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頁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小魚兒繼續查案,將偵查重心投放在這個幫派老大的身上。雖然該人早在當年就已經被問斬,但是根據卷宗上顯示的基本信息,在廣州衙門大力配合下,其早年的社會關係仍舊可以找得到。
「公孫大哥,你到底跟胡大人說了什麼?他這死命的幫忙?」小魚兒問道。
公孫策笑道:「這個世上一切都是看利益,有句話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想說的是這個對不?」小魚兒說道:「這書我讀過的。」
公孫策不相信道,「你知道?」
小魚兒得瑟道:「那是當然,出自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史記》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貨殖列傳」。」
其實宋朝之前讀一本書真的很難,基本上只有那些世家子弟才會有。書籍普遍還是從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之後。
☆、第五百四十一章 人皮鼓10
幾天的調查,包大人得到了信件之後,令馬漢將本案重要的物件——人皮鼓,帶到了廣州城,與小魚兒和公孫策匯合。( 平南)
不過,沒有見到馬小玲,小魚兒很是失望,他以為她會來。
馬漢見道小魚兒低落的樣子,悄聲的問公孫策:「先生,這條怎麼了?」
「哎~~~年輕人的事情;
。」公孫策長嘆道。
馬漢暗道:靠,你這傢伙。
「走,現在我們要趕緊將這件案件解決。好回家吃飯。」小魚兒憤憤道。
經過一段時間調查,從知情人口中得知,這個幫派老大叫趙明,祖籍廣州一鄉東風鎮人,早年曾是一個靠製作皮具謀生的手藝人。
在當地有一種特殊的手藝,就是皮具製作,學名叫皮,主要是採用動物皮毛,經過手工縫製粘貼,製作成各類生產生活用品和手工藝品。因其製作工藝特殊,成品結實耐用,因此東風鎮被稱為皮具之鄉。
調查到這裡,小魚兒和公孫策已經意識到,這個方向肯定是正確的,而且也模模糊糊有了一個推測,結合之前檢驗結論,那面人皮鼓製作工藝極其複雜,既然趙明掌握這門手藝,會不會是他對黃雷實施了剝皮製鼓的行為,為了掩蓋罪行,進而一手導演了那次青樓大火呢?如果說真的存在那個與黃雷結怨的人,這個老大似乎就是最佳人選,因為只有他,才能讓當天在青樓看場子的黃雷等三人放鬆警惕。不過,我們很快就推翻了這個猜測。
首先來說,趙明已經接納收留了黃雷,黃雷自然感恩戴德。兩人不至於產生罅隙。另外,就算是兩人後期發生矛盾,他完全可以採用其他手段解決黃雷,更不會因此賠上自己的青樓。同時。如果按照這個方向去推測。那個中間人就與本案發生割裂。
當時,有衙役提出這樣一個看法。就是既然黃雷的皮被製成了人皮鼓,而且趙明還曾經是一個擅長皮具製作的手藝人,雖然還沒有證據顯示是趙明對黃雷實施了剝皮製鼓,但兩者之間的微妙聯繫也絕對不是偶然性的。是不是可以找到東風鎮手藝匠人,讓他們看看這麵皮鼓,或許能有所發現。這個提議得到了專案組絕大多數人的認可。
帶著這個疑問,小魚兒等人深入該地區進行走訪,在當地的找到了一位老匠人。
「段師傅,在下冒昧而來打攪。」
那位老匠人姓段,抬起那暴漏風霜的老臉。仰頭看著小魚兒等人,沉聲道:「何事啊?」
「請幫忙看看這隻鼓到底是何人手藝?」小魚兒將人皮鼓遞給那位老匠人。
段師傅接過來仔細看了看人皮鼓後,肯定地告訴他們,「這絕對是東風鎮的皮手藝。」
小魚兒等人聞聲。面露出喜色,幾個月來這可聽到唯一的高興的事情。
小魚兒立即問道:「是否能夠看出具體的製作出處。」
段師傅結合製作特點觀察了很久,告訴他們,「這個有點兒像老孫家的手藝。」
東風鎮皮工手藝有兩個最出名的匠人,一個叫孫玉樹,一個叫李東阿,兩個人師出同門,彼此關係極好,孫玉樹很久就去世。而李東阿是據說居住在端州。
同時,還了解到,孫玉樹有一個兒子叫孫林,自幼得父親親傳,皮手藝十分了得。不過,此人已於十幾年前離開了東風鎮,同樣不知去處。
而這個趙明早年就拜在孫玉樹的門下,做一個皮匠,換句話說,他與孫林應為師兄弟的關係;
。後來,他和黃雷的情況差不多,跑到廣州成立了有組織的流氓團伙。
調查到這裡,結合之前的種種發現和推測,小魚兒將案情重新梳理了一遍,給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李東阿確實來到端州,那麼當晚極有可能是他救了黃雷,然後帶著黃雷逃亡廣州,通過孫林的關係找到了幫派老大趙明,將黃雷安置在幫派內部。至於李東阿為什麼會搭救黃雷,目前還不得而知。
到達廣州後,不知道什麼原因,李東阿又與黃雷發生矛盾,因此與小頭目合夥預謀燒死了黃雷,並在那晚青樓中對黃雷實行了殘忍的剝皮行為。一切似乎都被一條線索串了起來。
小魚兒看著公孫策陷入了沉思,忽然他道:「不對,兇手有一種類似於畏懼的情緒。應該是誰呢?李東阿肯定不會的,如果他與黃雷發生矛盾,肯定是黃雷恩將仇報,只要他一句話,廣州幫派和孫林肯定會立刻處理掉黃雷。那就只能是孫林,因為他受李東阿的委託將黃雷安置,礙於自己師伯的情面,也就不能直接殺死黃雷,只能用暗地的手段。在實施了剝皮縱火的行為後,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這個孫林肯定是回到了端州,並一定與戲班子發生過某種聯繫,將這面人皮鼓送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