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墜落神童的奶奶 1
九七年,六月二十五日,晴
這一天,江東省全省所有有高考生的家庭都顯得十分緊張,因為今天高考成績就要出來了,很多人的未來可能也會因為這高考成績而改變,或上學,或打工,或復讀。
當然,這只是今後幾年。
未來還很長。
不可能因為成績而決定一生。
但這件事很重要是肯定的。
上午十點,查詢通道正式全面開放,有電話的人家可以通過電話查詢,沒電話的就去學校那邊等。
大概到十二點時,絕大多數家庭就都已經知道了各家的成績,學校老師那邊也順利拿到了成績單。
經過各大學校通過電話聯繫獲知的本校文理兩科最高成績對比。
大家很快就得出了狀元人選。
文科狀元依舊在省一中。
這很正常,過去一直如此。
畢竟省一中幾乎籠絡了整個江東省絕大多數好學生,每年本科率更是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高考狀元出現在他們那裡,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不過,這次卻出了點意外。
文科狀元的確還在他們那,可是理科狀元卻落到了一個以前從來沒聽說過的,偏僻縣級的中學裡。
而且他還是以高於第二名整整十分的絕對優勢占據了狀元位置。
最可怕的是那孩子才十三歲。
不論是狀元年齡,狀元的出身學校還是狀元家世,或者本身成績的絕對性,都足以成為新聞熱點。
因此,消息一出。
新聞界的同仁們就已經趕在高校招生老師之前,前往汶河一中訪問汶河一中的老師校長,並且跟著他們一起去省高考理科狀元的家。
採訪新鮮出爐的少年神童。
相比較於媒體界的迅速,高校招生組的老師速度就慢多了,他們還在商量,還在統計數據,速度最快的也不過才坐火車過來,倒不是捨不得坐飛機的飛機票,主要是反正根本就沒有直達的飛機,就算坐飛機回頭也要轉火車大巴啥的,與其中間費勁轉,還不如直接坐火車直達,然後再轉大巴,至少省錢。
……
慶安小區三樓二單元203室
寧家今天熱鬧的很。
比過去十幾年都熱鬧。
孩子還好,只是笑著,家裡做父母和奶奶的則是都快開心死了。
因為他們知道了他們家那跳了好多次級,今年才十三歲的孩子成績,知道他的成績絕對夠上一個很好的學校,所以才會如此的開心。
寧運母親王娟開心笑了一會兒後,連午飯都顧不上做,便十分興奮的下樓跟自己朋友們炫耀去了。
他父親也好不到哪去。
不斷說著祖墳冒青煙,回頭祭祖時,得多燒點錢給老祖宗啥的。
只有喬木最為鎮定,在所有人都沒空做午飯的時候,攬下了做飯的活,這才使得他們中午有飯吃。
直到吃完午飯,全家人的興奮勁依舊沒能緩過來,因為在他們剛剛吃完午飯,準備午睡的時候,學校老師特地跑了一趟過來,告訴他們,他們家的孩子是高考狀元,待會校長和一些記者可能會來採訪。
這消息一出,誰還能睡得著。
原本打算出去,或者說回老家炫耀一下的寧晉國和王娟全都趕緊按耐下自己出門的衝動,老實的在家裡呆著,呆著等校長和記者來。
等到下午一點多,近兩點時。
人總算是來了。
隨著敲門開門和進人結束。
學校里的老師校長,周圍的鄰居,電視台和各大報刊記者等十幾個人,以及不少攝像裝備,全部都擠到了寧家這個狹小的客廳當中。
加起來,林林總總將近二十個人,擠在一個不足十一平方的客廳中,中心人物正是他家年僅十三歲的孩子,省高考理科狀元,寧運。
即便寧運已經早有準備,但是在看到這麼多陌生人的時候還是有些緊張,雖然沒有緊張到畏縮在他父母的身後,但說話也有些結巴。
「寧先生啊,你們家孩子真是給我們學校爭光了啊,年僅十三歲的高考理科狀元,這可是我國年紀最小的高考理科狀元,如果不是最近幾年分省分卷考試,那說不定全國狀元都有可能,真是有點可惜了。
不過不管如何,這是份榮譽。
我謹代表我們學校,給予寧同學一萬元的教育獎金,希望寧同學以後上了大學能再接再厲,為國爭光,為校爭光,不負本校培育啊!
哈哈哈哈,來來,幫我和寧同學一起拍張照,掛到學校公示欄!」
縣一中的校長從今天中午開始就一直笑呵呵的,下午過來,那更是開心的不得了,趕緊搶在所有人發話之前,先從包里掏出了個一萬塊的紅包,硬塞給了寧遠他爸爸。
然後笑呵呵的說了一番話。
同時吩咐跟他一起來的老師幫他和寧遠拍張照,回頭放公示欄。
沒辦法,省高考狀元實在是再榮耀不過的事情了,過去他們縣一中能出那麼一兩個考上國內頂尖院校的學生就已經可以敲鑼打鼓的慶祝了,如今出了個省高考狀元,他這個做校長的自然更是開心的不得了,畢竟,這可都是他的政績啊。
這件事一出,不但未來幾年縣一中的招生妥妥的,就是他自己本身的位置說不定都能提前挪一挪。
不高興,不開心才怪。
「謝謝,謝謝,都是老師培養的好,都是學校培養的好啊,謝謝!」
寧晉國本身就小學畢業,沒什麼文化,也沒怎麼管過孩子學習。
此時知道他那個跳了好多級的兒子成了高考狀元,那也只有開心的份,臉早就已經笑僵了,現在看校長這麼客氣,還送錢過來,那自然更是開心的不得了,連聲恭維。
不管孩子是自己天才,還是真的學校培育有方,反正他是從這個學校出來的,那麼就不能不尊師重道,花花轎子就得眾人一起來抬。
說好話嘛,又不費事嘍。
幫賣假藥的說好話說不定還感覺有點心虛,可幫自家兒子和自家兒子畢業的學校說好話,沒毛病。
不但不心虛,還很自豪呢。
邊上過來採訪的那些記者們也都很清楚這一套流程,所以自然也不會拆穿,甚至還附和了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