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以前電視上看到的古代戰爭場面坑人不淺,一窩蜂的一哄而上現在現是如此的可笑;狄風以前還曾腦補過諸葛的八陣圖,覺的那就是創作的渲染,是羅貫中杜撰出來的,如今才知道羅貫中也是軍事門外漢,他的三國戰陣描寫偏的離譜,“八陣圖”不但存在,而且是領兵將領必須掌握的技能。
因為古代通訊手段不行,聲音傳不遠,旗子看不到,煙火和樂器比較單調,傳令兵跑的慢還會被殺傷,機械化的陣型是唯一能實現將領意圖的。對於士兵來說,你只要記住你旁邊是誰,是應該和別人站橫線還是斜線,至於其他的有旅帥、隊正、火長把握,校尉管本部陣形,每旅設有旗頭,負責傳達指令。
敲鼓,敵人到了15o步,弩手先射擊。敵人到了6o步,弓手也加入射擊。等敵人到了2o步時。弓弩手後退讓開通道跳蕩兵作為戰鋒隊,一起上前去殺敵。在這裡弓弩手是跟隨“戰鋒隊”,主要的格鬥力量還是“戰鋒隊”,組成戰鋒隊的跳蕩兵是精挑細選的武技高手最善搏鬥。而戰鋒隊的前方和兩側還有長矛兵和刀盾手作為掩護。
如此戰陣。要是沒有整齊的隊列,以及大小陣形配合以及留出的通道,別說打就是一窩蜂的衝殺,人擠人也先把自己給擠亂了套。這還只是正道,如果是奇道偷襲。還要有越騎的來回穿插包抄、迂迴,而左右中軍還要給越騎留住足夠的行進穿插空間。
大局尚且如此,細節更是繁複,大到鼓鳴金鳴、旗語、烽煙,小到戟兵和長矛手的矛戟角度都有嚴格的要求,平端、前刺、上挑角度不同,要做到整齊劃一,全靠十人一火的配合熟練。
為什麼說“八陣圖”重要狄風終於看明白了,如果運用得當,每個校尉掌管的二百多人就能依託諸兵種組成的陣形。在數倍於己的包圍下進退有據把敵人的攻勢攪亂,再有各個陣形的相互銜接配合,面對強敵自己的軍隊就能變成一隻讓人無處下嘴的刺蝟,可守可攻。
至於重甲、重騎和輜重兵相生相剋的配合更是玄妙,狄風短時間內還無法看出端倪。
看了李多祚的練兵,狄風暗道慚愧,這才是正規軍的訓練啊!以前自己那些只不過是莊稼漢的土把式,根本不值一曬。
狄風原以為有了李多祚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沒承想李多祚當頭給他澆了一盆冷水,再問到李多祚如此訓練和準備物資。一年後能否在遼東萬無一失時。
李多祚抱拳行禮後苦笑道:“將軍,這只是6路接陣的訓練,要是水路接陣,其繁複程度勝似6路的數倍不止。樓船、艨艟、鬥艦、走舸、遊艇和海鶻相互結合戰法多變,末將無能並不通曉其中奧妙,將軍此去要走水路,還需儘早招攬一名水戰的行家才行啊!
至於糧草物資,孫子曾言: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這只是說了個大概,還有弓箭、燒柴、吃菜、盔甲、軍服、鞋帽、被褥、藥品、民夫、製作攻城器具需要的木頭……等等,我們寧州要想備齊這些一年的時間將將夠用啊!”
聽了李多祚的話,狄風這才明白,為什麼要設立三個運糧使,原來一場大戰下來,人吃馬餵的,這糧草的消耗就要數以十萬計,不算輜重兵的攜帶,運糧使所要擔負的任務可是不輕。
心裡有了數,狄風讓李多祚繼續操練,自己回了府衙,他要準備調回張曉光以及他的船隊,現在需要船隊從各地供給倉收集糧食和物資,如此大批的糧草物資沒有船隊很難按時完成;還有就是狄風讓人去請了林之歡,林之歡常年在海上打拼,經常會遇到海盜的糾纏,也許他的手裡就有精通海戰的人才。
……………………
此時的張曉光正坐在一艘艨艟的閣樓上,看著遼闊的江面,心裡暗自愁。
沿水路北上,他的一行很是順利,沿途的大小幫派,能談則談、不能談責打,仗著自己船堅,兵甲精良,沿河大小幫派已經盡數歸入了漕幫,只是到了揚州境內,卻碰到了麻煩。
揚州比較特殊,張曉光不敢在揚州境內打打殺殺,可揚州的本土幫派把持著水路碼頭,面對張曉光開出的最大優惠條件,他們卻不為所動,畢竟揚州富庶天下第一,這些本土幫派看不上張曉光給出的砝碼。
要怎麼辦才好呢?繞過揚州還是拼死一搏成了張曉光面臨的艱難抉擇,繞過揚州倒也不是不可以,妥協本地幫派交上奉承銀兩也是解決辦法,但張曉光在江湖上已經有了漕幫護法小爺的名號,如此妥協會失了他的顏面。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江湖中人面子大過性命,張曉光的地位今非昔比,沿河大小八十七家碼頭現在可都是張曉光的門徒,大江南北現在一提到張曉光都要尊稱他一聲小爺。
為了這一聲小爺,張曉光決定最後一搏!
第一百零六章 漕幫
揚州不但富庶,位置也是極其重要有點近似於後世的直轄市,揚州大都督雖然只是三品官但卻是榮耀的象徵,作為揚州大都督不是遙領就是死後追封,高宗這一時期活著被封揚州大都督的只有魏王李泰和長孫無忌,而長孫無忌死後揚州大都督一直空閒,揚州刺史的職責實際上是由揚州都督府長史房仁裕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