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其二,縣以及縣以下的鎮、市墟、村集這類初級市場普遍比宋代有所發展。《元典章·吏部·官制》載錄了全國縣級以上稅收點(場務)的分布狀況,而更下一級的還有大量稅收分點,它們大都分散在鎮、市或要道之處,如鎮江路丹徒縣與丹陽縣下屬的若干務便設在諫壁鎮、丁角鎮、延陵鎮、呂城鎮等地。元代稽察基層地方治安的巡檢司也多設在交通要道處,這裡往往是市、鎮的所在地或集市交易的場所,有的逐步上升為市、鎮,有的還升格為縣級治所。集市的活躍充分顯示出商品經濟蓬勃發展的趨勢。元代中期,官府擔心在大都郊區“起立集場”會造成“走透課程”、“滋長盜賊”的後果,下令“住罷”,但集市仍盛行不衰,這使官府認識到:“輦轂之下,尚且奉行不至,何況外路!”①在城市和工商業不太發達的邊遠地區,集市的作用更為突出,如雲南金齒地區,“交易五日一集。旦則婦人為市,日中男子為市,以毯、布、茶、鹽互相貿易”(李京《雲南志略》),集市的盛行使得“各墟商稅”②的徵收成為場務官的重要職責之一③,受到元政府的重視,從中也可以反映出元代初級市場發展的面貌。
其三,在長江三角洲市鎮發展史上,元代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馬可·波羅從蘇州南行,進入杭嘉湖平原,用“商業繁盛”、居民“皆良商賈與良工匠”、“恃工商為活”之類的字句,表述沿途所見城鎮的觀感,這種情形,與經行中國境內其他地區的感受是決然不一樣的。這一地域的典型市鎮如嘉興府嘉興、秀水、桐鄉之間的濮院鎮,前身為永樂市,起名的原因據說是:“市中立四大牙行,收積機產,遠方商賈旋至旋行,無羈之苦,因有永樂市之名”④;嘉興王店鎮,因工部尚書王逵“構屋於梅溪,聚貨貿易,因名王店”,此後“日見殷庶,遂成巨鎮”(姚桐壽《樂郊私語》)。清代的一批方志也記述了嘉定南翔鎮與黃渡鎮、嘉興羅店鎮、吳江平望鎮與黎里鎮等市鎮發展的狀況⑤,肯定了元代在這批市鎮發展中的地位。
上述市鎮的經營範圍除了屬初級形態的農產品外,更多成分是比較先進的手工業品,反映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與生產關係的發展,其地域可擴充到包括江西在內的長江大三角洲,行業則以瓷器、絲織業與棉織業為代表。瓷器製造中心以景德鎮為典型(見前),棉布,“松江者佳”(徐碩《嘉禾志》卷六),松江所屬沙岡、烏泥涇等地生產出“緊細若綢”、“粲然若寫”的名貴品種①;浙江餘姚、彭橋有“小江布”②。絲織業成為江南更普遍的行業,如湖州歸安縣東林鎮(又稱商林鎮,明代改稱雙林鎮),據說元代已設有十所絹莊,收購四方農戶所產絲絹③;嘉興以永樂市聞名的濮院鎮,由南宋濮鳳後人“督課農桑、機紓之利”,元大德年間其族人開設四大牙行,“收織機產”,“取絹者曰絹主,售絹者曰機戶”④;元末錢塘相安里有位“饒於財”者,以四五張織機,僱傭十多個專為僱主工作而領取工資的工人,工資以技藝的熟練程度而定,因而熟練工人可較自由地選擇“倍值者”⑤,說明這種手工業作坊在當地分布較為廣泛。散布在長江三角洲的這批市鎮,以其更大活力,影響著商品經濟的發展。
泉州
更新時間2010-7-20 20:11:30 字數:1851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積澱深厚,素有“海濱鄒魯”、“世界宗教博物館”、“光明之城”的美譽。全市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40處,縣(市)級600多處。其中極負盛名的有中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國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傳教的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四賢的靈山聖墓、千年古剎開元寺及東西塔、記載古代海上交通和貿易的九日山祈風崖刻、廣受台胞和海外僑胞信眾膜拜的天后宮媽祖、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跡與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陽橋、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以及與惠東民俗、海濱風光、石雕藝術融為一體的崇武古城等。豐富的人文景觀、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和秀出東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使泉州成為一個全國乃至國際性的旅遊勝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到此觀光。泉州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戲曲文化遺產,有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嘉禮”戲等劇種,其中蜚聲海內外的有:晉唐士樂餘韻南音、宋元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和中國一絕“提線木偶”。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伊斯蘭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猶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種宗教在泉州廣泛傳播,留下大量遺蹟,使泉州成為多元文化融洽交匯、和諧共處、互促共榮的載體。作為南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有爭議),泉州具有薪傳不息、獨樹一幟的武術文化。泉州作為歷代中原移民集中的地區,保留了唐代以來的大量文化信息,包括語言、藝術、風俗、宗教等。其中,南音、北管、高甲戲、歌仔戲、梨園戲、提線木偶是泉州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藝術。梨園戲:距今至少有800年的戲劇。戲中指揮一般為鼓手,而鼓手的打鼓方法竟然和漢代出土的樂俑形態相似,也得名“宋元南戲活化石”。南音(也稱南管):古代閩南語傳播的時候也將此音樂帶到東南亞等地,以至於有閩南語的地區就會有南音。傀儡戲(提線木偶):提線木偶的發源地就在泉州,和南音一樣傳播到東南亞地區。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拍胸舞:閩南通俗舞蹈,已收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泉州地區戲曲舞蹈種類繁多,還有泉州北管,高甲戲,打城戲,火鼎公火鼎婆,塗腳舞,迎閣等。泉州,周為七閩地,歷年來出土的西周禮樂器和原始壁畫,反映了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閩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風貌。晉、唐以降,中原漢人大規模南遷入泉;唐、五代時,不但城郊東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記載,南安雲台山下還建有常設性歌舞院館。宋、元時代,泉州已是東方第一大港,成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樂州”。海內外文化在泉州出現大融合的景象,反映在文人詩中常見有關歌舞活動的描寫。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貪浪遊,莫看百戲”。明、清時代,泉州地方戲曲、民間歌舞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清·乾隆《泉州府志》記載了上元節泉州城內游燈、踩街歌舞活動“一國若狂”的熱鬧景象。解放以來,泉州民間舞蹈一枝獨秀,蜚聲全省、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