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8頁

    同為習武之人,董楓一看到此人就感覺到這個男人身上透著比自己還強的氣場,頓時面露欣賞之色,他問道:“閣下如此英武,敢問尊姓大名。”

    男人有禮地拱手施禮道:“大名不敢當,在下常山趙雲趙子龍,素聞董侯仁義之名,而公孫將軍多年守邊疆,戰功赫赫,今又舉兵討伐外族反賊,於是帶義從來投。”

    “哦?”董楓疑惑道:“董某雖嚮往仁政,但尚未有什麼機會行仁義之舉,何來仁義之名?”

    “大人有所不知,三年前大人破張角,俘虜十萬餘黃巾,其原本皆為百姓,大人不計前嫌,反而予以土地和糧食,使這些人沒有餓死,這些人口也給冀州等地帶來了繁榮。雲受常山百姓所託,以追求一仁義明主,所以雲之主以為非董侯與長年討伐外寇的公孫將軍不可。”趙雲面色誠懇道。

    “原來是這件事,”董楓笑道,記得那時,董楓看不下百姓餓死的慘狀,所以堅持讓父親用軍糧賑濟,本來自己認為理所應當的善舉竟然引來了這樣一位英雄。

    而公孫瓚道:“子龍既然知道我們共同討賊,亦應知我為地方守軍,而子昭兄奉命討賊後可是要回司隸的,到時候你要跟隨誰呢?”  

    “這,雲只為助二位將軍討賊而來,至於之後的問題還未想過。”

    “哈哈,”公孫瓚好爽地大笑一聲便道:“那就之後再想。”

    董楓也笑道:“我觀趙將軍勇武,不在黃將軍之下,以黃,趙二位將軍突入敵陣,徐晃將軍領兵,則丘力居之命多半要絕矣。”

    第二天,丘力居帶著烏桓人快馬加鞭地趕到了石門城下,卻發現石門城上的旗幟已經不再是張舉的“張”字,而是“漢”,石門城已經陷落了。

    丘力居心裡暗罵著張舉張純二人的無能,無奈地嘆了口氣道:“這可怎麼辦?”

    丘力居的從子蹋頓道:“烏桓大人,如果不快點趕回遼西的話,我們的糧食恐怕就不夠了,之前的劫掠因為遇到了那可惡的劉備,關羽,張飛這三個人,我們並沒有撈到多少好處。還是撤退吧,那些漢人應該不會傻到出城來打我們的。”

    “恐怕只有如此了,全軍急性,等我們回到遼西,就有吃的了!”  

    “哦!”

    丘力居帶著自己的八萬大軍向北行進,他很後悔,跟誰結盟不好,跟了張舉張純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漢人。本來以為可以在關內大肆劫掠一番的,結果現在能不能出得去都是個問題。他希望漢人不去打他的主意,但他有股不好的預感,他領著士兵們走進了一片狹窄的小路,道路兩邊都是高草叢,越是往前走,他心中不好的預感就越強烈。

    正當他想說些什麼的時候,蹋頓先開口道:“烏桓大人,您不覺得這裡有點安靜嗎?”

    “安靜?”突然,他想到了什麼。“糟了,這不是漢人最擅長的詭計,叫什麼埋伏的嗎!?”

    話音未落,便聽得背後一聲炮響,隨之數千隻箭矢如雨點一般傾瀉而下,中軍頓時亂成一團。以中軍為中心,後軍和前軍也開始亂了起來,四周喊殺聲一片。騎兵在這狹窄的路上根本無法發揮作用,他們自相踐踏,馬兒不受控制,上面的烏桓人像是漢人的活靶子一樣,丘力居額頭上青筋暴露,他只看到草地里豎著的董字大旗。他不認識董楓,卻遠遠地看到一個將領裝扮的少年,騎著白馬,舉著銀槍,不停地收割著族人們的生命。與此同時,遠方又是一陣喊殺聲,原來是公孫瓚帥手下田楷,關靖率軍殺向已經亂作一團的後軍。原本丘力居帶來的八萬騎,除了丘力居身旁的兩萬前軍之外,其餘六萬已經亂成一鍋粥。  

    “可惡,兒郎們,隨我殺回去救出我們的族人!”丘力居憤怒地舉起馬刀,帶領親兵們像回殺去,可是還沒走幾步,突然有一面大旗立於草叢之上,正是一個“黃”字。隨之,丘力居前方的小路上,遠遠有一金甲壯漢,他張弓搭箭,挽弓如滿月,正指丘力居,此人不是黃忠,又會是誰?

    “糟了,”暗叫一聲不好,他側身閃躲,躲過了射向眉心的一箭,然而黃忠卻是三箭連發,第二箭似乎已經預測到丘力居躲閃的位置,正好逼向他的躲閃之後腦門的位置,丘力居反應也快,他立刻把頭縮回馬後,躲過了第二箭。卻只感到右肩一陣巨大的衝擊力,竟把伏在馬上的丘力居的身子沖得直起身來,他轉頭一看,一支箭矢已經射穿了他的右肩。

    “殺!”無數刀盾手從草叢中鑽了出來,丘力居大驚失色,慌忙帶著剩下的兩萬多人向遠處逃跑,卻看到天空中幾束火箭飛過,丘力居前方的草叢頓時著起火來。

    “糟糕,兒郎們,快隨我衝出去!”丘力居大喝道,他駕馬帶著殘兵敗將以最快的速度向前衝去,試圖衝出火場。但哪只周弘早就算到今天刮北風,火順風而行,丘力居怎麼都甩不掉,烏桓人有的被燒死,有的被熏死,等草地稀疏,火勢衰退後,跟在丘力居身後的大概只有一萬五千人了。

    “可惡的漢人!”他大罵道,卻感到右肩一疼,動彈不得,做了簡單地包紮後,方才繼續前進,臨近傍晚,周圍草地又茂密起來,丘力居不禁警覺起來,而蹋頓卻道:“漢人已經伏擊了一次,應該不會再有一次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