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而且滅了尉仇台之後,夫余國也沒什麼人能阻擋我軍的腳步了。據我的調查現在的夫余國並不像幾十年前那麼強大,雖然人口近四十萬,而且號稱全民皆兵,但是真正拿得出手的不過是四萬人馬。
就算這最精銳的兩萬人現在基本上也只有等著被我消滅的可能了,我當然有信心只派一支部隊過去就可以消滅他們了。
不過這夫余國雖然人不多,但是占的地盤可不小,大體分布於東近今張廣才嶺與挹婁接壤,西至今吉林省雙遼縣至白城市一線與鮮卑相鄰,北達小興安嶺以南的松嫩平原,南抵遼寧開原縣北,中心地區則位於今吉林農安縣境,也就是夫余第四次建都的王城夫余城。
我把眾家謀士和將領都叫了進來,大家一起在高句麗的王宮裡議事,顯得還是蠻有氣氛的。
我把夫余的事情講了一下,沮授又略作補充:“自武帝在東北一帶設立玄菟等四郡後,夫余歷來歸玄菟郡節制。臣屬關係十分密切,連夫余王用的印章,也由朝廷發給。但王莽篡位以後,為脅迫周邊各族順從,所派五威將帥到各地更換印緩,引起貊族系反抗,夫余中斷了與大漢的的關係。光武中興之後,東北各族又紛紛臣服,夫余即恢復了與朝廷的的關係,並於建武二十五年(公元四十九年)再次開始遣使朝貢,光武帝厚賜答之。此後來往不絕,一般通過玄菟郡,如朝廷送給每世夫余王死後隨葬所用的玉匣,均事先存放在玄菟郡,其王死後來玄菟郡迎取以葬,從此夫余為漢守邊,但是,朝廷和夫余王也經常出現磨擦,不免兵戎相見,但持續時間不長。如永初五年(公元一百一十一年)夫余王始將步騎七八千人寇鈔樂浪郡,旋復歸附;又如永康元年(公元一百六十七年)夫余王夫台率兩萬人寇玄菟郡,大敗後,於熹平三年(公元一百七十四年)又復遣使納貢於朝廷。所以夫余總的來講還算比較順從,至少比起鮮卑,烏桓,高句麗等族要恭順的多。”
我用欣賞的目光看了看沮授:“說起來好像是這樣,但是這個種族一樣會反抗,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融合他們。不要看他們占領的地方比較靠北,但是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種植,產量還相當的不低呢,將來可以找些人到這裡來開荒,這可是非常不錯的地方呢。而且這個地方產好馬,這一點你們應該知道吧,好馬對軍隊的重要性你們是知道的,因此消滅掉他們,融合掉他們是必須的。”
“現在大家都清楚了嗎?”我小小的喝了口酒。
那還有個不清楚的,當然都明白了。當然也有主動請纓的,不過我自己有自己的打算。老這麼一窩蜂的行動,是具有絕對優勢,可是戰爭不能老這麼打,太耗費時間和錢糧了,於是我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你們不要爭,我想只派出一部分的兵馬。憑我們的軍隊素質,我覺得有個兩三萬人,滅掉夫余就足夠了。他們沒有多少兵力,人去的多了,仗打著也沒勁,功勞也不大,不如分兵攻擊來得更有效果。大家覺得如何?”
郭嘉和賈詡都瞅著我樂,呂布倒先開口了:“主公啊!既然您打算分兵,那另外的人馬您打算怎麼用呢?”
我看了看呂布:“問得好。”
“知道夫余和高句麗又叫什麼嗎?”我看著這眾位武將和謀士問。
武將們基本上都低下了頭,在沉思,文臣中有知道的,剛想說,卻被排在最末的田豫搶到了:“夫余又叫北夫余,高句麗又叫卒末夫余。主公既然已經滅了卒末夫余,現在又要滅北夫余,不會是想要出兵攻打南夫余吧?”
我笑著指了指田豫:“國讓果然聰慧,我就是要滅這個現在叫作百濟國的南夫余。”
第三百六十一章 徵詢
郭嘉看著我意味深長的一笑:“主公不會是與夫餘人有仇吧,怎麼好像是夫余的種子,就都要把他們滅了呢?”
眾家謀士和武將也都這麼看著我,不明白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又自斟自飲了一杯,笑眯眯的看著底下的眾人:“並不是我跟他們有仇,我只是想把我大漢苗裔都融合而已。你們聽我說段歷史吧。”
“帝顓頊,號高陽。黃帝次子昌意因非長子,不能繼承帝位,被分封到若水(今四川岷江上游若爾蓋)做諸侯。昌意娶若水土著蜀山氏酋長之女昌仆為妻。昌仆又名女樞,某晚看到天空有“瑤光之星貫月如虹”的異象,並因此心有所感而懷了身孕,便生下了顓頊。”
“頊少年時隨著部族向東方返遷,加入東夷部落,定居於窮桑(今山東曲阜縣),為東夷首領的得力助手,二十歲時,更成為東夷首領。此後,顓頊又率領他的部族向西遷徙,挺進中原,初居高陽(今河南杞縣高陽城)。在中原,顓頊先與共工大戰一場,打得“天柱折,地維絕”,終於將共工氏趕到南方,繼承了他祖先黃帝的帝位,遷都帝丘(今濮陽市西南顓頊城)。顓頊(公元前二千五百一十四年)登帝位,執掌朝政七十八年,享年九十八歲才去世,葬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廣陽里(今河南內黃縣梁莊鄉)。”
“顓頊有三妻,正妃鄒屠氏,次妃勝奔氏,騰隍氏。鄒屠氏是蚩尤的後代,當初黃帝破滅蚩尤之後,將他的百姓分作兩部:一部是不善的人,統統驅逐他們到極北的地方去;一部是善良的人,都遷到鄒屠地方來。這便是為何東夷之人分兩部分,一部分在遼東或更靠北的極北之地,而另一部分在中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