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頁

    「30個銅錢?!」

    「30個還少了。這可是季節菜,過了夏秋就沒了,想吃只能等來年。不過最好吃的還是用油,就跟知了猴一樣,油炸一下,嘖嘖,那滋味……」

    小慧和常敬一起咽口水。那人繼續說:「還有一個法子,用家禽。蝗蟲是家禽最愛吃的食物。丟2000隻鴨子過去,很快就能見成效。不過現在丟鴨子過去那是肉包子打狗。所以最保險的還是人自己去吃。對於蝗蟲高發地,多養點家禽可起到預防的作用。只要老百姓放下對蝗蟲的愚昧觀念,放開膽量去抓去吃,說不定到時候,他們還要嫌蝗蟲太少。地方官員也能抽出人手全力救災,而不是一個個拿著網兜去捕殺蝗蟲,成效還低。」

    常敬:「主子,您太厲害了!那蝗蟲咱能吃了牠,大旱呢?老天爺不下雨,除了求雨,咱能有什麼法子不?」

    「噗嗤,」那人笑了,又換了只手撐著下巴說:「老天爺是誰?就爾等凡人送幾樣貢品就給你們下雨,老天爺也太好打發了。靠老天爺,還不如靠自己。」

    「那就是有法子?」小慧和常敬驚喜萬分。

    「有是有,不過現在為時已晚。」

    永安帝向前邁出了一隻腳,小慧:「主子,晚不晚的您也說說嘛。」  

    永安帝的腳又收了回來。

    那人似乎來了些精神,坐直了身體:「乾旱的地區通常都是少雨缺水的地區。」

    常敬和小慧跟學生似的連連點頭。

    「少雨的地區想要解決缺水問題得從多方面入手。一個是開採地下水,再乾旱的地區,深挖到地下也會有水,區別只是多與少。」

    「主子,什麼是地下水?」

    「就是地底下的水。這個以後再解釋。」

    「哦。」

    「第二種方法,修建水利工程,在農田修建排灌設施,提高抗旱的能力。」

    「主子,什麼是水利工程,排灌設施?」

    「這個一會兒再解釋。」

    「哦。」

    「第三,乾旱地區平時要做好儲水、蓄水工作。再乾旱的地帶,也會有下雨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多挖大口井、深口井、蓄水池儲水,要建雨水集蓄工程。」

    「第四,培育抗旱能力強的農作物。種植的農作物抗旱能力強,遇到旱情,不至於顆粒無收。人只要能吃飽肚子,國家就不會亂。」  

    常敬和小慧努力點頭。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南邊的水引到北方乾旱地帶,不過這個你們就別想了,實現不了。」

    「為什麼呀?」

    「挖條運河都要花十年時間,耗費無數的銀子,挖完了國也要滅了。南水北調,就更不現實了。」

    「嘶——」常敬和小慧雖然還是不懂,但依稀又有點懂了。

    「而這些方法都是在旱災出現前就要準備好的,現在都旱兩年了,早晚了。」

    常敬立刻說:「主子,奴婢怎麼沒早點問您?早點問了您,就可以告訴聖上了。」

    「你去告?」

    常敬縮了縮脖子。那人又靠了回去:「說出來也做不了,何必自找麻煩。」

    「為什麼呀?」

    那人:「找找地下水,弄排灌設施還能做一做,其他的,以現在的生產水平,有心無力。那些不是單有人就夠的。乾旱的地區多種樹,少砍伐,涵養水源。現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鄰近的地區花人力物力運水過去,解決災民的吃水問題。再從南方的糧倉調糧食過去,解決災民的溫飽問題。不過要是管理不好,全給人貪污了,那還不如什麼都不做。」  

    小慧:「是啊。每到災年,總能聽說哪個官員又趁機貪污救災銀子的。不過主子,為什麼要多種樹?」

    「樹能保水。」

    「啊?樹還能存水啊?」

    「樹多的地方,往往水多。你們覺得東洛城的樹多還是大旱的三道樹多?」

    「……」年幼就進了宮的小慧和常敬回答不出來,但,肯定是東洛城的樹多吧。

    「現在想這些都沒用了。災情已經兩年,當務之急是穩定受災的老百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發動全國沒有受災地區的民眾、鄉紳、官員捐款捐物。最主要的是讓那些有錢的商人捐款。朝廷派官妓到各地去匯演,利用匯演的機會,找些能說會道的把災民的慘狀說出去,要儘可能的足夠煽情,足夠賺人眼淚,世上心善的人還是大多數的。哪怕一人只捐一文錢,匯總起來也是一大筆的款項。最好是發動那些學子們,讓他們看看受災災民的慘狀,學子們多熱血,又善文善辯,由他們來煽情最佳不過,也更令人信服。

    那些捐了錢的鄉紳、富商,就在邸報上大大誇獎。鄉紳和富商賺足了臉面,同時也是給那些商人的產業做足了GG,還是免費的,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人們做生意,自然更喜歡跟有善心的人去打交道,不管是真善還是偽善,都是個『善』。

    至於朝廷官員,太后都自降宮分了,他們也該拿出點覺悟。一品大員,每人不少於五百兩。二品大員,每人不少於三百兩,以此類推。各部各衙,中央地方,只要你是朝廷的官,你就得捐。只要你是在官家混飯吃,哪怕只是個打雜小廝,你也得捐。這是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由不得你往後縮。捐銀全部買糧買物支援災區。事後,各地把捐款之人的名字貼一張大紅榜,詳細寫明所捐款項,最大程度地減少捐款中肯定會存在的貪墨現象。旱災總會過去,穩定才是關鍵,而穩定的關鍵,是銀子。」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