與俚僚混居,面對的矛盾極其複雜,僅靠在番禺的廣州刺史部難以處理諸多問題。
在衛風的設想中。是把廣州一分為三。除了分三郡置高州。另把包括蒼梧(今廣西梧州市)在內,及其以西的桂林、鬱林與晉興四郡再置一州,這一州以現今的廣西為主體。居民以僚人為主,地形多山,比俚人更加封閉,暫時以羈縻州的形式存在,一方面通過歸化的俚人慢慢影響僚人,另一方面在大體解決了俚人問題之後,尋找合適的時機給僚人進行歸化與招撫,最終的廣州刺史部,只包括南海與東官兩郡,即今廣州深圳到福建廈門之間的大片區域,專注於發展閩南和粵東北的對外貿易和相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