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61頁

    「我當初身陷囹圄,滿腦子想的都是皇權貴胄與階下囚,從未想起事在人為,也沒有想過你,喜有多喜,悲有多悲。」

    金喆一剎那就明白他說的是什麼,忙道:「也沒有多悲。」

    「那你比蝶姐兒還怕冷,怎麼會想要同我來北境,還一走就是兩年?」

    金喆一時沒了言語,擰身,望向窗外。

    麒哥兒也轉過身,看著窗外榷場那頭,君臣共飲,饗宴正酣。

    ……

    「我當初跟你說,那條路太難走,不是坦途。是說咱們商門庶女,期許那樣一份感情,攀附那樣的人家,最後難過受傷的終將是你。可我現在,卻不那麼想了,事在人為,又有什麼是不可以希冀的呢?」

    金喆詫異地瞧著麒哥兒,自打他十六歲後,就是家裡的主心骨,連老爺太太的主意都要拿,一肚子人心世情,行事都有本帳,從不好高騖遠。

    怎麼如今心境這樣開闊了?

    路金麒望著遠方,聲音悠悠然:「人生在世,就如同行路,困難就是山。可是喆喆,你看,我們一路往北,多少艱難險阻的路,也都走過來了。難道說那座山,比喀拉爾山還難翻越?」  

    從古雅的任何一個方向,抬頭望去,喀拉爾山都永恆地矗立在那裡,她雪頂嫣然,身姿巍峨,胸膛陡峭如劍鋒。

    路金喆看著雪山,久久才道:「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走過去看看。」

    「好,那就去走,我也想看看那山到底有多難越!」

    「噯?」

    「眼睛瞪那麼大作甚?難倒你以為我是叫你自己一猛子扎進去?飛上枝頭哪裡單是你們女兒家的事,這裡還夾雜著家族、父兄,許多彎彎繞繞,總歸是男人們的事!少不得我得再蹉跎幾年,掙上一份厚厚家業,才能使我妹妹尊貴無匹,不受那些腌臢委屈!」

    「……你都想哪兒去了?」

    路金喆啼笑皆非,她都沒麒哥兒想得遠,一時間心裡百感交集,佯裝氣惱,道:「我打量你不是為我,而是找籍口再蹉跎蹉跎。哥哥,家裡老太太可一直想見孫媳婦呢!」

    路金麒拱手告饒,兄妹倆相視一笑,默默觀禮,再沒多言。

    *

    榷場上軍士們饗宴正酣,裴宛不勝酒力,提前離席。

    回到官邸,換上常服,也沒得歇,眼下正是忙的時候,酬軍是頭一樁事,索性萬事無虞地完成了。緊接著就得籌辦古雅會盟,一想到這裡,他也頭疼得緊,翻了翻啞者送上來的密報,彌臘使臣隊伍還有三五日就要到了。  

    他心裡合計著會談時要談的協約,手指無意識扣在桌子上,敲啊敲……

    「啟稟殿下,鄴州知州劉大人,十率府左虞候柳大人遞牌子求見!」

    「叫進。」

    不大一會兒,果然見劉慶與柳兒雙雙並肩走進來,他們一個是太子舊部,一個是太子家臣,都與太子自小相熟,因此並不十分拘束。

    裴宛待他們也隨意,甚至只虛虛抬手叫起,就憑那倆人自在了。

    劉慶隨身拿了兩個籮筐,一筐是橘子,一筐是干龍眼,都擺在階下;柳兒在進門前摘了雪帽,進門後便隨手放在多寶閣上。

    劉慶久不見太子,躬身道:「殿下,聽柳兒說,您前陣子舊毒復發?又中了箭簇傷?傷得怎樣?」

    他矮身上前,一副要親自查看的架勢,裴宛抽起一疊密報合胸擋著,瞥了一眼多嘴的柳兒,搖了搖頭,反而道:「怎麼沒多喝一會兒?」

    「臣惦記著殿下呢!」

    「我又不是紙紮的,哪那麼遭人惦記。對了,你既然來了,那把鄴州州務報一下。」

    劉慶哽了一哽,柳兒憋笑,扭過頭去。

    

    ……

    劉慶便開始伏在案邊,將他在鄴州這兩年的境況一一匯報。

    「當年太|祖龍潛之時,不也曾掛名過鄴州知州嚒,先聖太君就是赫舍族人,您是沒見過鄴州本地的赫舍族人喏,買地圈地,各個都是豪紳,只認族長不認長官。」

    「下頭官員也和他們蛇鼠一窩,叫收賦稅,推三阻四,說鄴州缺水,連年大旱,闔州只收上來五千兩銀子——鄴州三天兩頭一場雨,蒙我都不帶編瞎話的!我卻不與那龜孫扯皮,將他官帽扒了,銜在衙門口大獅子嘴裡。您瞧麼,不出兩月,丁銀田賦全都收起了。」

    「豪紳官吏是這樣,下頭百姓卻是另一樣。他們挖山刨食,瘦苦伶仃,有日子難過的人家,便把僅有的一點田地賣給那些地主大戶,到最後,越富的越有田,越窮的反倒是田沒一隴,屋沒半間。這兩年我痛抓了幾回,卻著實不見起效。」

    劉慶見裴宛一直靜默不語,便好似吃了定心丸,越說越多,把鄴州情形倒了個底掉。

    ……

    裴宛靜靜聽著,待劉慶說完後,便把他讓到坐床上陪坐。

    劉慶便小心翼翼斜簽坐著,柳兒也恭肅立在一旁。

    年輕的儲君卻一直沉默著沒說話。

    他自受封起,八年來鮮有不臨朝的日子,臣工閣老們每天議論經國大事,吏治、財賦、刑名、軍事,他自負年少,沒有不通的。

    偶有疑惑,也曾翻閱史冊,故紙堆里沒有新鮮事,歷史不能為他解惑。所以,他便拋開那些雜念,只把「仁」與「勤」兩字銘記心裡,堅信恪守仁勤之道,就沒有治不好的吏治民生。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6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