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狄家軍?這可不行,真要叫了狄家軍,李治和武則天就會第一個對付自己,個人崇拜可是犯了皇家的忌諱。
寧州軍?這個還行,只是自己萬一離開了寧州,這名字豈不就成了別人的。
自己的名字里有風火,丑兒又根據自己的名字創建了風火幫,這支水軍中也有不少風火幫的成員,加上孫子兵法有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的名言,乾脆就叫風火軍吧!名字雖然不怎麼好,但也比沒有強。”
狄風有了主意,便借著眾人的呼喊,大聲喊道“風火萬勝!”
“風火萬勝!”水軍中的風火幫成員自然明白,便跟著大喊,剩下兵將聽不明白,但狄風喊了,他們也跟著喊,一時間“風火萬勝!”的喊聲統一了起來,在海面上傳播開來,把海鳥驚得四散飛開。
船隊在這場風浪中並沒有什麼損失,人員也只是有幾個倒霉蛋被船上的雜物砸傷了,調整一番後繼續向著遼東進發,戰事訓練一刻未停,隨著經歷越多這支新建成水軍,也越來越成熟,只是丑兒因為狄風把她綁在了柱子上的事而耿耿於懷,為此已經一連幾日不和狄風說話了。
經過了半個月的海上航行,到了十月狄風的船隊終於抵達了登州,十月的登州天氣已經有了絲絲寒意,登州屬河南道,也是此次征討高句麗的戰略要地,登州三面距海,利擅魚鹽,且北指卑沙城,則扼遼左之噤喉;南出成山,則控江淮之門戶,對面是烏湖海,可直達烏湖島,烏湖海東面就是平壤城,其位置的重要不言而喻。
而此時的大總管李績就在營州駐紮集結,他聽說狄風到了登州,就下令狄風去水軍總管郭待封處交令聽命。
此時的登州便是水軍總管郭待封的駐地,左武衛將軍薛仁貴則駐紮在平洲,李績的中軍在營州,登州、平洲、營州成犄角之勢,但登州相對平洲和營州就要相對安全了許多,因為有大海相隔,高句麗的兵馬除非過海否則是與登州碰不上面的,李績安排狄風留在登州聽命,也是含了保全他的意思在內。
狄風可是久仰薛仁貴的大名,有心想去看看這個牛人長的什麼模樣,但軍令如山他可不敢造次,只好先去了水軍衙門見郭待封。
李多祚對郭待封的評價很準,郭待封也是早就聽說過狄風的名聲,一見到狄風如此年輕,心裡就有點吃味,他派人查驗過狄風押運來的糧草後就一桿子把狄風支到了烏湖鎮。
李績原想讓狄風在相對安全的登州聽命,等最艱苦的前期作戰完成,在派狄風進入戰場收尾,可沒想到郭待封因為不喜狄風年少有為,竟自作主張的把狄風派往了烏湖鎮。這一下狄風可是直接到了戰線的邊緣,與高句麗的大軍隔海相望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島
烏湖鎮也就是現在的長島隍城,烏湖島是由南北兩個小島組成,面積不過十平方公里,而烏湖鎮的對面就是高句麗的卑沙城也就是如今的大連大黑山一帶,兩城遙遙相望。←百度搜索→
太宗第一次東征就在烏湖島上設立了烏湖鎮作為軍需糧草的倉儲之地,烏湖鎮受登州蓬萊節制,島上按中鎮配置,將、副將、錄事、倉督俱全,兵士三百多人大多是流放和發配到這裡的配軍。
換做平時烏湖鎮的守軍倒也清閒,可現在大戰在即烏湖鎮的戰略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高句麗視烏湖鎮如眼中釘肉中刺,早欲拔之而後快,如此情形下烏湖鎮守軍早就變的草木皆兵,郭待封派狄風率部前來也不全是出於私心,他也不是草包知道烏湖鎮的重要,狄風這三千多人到達烏湖鎮,也是為了防止高句麗偷襲大軍糧草。
烏湖鎮守備將軍郭晨原在劉仁軌手下當差,但白江口海戰中郭晨畏戰怕死屢犯軍紀,劉仁軌本欲斬他,但他走了李敬玄的門路,被李敬玄保了下來才留在了烏湖鎮做了一個正七品的守備將軍。
此時郭晨正摟著一個衣著半裸的婦人在庭中飲酒,忽然負責前哨的校尉匆匆跑了進來,高呼道:“將軍,大事不好,有大股船隊向著我們駛過來了!”
郭晨聞言以為是高句麗發兵來攻打烏湖島嚇的手中酒杯落了地,他慌亂的起身胡亂披了衣甲,就匆匆的跑出治所。
“將軍,要不要傳令集結?”校尉跟在郭晨身後邊跑便問。
“要……要……還有,把我的船準備好,就是後山那條”。郭晨慌亂的回答同時還不忘了叮囑校尉把自己準備留著逃跑用的船隻備好。
郭晨到了城樓,放眼望去只見海面上十幾條大船破浪而來,郭晨還沒仔細看清楚心裡就是一陣打鼓“老天,這十幾條船,裝載的士兵就不下幾千人。我這烏湖鎮守軍不過三百,這叫我如何守得?”他回頭看了看鬥志全無的手下兵將,一咬牙對著校尉道:“你先在此指揮讓他們死守,某回府衙民夫協防”。
郭晨說完頭也不回就匆匆離去。校尉對著郭晨的背影吐了口吐沫罵道:“曰你先人,一有戰事你跑的比誰都快,還當老子不知道麼?嗎的,跟了這麼一個窩囊廢,老子上輩子是遭了什麼孽啊!”
校尉罵完。回頭對著守將大喊:“郭晨跑了,我們沒了後路,不戰而逃也是一死,殺敵戰死也是一死,前者死了還會拖累家小,後者死了興許會讓家小得些撫恤,兄弟們信得過老子就拿起你們的刀劍,幹這幫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