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卓家身後有卓季,一些官員也在觀望,不明白吳紹王等人此舉的深意。吏部郎中王顯銘出列說:「陛下,卓逸致與卓文泰仗著順傛俍俍深受陛下恩寵,在外胡作非為、仗勢欺人,引起民怨,陛下必須嚴懲!」
吳紹王、獻逸王等人如看白痴般地看向那王顯銘,他們彈劾卓逸致和卓文泰,卻絕對沒有人提到順傛俍俍。這人好大膽!上首的永安帝不動聲色地看了眼不做聲的吏部尚書米萬鍾。
卓逸致哭求:「陛下,臣冤枉!俍俍雖受陛下恩寵,可從未因此給我卓家半點的於澤!俍俍深明大義,我卓家上下豈敢藉俍俍之名為非作歹,請陛下明察啊!」
卓文泰也跟著哭求:「陛下!臣雖是俍俍生父,卻死也不敢借俍俍之名行不義之舉。琮瑾酒醉犯事,是他不對,但也是對方口出惡言在先,還請陛下明鑑!」
王顯銘卻駁斥道:「若不是俍俍深受陛下恩寵,卓侍讀的外甥又何以說出『我表弟是陛下寵侍順傛俍俍』這樣的話!卓侍讀說你的外甥打人是因為對方口出惡言在先,那對方口出了何惡言?卓侍讀的外甥可是全須全尾地躲在宅中,那位卓侍讀口口聲聲說惡言在先的可是傷重到險些喪命!」
陳長庚這時候突然來了句:「王郎中的意思是,順傛俍俍給了卓侍讀的外甥當街行兇的底氣?」
王顯銘楞了一下,話中有話地說:「那賴琮瑾打人時可是口口聲聲說『我表弟是陛下寵侍順傛俍俍』,這話當場的很多人都聽到了,下官不是無的放矢。陛下恩寵俍俍,下官無可非議,但卓家人之所以敢當街毆人,不正是因為陛下對順傛俍俍的恩寵嗎?」
陳長庚:「但據本官所知,順傛俍俍入宮以來,可從未為卓家謀過任何的福祉,王郎中這話可有偏頗了。」
王顯銘:「俍俍身蒙盛寵,就是卓家人的福祉。卓少伊和卓侍讀做下的這一樁樁惡事,不正是因為陛下對俍俍的寵愛,這才令他們有恃無恐嗎?」
作為兵部尚書,不方便彈劾的關明輝站了出來,跪下:「陛下,臣惶恐。陛下厚愛,臣自入內閣之後日日不敢大意,不說兢兢業業,但也是謹小慎微,生怕辜負陛下厚愛。可今日聽王郎中所言,陛下命臣入內閣卻是因德貴姰俍俍受陛下恩寵所致。臣慚愧啊……」說到這裡,關明輝抬頭,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求,「陛下!臣資質魯鈍!臣請陛下收回臣入內閣之命!」
說完,就是梆梆梆三個響頭。
第133章 掛起來的繡圖
王顯銘傻眼了,這不是大家都在彈劾卓家(順傛俍俍)嗎?關尚書這是什麼意思?關明輝磕完頭,皇貴姰的兩個兄長出來了,跪下就哭。
「陛下!臣不才!臣自請陛下貶了臣的官職!」
明傛的父親出來了,哭,請陛下革他的職。他兒子也受帝寵啊。他當這個官也是名不正也不順啊!
又一人出列:「臣萬死!請陛下允臣致仕回鄉!」
王顯銘看到此人,一個趔趄差點沒站穩。這人名叫萬保山,是大理寺的一名副署正,不過是個從六品的官員。以他的身份,只有在這種大朝會的時候才能見到皇帝,是沒有資格前往奉天殿議事的。可是請看此人的姓氏,「萬」!
萬保山,太后萬氏的親侄子!永安帝的親表弟!是太后最小的弟弟的長子,年初剛被永安帝從蜀中調入京中。萬保山當年科舉中了二甲第一,按規矩應該進翰林院。但就因為他是太后的侄子,永安帝出於各種考慮,沒有把他留在京城,後來吏部把他安排到了蜀中的一個縣做縣令。這一做就是三年。萬保山在蜀中做縣令的政績不錯,在永安帝決定用萬家人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萬保山。不過在萬保山進京前,永安帝也派人跟他言明,他進京後見不到太后,也不要想著借著太后的身份平步青雲。
萬保山是萬家的希望。被明宗皇帝打壓的萬家,如今有了機會讓家中子弟進京當官,萬保山身上擔負的責任重大。萬保山入京,不是沒有官員反對,但永安帝力排眾議,也明說了他看重的是萬保山的能力,而非他和太后的關係。加上萬保山入京後,永安帝也沒有對他特別照顧,朝臣們對此也就默許了。但不管怎麼說,萬保山與太后的血脈聯繫是斷不掉的。
如今,肩負著萬家希望的萬保山卻要求致仕,意思不言而喻。他是太后的親外甥,雖然太后沒有照顧他,甚至他出生後都沒有見過自己的這位姑姑,可按照王顯銘的意思,他能從蜀中直接調任京中做官,也是名不正言不順!萬保山一開始或許不明白吳紹王、獻逸王為什麼突然彈劾卓家人,別說滿朝,就是整個京城誰不知道當今陛下寵愛翔福宮的順傛俍俍。但在關明輝跪下後,萬保山明白了這其中的深意,所以他就跪下了。
萬保山這一跪,王顯銘慌了:「陛下!臣絕無此意!臣……」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人打斷了。永安帝帶著明顯的龍怒開口:「開口順傛!閉口順傛!朕來問你!順傛自入宮以來,給卓家謀了何利?!讓你在此信口開河詆毀他!」
王顯銘嚇傻了,忙磕頭:「陛下!臣絕無詆毀俍俍之意,臣只是……」
「住口!朕不想聽你辯解!」
跟隨永安帝一起回京的隋國公林燮山站了出來:「陛下,卓逸致與卓文泰縱容家人行兇,縱容家人詆毀順傛俍俍清譽,實屬罪該萬死!王顯銘身為朝官,肆意中傷順傛俍俍,干涉陛下後宮之事,更是罪該萬死!此三人,應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