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5頁

    老城主的迷信造就了啟城的一個傳統,每逢秋收那日,一定請鄰國的三位城主共聚一堂,談些老百姓聽不懂的國家大事,大抵是來年如何發展以及往年的經驗教訓吧。

    聽合歡說,老城主之所以郭親睦鄰是也因為不知道多少代以前的啟城城主曾經謀算過其它三國的城主。那時候,西秦以外戰亂不斷,還沒有所謂的中央政府,西秦仰仗一隅偏安而漸漸形成四個小國。那一代的城主也不叫城主,叫國主,國主的宅邸也不叫城府,叫宮。四國各有一套政策,通商往來,直到啟國國主投靠了西秦以外剛剛形成的中央政府,以受命於天為由充當說服其餘三國歸安中央的天朝使者,三國不肯,中央立刻派兵鎮壓,三國不敵,只好投降,自此西秦再無國家,只有城。中央的皇帝說,西秦情況特殊,可以延續以往的政策,但中央也會派兵駐紮,且每年要上繳賦稅財帛。

    三城城主忍辱負重,默默將這股冤枉氣記在啟城城主頭上。雖然四國已經不再,但私下裡,人們還是稱四國,而不是四城,因為四城、四城,就是死城,四這個數字多半是不吉利的,除非當政者能信奉四字,或許可以化解這個字的迷信,可就連當政者也如此迷信,實在是沒奈。

    多少代過去了,到底多少代連西秦八卦無不知的合歡也算不清楚,直到這一代,老城主為了再建昔日的邦交,不惜傾家蕩產籌辦每年一度的秋收宴,願與三城共享繁榮。夫人的流產就在第一年秋收宴的一個月前,這更加速了老城主迷信的速度,他將這件事的責任歸咎於未能早一年舉行秋收宴,並期盼到陰德積滿的那一年,夫人能生下繼承人。  

    這一年,已經是秋收宴的第十三個年頭,老城主已經仙逝,夫人的肚子也依然沒有消息。

    忘了自我介紹,我叫胭脂,和大我十歲的合歡是夫人的貼身侍女,但由於我剛進宮不滿一年,尚未見識過秋收宴的魅力所在,所以合歡除了要負責照顧夫人,還要負責管教我的言行,真是忙不勝忙。

    合歡是夫人身邊最貼心的侍女。她的貼心主要是貼在伺候夫人多年卻沒有越過夫人陪城主睡覺的野心,不可謂不難得。

    聽說,合歡剛進宮的時候由一個叫春秋的侍女帶著,春秋是當時夫人最喜歡的侍女,後來還以姐妹相稱。但有一日夫人游湖,春秋突然腹痛不止不能陪同,只好由合歡伺候,不巧游到半路,夫人也腹痛不止,只好打消游湖念頭,打道回府,正撞見寢室內紗帳環繞煙鎖重重的最中心,隱約透著兩個人影,一男一女,無媒苟合,夫人氣得當場吐血,城主連忙奔出將幾欲墜地的夫人摟進懷中,一臉焦急之色。春秋奔出時,被城主一腳踢出,倒地不起。

    再後來細想為何春秋和夫人先後肚痛,多半是一個找藉口,另一個發現不對也用了同樣的藉口吧,真是古來多少姊妹同心,就有多少姊妹同睡。後來有人傳說是春秋扮成了夫人,就著室內昏暗和迷香環繞迷/奸了城主,但傳說就是傳說,不是從當事人口中說出的說法,也只能是傳說。  

    夫人這次吐血,樹立了醫學界難以突破的屏障,沒人知道為什麼吐血之後就成了不孕症,更沒人知道春秋的下落。有人說,春秋被扔到湖裡了,但是一直沒見浮屍,還有人說,春秋被帶出宮嫁人了,但那之後幾年,啟城都沒嫁出國一個名字裡帶春或秋的女人,因為春秋的膽大妄為,啟城內外但凡名字里有春或秋的女人都紛紛改成了夏和冬,連媒婆說媒也避忌這二字不談。

    合歡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陪伴了夫人十年,直到現在,合歡已經二十六歲了,不得不出宮嫁人了,只好再從宮外親自挑一個心細乖順的女孩兒接替,這個人便是我。

    合歡說,心細不是重點,只要經她調/教,再粗心的女孩兒也能出師,關鍵是乖順,安分守己。

    我想,這大抵是暗示我不要步了春秋的後塵吧。

    此後,我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學習合歡的言談舉止,希望臨摹的淋漓盡致,但始終不得法,而後得出一個結論,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是原創,即便我要盜版合歡的,也始終是盜版,不能代替正版。可我越是這麼想,越著急加速盜版的速度,因為合歡實在太老了,再不出宮恐怕真無良材可嫁,這是我最不願看到的,所以我的成才也意味著合歡的幸福。雖然合歡從不催促我,但我知道,她比我還心急。  

    聽說,一直在宮外等候合歡的少將軍已經娶了四房小妾,他的心允許他為合歡留下正室的名分,可他的生理和他的家族都不允許,所以時至今日,這位少將軍膝下已有三子,而合歡也在這時送去一紙恩斷義絕書,寫的聲情並茂,催人淚下,就此斷了對方的念想和自己的初戀。

    合歡說,全啟城年過二十五歲還未娶正室的男子也都有了妾室。我說,那便嫁一個比自己年紀小並且無妻無妾的男人。她嘆道,這樣的男人又怎麼會看得上她一個大齡女青年呢,只好從鰥夫里找一個和自己心意的吧。

    於是我們就娶妻成災的現象討論了一夜,最終得出一個結論。男子娶妻娶妾多半是因為延續香火,也許他們都懼怕城主的詛咒會降臨在自己身上才會多多益善,但不成想啟城的妻妾們越生越多,多生多育,且兒子多於女兒,難免成年以後爭奪家產,就此釀成分家敗家的局面。更長遠的說,當兒子們長大後,兒子又要娶妻妾,可那時的啟城女子已經日漸稀少,數量不足以負擔兒子們的胃口,只好向外城發展,外城娶妻又牽扯了籍貫和政治信仰的問題,勢必造成夫妻立場不合,生的兒子女兒因為與生俱來的雙籍貫又要繳雙份的人頭稅,實在是一損俱損。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