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頁
沮渠蒙遜現出了讚許之色,這沒辦法,他與禿髮傉檀力量最弱,派四五千人去支援檀道濟,每人就只剩下一萬軍不到了,如果明軍前來攻打,那都不用想,柿子肯定撿軟的捏啊。
姚興卻道:“咱們五人雖然已決定精誠合作,可手下兵將聚在一起難免會有矛盾,其實孤以為,營寨分立並無不妥,依明軍的能力,他就算攻打也只能攻打一座,一旦他出兵,另外四營急速來援,明軍無寨可守,咱們從四面八方圍攻,恰可於野戰中殲滅明軍!”
“不錯,不錯!”拓跋烈與劉勃勃跟著附合,劉勃勃是因為與姚興合立一寨的確不合適,他與秦軍的仇恨縱是傾三江之水也洗不清,姚興能顧全大局,不代表手下兵將也能顧合大局,強行住在一起,日久必生衝突。
拓跋烈則是覺得姚興的引蛇出洞之計不錯,明軍縮寨里打不過,出來難道還打不過嗎?
只不過,禿髮傉檀與沮渠蒙遜則是眼角雙雙閃出了一抹憤怒,這擺明了是拿自己當誘餌,雖說會有援軍,可是誘餌本身就無比危險,即使被救了,也是損失慘重,還得千恩萬謝。
“哼!”禿髮傉檀剛剛冷哼一聲,沮渠蒙遜已連忙施個了眼色,沒辦法,那三方不願意難道還能強逼著合寨?更何況一旦發生爭吵,還指不定又會出什麼意外,這個時候,必須要團結。
沮渠蒙遜搶著道:“好,就依三位,無論誰受攻擊,另四寨務必往援,那麼,午後就著援軍啟程,如何?”
姚興擺擺手道:“我軍初敗,需要重新振起士氣,而且出征,不是說走就能走,糧草、氈子都要準備,另外此次是光明正大的走,不需要連夜潛行,就明日一早罷,料來趕的及,同時朕以為,先行潛出的一萬軍可繼續隱蔽,不必告之劉寄奴,也不必趕來與之匯合,可視戰局再定行止。”
四人都明白姚興的言下之意,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第五五六章茅塞頓開
正月初十,已經是衛風出來的第三天了,除了剛開始馳出營寨的那一小會兒,其餘時間的行軍速度並不快,一方面,需要隨時與斥候校正淮陵軍的方位,另一方面,還需要留意著後方的追兵。
檀道濟不愧為名將,遠遠綴著數十里不接近,衛風幾次三番都突然回頭想把他殲滅,但檀道濟撒腿就跑,根本不交戰,而且隔這麼遠,迂迴包抄也極其麻煩,稍一分兵,檀道濟便有所警惕,在茫茫雪原中,想隱蔽住身形很難,所以一直拖了下來。
“他娘的!”騎在馬上,向彌恨恨罵了句:“近二十來年,北府軍相繼出了劉牢之、孫無終、劉寄奴、何無忌等名將,一代代向下傳,如今又有了檀道濟,像塊狗皮膏藥般粘在咱們後面,除也除不掉,真是窩心,這北府軍哪來如此之多的人材?”
冼恩卓接過來道:“向將軍,北府軍成軍數十年,底蘊深厚,名將輩出並不稀奇。”
衛風也擺了擺手:“檀道濟的意圖也好揣摩,無非是牽制我軍使得淮陵軍能順利渡濄水,並與之匯合。
淮陵軍自渡過淮水之後,一路向西北方向行進,目前位於洨縣(今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與蒙縣交界處,依孤猜測,接下來一兩天,壽春軍很可能會向上游移動,把孤駐在龍亢的水軍引走,淮陵軍則會加速行軍,搶渡濄水,倘若我軍列隊攔截。檀道濟理當突然殺出,置我軍於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
至於這渡河地點,不可能還在龍亢,而是會在上游的汝陰至蒙縣一線,如果此時我軍發力奔跑,不理會檀道濟部,可以利用時間差打造木筏,搶在淮陵軍之前反渡過去,以優勢騎兵一舉殲之,但如此一來。檀道濟部將無法消滅。見事不可成,檀道濟必然會回返譙,或許會與諸胡合力攻我營寨,既使不攻。也會增加譙的力量。既與初衷不符。也會使得劉寄奴生出死戰到底的僥倖!
來,諸位都來合計合計,咱們是主動過河先滅其一部。還是任由他渡河來個一鍋端?”
“這…”眾人均是沉吟不語,主動渡河風險小,按步就班,一鍋端又存在不可測因素!
好一會兒,賀護拱了拱手:“大王,末將以為,在這兩三天裡,姚興等人至少攻打過一次我軍營寨,見事不可為,很可能會與劉寄奴聯手發騎兵追擊,而我軍遠離大營,勢單力孤,以五萬餘騎對敵步騎至少十萬,恐怕會壓力沉重啊,為穩妥起見,不如渡濄水,先滅其一部,再論其餘。”
衛風沉吟道:“孤懷疑,姚興等人或會於攻打我軍營寨之前就遣一奇兵偷偷尾隨而來,以坐收漁人之利,若果真如此,有這一支沒法確定行蹤的敵騎潛伏在身邊,終是心腹之患啊,若是他於別處偷渡濄水,於我軍攻打淮陵軍之時施以突擊,後果將不堪設想,這並非不可能,劉勃勃、姚興均是心思狡詐之輩。”
眾將心想,的確是這麼回事,不找出終究難以放心渡河,不禁陸續皺起了眉心,向彌卻靈機一動,跟著道:“大王,咱們可以假設姚興等人事實上遣了兩批騎兵,一在明,一在暗,明里那支與檀道濟合作,暗裡那支則隱蔽行蹤,尋一擊必殺之機!”
“不錯!”衛風眉頭一挑,示意道:“繼續說!”
向彌又道:“末將以為,無論姚興有沒有派出兩路騎兵,暫時可以不用理會,您三日前臨出征之時曾下令召襄陽與南陽軍四萬趕來,以備不測,由譙往襄陽一千一百里,快馬僅需三日,很可能今日已經到了襄陽,經兩天準備,該於後日發兵南陽,襄陽到南陽三百里,急行軍只須三日,休息一日由南陽東進,十日之內必到,也就是說,蔣將軍的四萬軍最遲應於元月二十六日抵譙,如此一來,我軍駐於譙的兵力立有十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