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做香油的人家正巧姓游,姓還切合了買賣。
這巷子頭一二戶都是游家的,游家往上數三代都是寧平府縣人,生意做起來後,人多了就要分家,另買地方院子的、嫁出去的,以前也起過爭執,到了這一輩,父母還建在,便將隔壁第二戶買了下來,中間院牆打通了。
父母輩、倆兄弟各自成家、孫子孫女,統共十一個人的大家庭,平日裡也有些小口角爭執,總體上還是心還是齊的。
之前第三家黎家院子和和樂樂的,沒見發生過什麼拌嘴,近半年多隔壁黎家倒是比他家還要鬧騰,隔幾日就得開罵,不是攆雞就是罵丫頭閨女。
都是那黎老太太罵人。
游家挨著巷子頭的院子大門,白日裡很少關,常年敞開,為的是方便熟客買香油。隔了這麼遠距離,又聽到黎家院子吵起來了。
「又開始罵呢。」來買香油的也是這邊住戶。
游二媳婦給嫂子打香油,她男人要挑著擔子去外頭鋪子送貨,都是老主顧了,月初結銀子就成,也不用叫賣,很方便。
「可不是嘛。」游二媳婦是個利索人,也愛說嘴,嘴巴朝黎家院子方向努了努,說:「每個月十五前後就得罵,老太太罵她二兒子不送糧先罵個幾天,十五老太太兒子領了工錢也不消停,罵老二沒良心死絕種讓兒子花錢買米。」
買客聽的咋舌,「老二莫不是撿來的不成?」
「應該不是,去年村里老二送了兒子過來,我瞧著高高大大那小後生長得還是挺像他小叔叔的。」游二媳婦說。
她以前還覺得自家一大家子,有時候飯咸了淡了吃葷的吃稀的,難免要起個口角,她和大嫂互相擠兌過不止一次兩次了,隔壁黎家是和和樂樂的,就沒聽見過嗓子高。
那時候她還羨慕來著。
後來就知道了。
「老二不送了米糧,這不,一個月能能吵十天半月,我都聽煩了。」
說是聽煩了,游二媳婦可樂呵著呢,別說她,大嫂對著隔壁都沒好臉。兩家是鄰里鄰居,都是有孩子的,整個游家孫子輩四個小子,就一個丫頭,便是大嫂肚子生的大姑娘,小名環娘。
環娘是有四個弟弟,是喜歡黎家小妹妹的,以前經常拿著玩具、花樣帕子去找黎家妹妹玩,有一次大嫂氣沖沖回來,讓環娘以後不許去找隔壁黎家妹妹玩了。
「為啥啊?」環娘不高興,非得問原因。
游家孫子輩就一個姑娘,游家大人都是偏疼環娘的,家裡活都有人干,環娘想找妹妹玩就去吧,也沒什麼,怎麼還攔著?
大嫂沒法子,支走了女兒,讓女兒去灶屋給她打飯,才說:「我剛給隔壁送香油,昨個兒環娘和黎家小姑娘玩梳頭髮,扯疼了黎家小姑娘,今個去送東西,誰知道就聽見馮萍萍說以後少跟咱家環娘來往,咱家環娘野丫頭一個,沒規矩沒教養,你大哥以後要考秀才考舉人做官的,跟那種做生意買賣的人家不同路子,你以後嫁人都是有門第的。」
游家所有人當時臉就黑了下來。
環娘偷偷躲在外頭聽,沒成想是被馮嬸嬸嫌棄了。
那時候環娘九歲大。
就那一年,游家當家的先送年齡適合的三個孫子去私塾念書,大房是一個兒子,二房是三個,不過老么才三歲大,還不適合。
三個孫子讀了倆月,兩個打退堂鼓,說什麼都不樂意去了,大房的兒子咬牙堅持留下來了。
「黎家嫌棄我姐姐,我非得爭口氣讀出來。」大房兒子這麼說。
游家與黎家關係便生疏冷淡下來,對方來買香油就客氣說兩句。再後來就是黎家老太太院子罵人。
這麼多年黎家老三兩口子吃的米都是黎二送的。
也不是送,人還花了八文錢。
游二媳婦說起這八文錢都是笑,「這八文錢能買個啥?兩老口還好意思厚著臉皮說出來,黎正仁的媳婦兒也敢拿八文錢買這麼多年的米。」
「可不是嘛。」買香油的搭話。
現如今,游家二房三兒子也送私塾念書,每家出一個念書的,兩房心裡都平衡沒啥不樂意的。
可這樣的大手筆——送三個孫子去讀,一讀兩月,雖然其中兩位自己勸退不讀了,要是不勸退可不是都供著了?
隔壁香油家送孫子讀書的事,黎三家也知道,當時聽了還笑話,黎老太說:「狗肉上不了席面,就游家一個賣香油的孫子能有啥好?不像咱家耀祖,瞧著機靈,和他爹一個模樣,都是讀書人的路子。」
「娘是稀罕耀祖,我看游家也沒那麼差,這不是還留了一個麼。」馮萍萍是故意這麼說的,心裡自然不覺得游家孫子能和她兒子比。
黎老太撇嘴,「這一個,游大的兒子我知道,瞧著粗粗笨笨的一副幹活賣苦力的,不是讀書樣,你看吧沒出幾個月就不成了。」又疼愛不完的夸自己孫子,「還是咱家耀祖好,以後啊一定有大出息。」
「娘你別誇了,耀祖你也不能傲氣了,還是要好好念書踏實些。」馮萍萍後者跟兒子說。
黎耀祖還沒說話,黎老太先不依,「咱們家耀祖聰明學問好,能傲的起來,你讓游家那小子傲,都傲不起來。」
「是,娘說得對。」馮萍萍不跟婆母起爭執,再說了婆母說這些也是說到她心坎里了,都是誇她兒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