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二十五!還是年輕啊!”苗龍沉吟一下,又建議道:“你去做幾件違心的事,再去做幾件隨心所欲的事,然後你就能看透這滾滾紅塵了”。
幾日後高宗李治崩於貞觀殿,太子李顯靈前即位,緊接著就是大規模的人事變動,裴炎上奏說太子尚未即帝位,不宜由他直接發布詔令,有急需處理的重要事情,希望發布天后的命令由中書省、門下省施行。
第十六章 安西大都護
甲子(十一日),唐中宗即皇帝位,尊天后武則天為皇太后,也許是為了安撫人心武則天一反厭惡李氏宗親的態度,封韓王李元嘉等宗親三公勛階。又任命劉仁軌為左僕射,裴炎為中書令,劉景先為侍中、武承嗣為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接下來遣左威衛將軍王果、左監門將軍令狐智通、右金吾將軍楊玄儉、右千牛將軍郭齊宗分往並·益·荊·揚四大都督府,與府司相知鎮守。
而狄風搖身成了安西都護府大都護,即日前往西州。
狄風心裡清楚,這次任命的人中除了劉仁軌,剩下的都是武則天的人,王果、令狐等人去四大都督府怕是在防備有人藉機生亂。而自己純屬是礙眼了,這才把自己放到了安西。
武則天這手狠啊!安西有四鎮又有張虔勖、王方翼、劉敬同、這些裴行儉的舊部,讓自己去安西分明是在分權調撥,恐怕到了安西首先面對的就是安西人馬的排斥。
不過狄風倒是樂意去安西,他的改造計劃正是從安西開始,濛池有高舍雞、昆陵都護府有阿史那道真、單于有薛仁貴,隴右以北一線幾乎都在自己人手中控制著,只要不跟隴右西南的程務挺、黑齒常之他們犯衝突就能相安無事。
狄風走了去了安西,途中竟然碰到一個老熟人,吳大友被調往安西都護府任長史了,這倒是出乎狄風的意料,不過看過吳大友呈上的密旨,狄風也就恍然大悟了。
旨意是李治生前寫的,字跡有些潦草,內容不過是叮囑之言,他把狄風看做唯一的朋友,沒有君主只是朋友之間的囑託,讓狄風不要忘了曾答應的誓言;還順便解釋了一下,狄風的職位是他給免的,效仿太宗留下李績的辦法,把自己留給了李顯。
狄風看完才知道李治安插在自己身邊的人竟然是吳大友,不過李治沒想到,自己當年看吳大友歲數不小了,又有一大幫妻兒就把他留在了寧州,誤打誤撞下吳大友並沒有發揮出實際的效用。
現在李治死了,吳大友也能敞開了心扉,他心底里還是感激狄風的,跟狄風相處的幾年,是吳大友過的最踏實的幾年,他從進入內衛第一個任務就是監視李子和和黔州各個羈縻首領的動向提心弔膽不說,隨時還有被拿出去當替死鬼的可能。
跟這狄風只是巧合,誰也沒想到一個紈絝能走到今天的地步,狄風在寧州名聲鵲起之後這才引起了李治的注意,但也只是讓吳大友順便監視一下,並沒有把狄風太放在心裡。
直到狄風在遼東打出了名堂李治才正式開始注意狄風,但這時狄風也已經回京,所以吳大友就被放到了寧州過了幾年舒服日子。
都是各為其主沒有對錯一分,狄風見吳大友說的坦誠,再加上現在李治一死,這些放在外面的密探也就成了無主之人,狄風倒是不介意吳大友的身份反倒更加希望吳大友能留在自己身邊。
因為狄風想到了,既然自己身邊有李治的人,那麼幾大都護府和邊軍中也一樣有李治安插的密探,何不用吳大友把這些人都收到自己麾下呢!
只是不知道李顯會怎麼來用自己這個“李績第二”。
狄風不知道,現在的李顯正和上官婉兒鬧的無歡而散。
上官婉兒來找李顯勸他利用現在的機會,把狄風在想辦法調回長安,她認為有狄風在長安,加之狄風與李多柞的關係就可以把羽林衛掌握在手中,如果能讓狄風利用軍中的關係控制住金吾衛也不成問題。
可沒想到韋氏不知跟李顯耳語了什麼,李顯竟然沒有答應,而是決議要把韋氏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升為豫州刺史,還打算以後再提門下省侍中。
在李顯看來,尚書省有高宗留下的劉仁軌把控、中書有偏向武后的裴炎把控、門下的劉景先態度不明,而門下侍中有兩人,還有一個名額可以爭取,他覺得必須要再安插一個自己人進三省,那個人就是韋玄貞。
李顯並不看重軍權,有自己的叔伯兄弟在各地做都督刺史,掌控兵權還輪不到狄風,在他心裡這些文人內相才是把控朝堂的關鍵。
上官婉兒暗嘆李顯目光短淺,太平盛世文官做主宰無可厚非,可現在是“太平盛世”嗎?既然李顯心意已決上官婉兒也不在勸說,她回到銀監一邊琢磨著狄風提出的資本運作一邊考慮是不是該繼續投靠向武后。
安西大都護府治所原設在龜茲,管轄地包括安西四鎮、濛池、昆陵都護府、昭武九姓、吐火羅乃至波斯都督府共計八十個州,一百一十個縣,一百二十六個軍府。
可是吐蕃犯境,奪走了安西四鎮,後來裴行儉出任安西,安西四鎮又被收服,如今裴行儉一死,毗沙鎮又被吐蕃占據,而王方翼控制著疏勒都督府、劉敬同在安北、張虔勖鎮守焉耆都督府。而安西都護府的治所改為了西州。
茫茫戈壁漫漫黃沙低矮的城牆和破敗的酒肆都見證著這片土地的貧瘠,在一片胡楊林的旁邊阿史那道真、高舍雞等人列隊等著迎接狄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