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3頁

    (一一九)

    關羽的屍首被運往曹營,大睜著雙眼,死不瞑目,曹操見狀心潮起伏,感嘆不已。想當年關羽是曹操敬仰的座上賓,雖說是敵對陣營,但卻惺惺相惜,都不忍心傷害對方。斯人已逝,恩怨情仇一筆勾銷,曹操以隆重的儀式為關羽下葬。曹操感慨萬端,他有過宏偉壯志,為了進階人傑的行列不擇手段,濫殺無辜的謀臣和百姓。而今曹操左呼右擁,已攀升為一代英豪,他的勁敵只剩下孫劉兩家。曹操玩弄權術數十載,勾心鬥角,耗費了他全部的心力。曹操冷靜反思,世事不只在人為,也有天意,此時的態勢便是明證,一統江山竟是一場美夢。

    我和貂蟬都該感謝關羽,他是私放我倆的那個重要人物,自然也是受外星人派遣打入亂世之爭的內應。關羽在曹營時曾經狂追過貂蟬,絕世美人對關羽也頗具好感,只因她是呂布的遺孀,礙於古法的約束,所以貂蟬一直沒有同意關羽的求愛。我是貂蟬的護花使者,又是她的初戀情人,尚無資格和她再續前緣,何況是半路殺出的關羽呢。我小心呵護著貂蟬,就像母雞保護雞雛一樣,可惜貂蟬未能走出懷念亡夫的陰鬱心境。我並無奢望,只想陪伴貂蟬至終老,而黎夢的不期出現,改變了我的初衷,我喜新厭舊,見異思遷的本性全面大暴露。

    自從男權統治占據主導地位,男人為權力而拼得你死我活,同時對女人的支配慾也是不斷升級。遠在原始部落,就開始出現權力與女人成正比的萌芽,占有數量多少和權位高低直接掛鉤。隨後,等級觀念逐步強化,男人的興趣點則沒有轉移,仍停留於江山社稷和美女身上。在人類的近親黑猩猩的族群里,便有擇偶優先權的典型範例。雄性黑猩猩爭強好勝,殘忍的斗殺決定其排位,明顯的好處是能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我不是為自己的移情別戀找藉口,從古至今活生生的現實就擺在那裡,外星人不願親自出馬,卻在隔岸觀火,動了手腳。  

    我和黎夢平時販賣魚蝦海鮮,偷竊只是她積習難改,偶爾為之,終非長久之計。貂蟬跟我們日漸生疏,她不想依賴我們,準備自食其力,以養蠶補濟生活。貂蟬以前是養蠶的好手,如今重拾老本行,依然得心應手,藝不壓身,說得很有道理。養蠶要合於時令,春暖花開時節,貂蟬購買了蠶種,精心照料,靜待孵化、飼養蠶寶寶是一件煞費苦心的事,不間斷地採集桑葉,蠶蛹一共蛻四次皮,食量驚人,且必須吃晾乾的桑葉,否則會生病致死。等到蠶通體透亮,進入成熟期之後,便可以吐絲了。貂蟬收穫蠶繭,換取銅錢,足夠她倆吃用了。

    黎夢與貂蟬友好相處,但我看得出來,她們之間的裂痕,是難以用表面的一團和氣彌合的。夜闌人靜的晚上,我和黎夢默不出聲進行我們的激情碰撞,而擋簾那一側的貂蟬和小不點早已酣然入夢。寧靜安謐的夜色,彎月懸於黑幕的一角,繁星閃爍,雲層飄流,我沸騰的心在躍動不停。記得我和貂蟬初相見,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在小酒館裡如桃花一般粉撲撲的臉,青澀的感覺,是至真無瑕的,尚未摻雜任何世俗的想法。然而,世事變遷,本應瓜熟蒂落的季節,貂蟬被呂布捷足先登,採摘了去。苦樂輪迴,外星人染指插手人間事,促成苦果。

    我抬頭望見一顆流星疾速駛過,我和貂蟬,只可遠觀,不能觸及。在夜幕背後,隱藏著深不可測的玄機,貂蟬心裡的真實所思,我不得而知。人生苦短,貂蟬明白這個常識嗎?她什麼都懂,只是封存了我們的往事。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李延年作這首詩的時候,完全出於想像的意境,壓根沒有料到世上竟然真有其人。貂蟬就是北方佳人,內心清高,又不能掙脫命運的安排,聽從外星人的指派,曾經轟動一時傾國傾城。我所敬仰的杜甫賦詩暗示貂蟬的結局: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一二○)

    呂布死後,貂蟬隨我浪跡天涯,隱姓埋名,對外自稱白凌,表明她冰清玉潔的品性,也下定從一而終的決心。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鄧麗君演唱的痴情女子歌詞,正暗合貂蟬的不幸際遇。貂蟬相信宿命,將自己的一生依附於呂布,即便呂布已死,她仍舊困在忠貞不二的魔咒里,無法逾越出來。多少年來,我們一直對貂蟬存有誤解,認為她是水性楊花的女人,事實上恰恰相反,貂蟬是堅貞不渝的楷模,正因為這樣,我的美夢落空。我聊以**曾一睹貂蟬的芳容,假扮夫妻,朝夕相伴,貂蟬是特異的女子,是既有主見又十分迷信的人。

    關羽慷慨壯烈就義,曹操感觸頗深,幾十年戎馬生涯,他已身心俱疲,還遭受頭痛的困擾。老邁的曹操病入膏肓,天下名醫均無能為力,他瀕臨垂危。大臣們滿懷心事,他們紛紛把目光轉向曹操的繼承人。曹丕是唯一的候選人,他善於偽裝,苦心經營自己的形象設計,所以頗得眾人的誇獎。曹丕守在曹操的病榻前,傷心欲絕,曹操見狀更為信任曹丕,託付眾臣輔佐曹丕。其實曹操早就看穿曹丕偽善的面目,既然自己選定他為接班人,也只好順水推舟,將錯就錯。貂蟬養蠶的這年春天,曹操一命歸西,一代梟雄壯志未酬,便化為了塵埃。

    曹操病逝的消息傳到蜀國,火爆脾氣的張飛坐臥不安,正是千載難逢的復仇機會,而劉備卻按兵不動,使得張飛心急如焚。劉備遲疑不決,張飛著急上火,他闖進大殿,想要說服劉備,發兵東吳為關羽報仇雪恨。諸葛亮深明大義,制止了張飛的魯莽舉動,曉以利害關係,暫不討伐東吳是因為時機尚未成熟。諸葛亮說的句句在理,張飛的火氣消了一半,他先咽下這口惡氣,轉身告辭離去。望著張飛漸漸遠行的背影,諸葛亮若有所思,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而且是越來越清晰,一場風暴即將到來,不可避免要和東吳及曹魏兩國死磕決戰。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