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崔季舒!”侯景脫口道。他悚然一驚,這胖書生不就是世子高澄的侍從參軍崔季舒嗎?既然他在此高談闊論,那麼高澄必定所在不遠。侯景立刻隱身於窗後,一雙凌厲的眼睛四處搜尋。
“禮樂自天子出,南梁邦國安定自此始然,請教,北朝又做何論?”侯景正搜尋,忽然一白衣少年排眾而出帶著一抹霸氣的微笑問崔季舒。衣衫實在平常,簡素致極,但面目之美令人不可移目。尤其一雙綠眼睛,如同寶石般深邃幽暗。似乎只是數日不見,但侯景驚異於他微笑中的那一抹霸氣,覺得直令人不敢逼視。侯景心裡更加信任自己以往的判斷:世子真的不是個好相與的人。
“北朝……”崔季舒的語氣期期艾艾,暗自責怪自己竟一時得意忘形。自己是北朝臣子,但因家學傳承總還是儒生心思。
“北朝大魏不講仁德。”他似笑非笑地盯著崔季舒,“也不講禮治。”高澄又掃了一眼眾儒生,目中隱含的威儀竟令眾人皆噤聲傾聽。
“那講什麼?”有大膽地從人群中拋出提問,又問道,“看你如此無禮,也不像南朝梁國人,你是何人?在此大膽論政?”
“北朝講霸道,北朝講法治,若無霸道、無法制,什麼禮樂仁德,豈不都是空談?沒有威儀令四方臣服,教民仁德、制禮作樂便是自娛自樂,於社稷絲毫無益。”高澄環顧四周,他聲高氣足,足以震懾一方。誰都猜不透這個美少年究竟是何人。“政無人論是國家衰敗之氣象,在此論政有何不可?我社稷子民也,何分南北!”
侯景心裡肅然,覺得這個高王未來的繼位人似乎並不是他原來所認為的紈絝子弟,只知風花雪月。但他如今便霸氣實足,繼位後將怎麼樣不可一世、唯我獨尊?又豈能容得下他這手握重兵的重臣?
“子惠兄何以講霸道,施法治?”這個滿是磁性的聲音從稍遠處傳來。
侯景遁聲一瞧,正是剛才第一個吸引了他目光的靜立書寫者。他已越眾而入,唇邊那一抹滿含自信,胸有成竹的淺笑若有若無。正在這時一個黑衣家奴走到窗邊,附耳在侯景耳邊說了幾句話,侯景這才真是悚然一驚,此刻他對外面這個人的注意已經超過了世子高澄。
外面高澄正闊聲笑道,“無非武力征討之,嚴刑峻法威懾之。”
黑獺不動聲色又笑道,“已然內外一統,四方來服,只用嚴刑峻法可乎?”聽不出他語氣中有什麼個人認知。
“治國之道便是人治之道,人盡其材便是物盡其用。黑獺兄高見?”高澄笑問。
“何為人盡其材?”黑獺抱臂笑問。
“聽命於我,有才應命耳。自謂有才,孤高不下者不取。”
侯景想,高澄的意思很明白了。看來世子苛刻,侍之者先要聽命於他,以其才力輔之,不可自持己見,與之分庭抗禮。
“子惠兄不妨略想想。何謂材?我謂人皆有才。人皆有所取,與我有益,何妨與之?”黑獺的話倒是聽來意思頗深,侯景聽起來也覺得甚是中意。其實他更喜歡與這樣的人相處,各取所需耳。
閒人漸漸散去,安靜如初時,連廊處傳來清悅的編鐘敲擊聲。零星漸起,入耳清脆,如玉珠落銀盤。慢慢連綴成音,疏落而淡雅,似有若無,讓人心神通泰、安定。
一黃衣麗服女郎持槌往來穿梭於編鐘前正在演此音律。另一綠衣女郎持劍侍立於編鐘之側,面無表情,似乎只有眉頭微鎖,更顯其神色冷冷。
“北朝大魏以禮樂仁德為空談,霸道以威服,施法而治,舉國上下豈不只知懼於法卻不能以禮而自知行義?敢問大魏公子,可知仁義榮辱?莫不是只知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黃衣女子一邊演奏音律一邊聲音朗朗地問高澄。出語犀利,手中腳下卻不亂,鐘聲如流水。話音一落,手中的槌也停下來,轉身微笑。
原來正是那天在黑龍湖宮苑見到的公主蕭氏。
這話問得連崔季舒腦子裡都混沌了。頃刻間冒出來的便是什麼“義以生利”,“見利思義”……
黑獺抱臂而立,面上依然沉著平靜,不知他在想什麼。
樓閣上的侯景正欲關窗喚家奴來,聽了這個倒也饒有興致。只覺得這個梁國公主滿口仁義禮樂煞是有趣。
“這有何不解?”高澄一臉輕鬆緩步上前。一邊打量那供著的編鐘,一邊進入連廊中,慢慢走到公主身邊。
綠衣在側的羊舜華握緊了手中的劍,忽聽耳邊一個滿是磁性的聲音,“何須如此緊張?子惠公子不會傷了公主。”心中驚訝回頭一瞧,原來是黑獺不知何時已經站在她身側。剛見他揮毫書寫書生氣實足,此刻抱劍而立又是另一番風姿儀態。羊舜華沒說話,立即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公主身上。
“鮮卑子婁子惠,請公主賜下姓名。”高澄拋開剛才的問題一邊似乎不經意地瞟了一眼羊舜華和她身側的黑獺一邊笑問。
“果然是北韓卑人。”公主目中一抿輕得幾乎看不見的不屑一划而過。似乎是想證明南朝之禮儀風範,她還是回答了高澄的問題。“蘭陵蕭氏,小字瓊琚。”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高澄一邊看著編鐘踱了幾步,一邊似乎自言自語念叨著。這幾句詩他恰恰從崔季舒那兒聽到過。他再次轉過身來對著蕭瓊琚停住腳步,“來而既往,這可是依禮而行?”高澄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