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69頁

    之前只是犁地,犁具啥的可以自己背著去,所以沒有牛車還好,家裡的牛還輕鬆呢。

    但這會兒要收麥子了,當然是有一輛牛車更好了。

    一輛牛車能用很多年,如果沒有意外,它存在的年限可能比牛還要長,從車輪到車身,全是木頭打造,因此一點兒也不便宜。

    平時,請大梨村的木匠打牛車,除了要給兩棵樹外,還要給一千文左右的工錢,主要是打造一輛牛車需要的時間不短。

    細細地琢磨,說不定要做上兩三月,這比打造犁具還費時。

    不過犁具也不是誰都能打的,它的東西太精細,大梨村的木匠打不了。

    這次他之所以肯給老周頭便宜這麼多錢,而僅僅是多要他一棵樹,是因為他現在手上就有一輛牛車。

    那是去年災前接的生意,兩方商定的手工費是一千二百文,送來的木頭也很好,所以木匠很用心的打造了。

    誰知道打出來人家遭災,一時拿不了這麼多錢,哪怕木匠說願意賒也不樂意要,當然,那兩棵樹對方家裡也不要了,算白送給木匠。

    木匠氣得不輕,打好的車就給丟在了家裡。

    之前滿寶剛把牛牽回來,老周頭就想起了這事,因為這事在附近幾個村子裡鬧得不輕,兩家差點還打起來。  

    所以他知道得特別清楚。

    好木的牛車啊……

    一千二百文的人工費啊……

    老周頭中間趁著不那麼忙的時候去過大梨村兩三趟,你來我往的說了幾次,總算是把錢降到了八百文,當然,木匠也要重新給他的車打磨一次,確定它更好。

    老周頭當天下午就領著周大郎上山找到了三棵還不錯的樹,父子幾個砍了以後運下山,第二天一早,錢氏帶著小錢氏等人去收割麥子,老周頭則帶著幾個兒子挑著木頭,牽著牛去大梨村要牛車。

    不到中午,老周頭就牽著牛拉著牛車到了地里,地里現在正收割的也只有他們家。

    等到牛拉了一車的麥子回去,村民們才知道老周家買車了,大家紛紛站著圍觀。

    嘈雜的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歎息,「下午我們家裡也開鐮吧。」

    有人道:「我看這天能晴好幾天,再等等唄,麥穗也能更熟一些。」

    「都暗黃色了,差不多行了,收完了麥子還得插秧呢。」

    這話一出,不少村民都覺得腰酸背疼,今年真是特別忙和累的一年,每次一忙起來,那是沒黑天白夜的忙,好容易忙完一陣,休息了不到兩天又開始忙新一撥。  

    村民們問了一下車的價錢,看足了熱鬧後就要散去,一退開,正好看見滿寶背著小書箱回來,忍不住笑問,「滿寶,你怎麼下學回來了,你們那小農莊也要收割了?」

    「是啊,」滿寶道:「我們先生下午要去大嶺那邊給我們上課,所以我先回來吃午食。」

    「滿寶,你們莊子用的麥種也是你家的?我昨天路過看了一下,發現你們的麥子比我們的好許多,跟你們家的差不離。」

    滿寶就對他憨憨一笑。

    娘親說過了,不想回答的問題,笑就好啦。

    問話的人自以為得到了答案,沒有再問。

    老周家開了頭,七里村的村民們就好似受了刺激,大部分人家都開始收割起來了。

    白老爺家和滿寶他們的小莊子當然也一起了。

    滿寶在自個家裡都沒有下地割過麥子,更別說在小農莊裡了。莊先生帶著他們去草棚里上課,課間休息時他們就戴著草帽去地里撿麥穗。

    別的好處莊先生且沒看到,大家一起吃午食和晚食時,白善寶和白二郎再不會浪費糧食了。

    只要啃過的饅頭就會把它吃光,不會像以前一樣吃到最後覺得飽了便丟下不吃。  

    莊先生看得滿意不已,看來在田野邊上上課還是有些好處的。

    吃過午食,師徒四人坐在板床上吹風聊天,白善寶順手給他們倒了一杯茶,四人一手捏著茶杯,一手撐著身子,一臉愜意的看著綠和黃交織在一起的田野。

    此時太陽有些大,請來的短工們和長工一起躲在樹蔭底下休息,要到下午太陽下去一些再下地收割。

    莊先生眯著眼感受鋪面而來的風,昏昏欲睡起來,滿寶他們也覺得困,放下茶杯便眯著眼睛睡,就在半醒半睡時,莊先生突然問道:「我怎麼覺著你們地里的麥子比白老爺地里的要好許多?」

    滿寶動了一下身子,仰面躺著,小小的肚子一起一伏,哼哼道:「是比較好呀。」

    莊先生問:「為什麼?」

    莊先生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他發現小農莊裡的麥子不止是比白老爺地里的好一點兒兩點兒,而是好很多。

    一開始他還沒發現,但三個孩子撿回來的麥穗就放在草棚里,一兩天以後,他不免就看到了。

    沉沉的麥穗,入手飽滿,他還以為是莊子裡的工人不盡心,遺落了好的麥穗,但到地里去看了一下,發現其他麥穗的情況也很好。  

    可以說,這比他們從萬千麥穗中挑出來做種子的那一類麥穗還要好。

    收割的短工們只是覺得東家的麥子長得好,算是豐收,但莊先生卻不免想得更多。

    滿寶他們種了二十來畝的冬小麥,分割成了好幾塊地,而這些地里的麥子的情況都差不多,這說明什麼?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6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