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頁
林家的全家是巴不得,還能少兩口嘴吃飯,恨不得當夜把人送過去。
以前林家的在屋裡是誰都不受待見,前頭有大哥大嫂,啥活都干,可如今就變了樣,大嫂還想擠兌她,婆母先罵了回去。
林家的感覺咋、咋突然就不一樣了。
人多又窮過大鍋飯的家中大概都相似,誰賺的多、有本事了,在屋裡腰杆子就會硬挺幾分,不然就要窩窩囊囊受氣,沒法子。
林家的家中情況,在昭州是比比皆是,更甚者比林家更慘更窮的還有,且多著呢。
黎府能招一個下人,不能把所有貧窮可憐的婦人、哥兒都招了。
又不是做慈善。
還得跟在西坪村時,家家戶戶地里糧食莊稼都收成好了,家家都富足。
如今相公管的不是一個村,而是一個州,五個府縣,三十八個鎮。黎周周替相公操心,卻沒多少擔憂,他知道相公肯定有主意的,只是不知道現在做的如何了。
播林府縣。
顧兆又找了兩處石灰石的山,其中一處其實往另一頭山疑似鐵礦。顧兆想了下,還是讓掩蓋了,就說不是沒用。
先不報朝廷了。反正路遠,沒人知道。
而播林府縣外與兩個鎮子中間路段,一座水泥工廠已經蓋的差不離了。
開始做水泥修路!
作者有話要說:
視角問題再解釋下:文案上說主要偏周周,也有別人。之前翰林副本時,因為要講朝堂爭鬥和人物關係,從小顧視角比較好寫,再加上京里規矩多,周周只能做個『深宅後院的夫人』。現在到了昭州副本,視角比例的話,那就是夫夫攜手帶領昭州一起奔小康,顧兆當官做大方向政策,想主意,周周去實現填補一些細節,將生意擴大,不僅是滷味了。
像是修路這些那就是地方政策,從地方財政走,不可能掏腰包。
而以後蘇的昭州各類特產,就需要有良心的大商人做經銷商——這裡就是黎周周的事業了。
其他視角還會寫一些昭州本地人——大商人、小商販、農民百姓,各個階層,前後觀念、生活對比。
我真的就是這種碎碎叨叨寫法,以後不解釋了【給大家比西瓜大的心!
第105章 建設昭州5
水泥加工廠建成了。
說是加工廠,其實按現代來看就是小作坊,車間分燒制、錘粉,有黏土車間,石灰石加工間,這些是生產車間,還有倉庫,用來堆放燒好的水泥,需要用的柴火,工人住的地方。
暫時先這般來。
播林府縣的財政有一千二百兩銀子,昭州城多一些,有個四千多兩,要修路這是個大工程,其實人工費用是最低的,馬上就農閒了,勞役征丁村民百姓只需要管飯就成。
即便是這樣,昭州城與五個府縣,還有其鎮村連通的主要幹道修起來花銷也不少。自然時間也長著,這是一項大工程。
為了把錢用在刀刃上,村路定兩米寬,時下多是小推車,兩米夠用了,鎮寬三米,通往府縣的大路則是四米,昭州城等主要運輸途徑是五點五米寬——這個後期會走馬車,修寬一些好。
計劃本上列起來,顧兆最近幾天騎馬帶人實地修改補添,將播林與七個鎮子之間的主要道路劃分好了,此時已經九月底了。
「大人,水泥廠那邊材料都運到了。」底下人回話。
顧兆收了東西放書包里,說:「派人看著廠子,回昭州。」
底下人先是應是,而後聽大人說回昭州又是一愣,怎麼不做什麼『水泥』?這便回昭州了?可也不敢仔細問,顧大人已經行如風出去了。
顧兆翻身上馬,他手下帶來的皆是,問都沒問為何。
來的時候騎馬顧兆還覺得自己不算生手,可等回去一路小跑,到了昭州城花了兩天多時間,才知道對比差別,他現在真的是『老司機』了。
顧兆帶人剛進城沒多久,昭州城的三大家族便都知道了。
「顧大人回來了?不是在播林建了什麼水泥廠嗎。」
「這就回來了?不做水泥了?不過那水泥是啥,又是水又是泥的。」
「聽傳回來的消息,說是用來修路的。」
「修路用水又是泥的?不是扒拉下雜草,鏟鏟石頭,平坦了就成了嗎。」
「誰知道,估計是京里的什麼稀罕東西,放咱們這兒也不知道頂不頂事,費這瞎功夫。」
「費就費去吧,反正又不是你家出人出銀子修路。」
幾人想也是,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顧大人上任以來就是沒見過人,一頭扎進了播林去,看上去是個不好相處的,這次回來還不知道能不能見得到?
可自古就沒他們當商人的嫌棄做官的,那是見不到被拒了,也要一遍遍點頭哈腰去遞帖子。
昭州城上的台面的商人都是聞風而動起來了。
顧兆一路進了城,騎馬快,到了衙門口跟衙役說:「你們先回去休息幾日,之後再走。」剩下的自然是跟他回府了。
黎府大門緊閉。
門房開了門,一人行禮,另一人快步進去同傳。
「老爺回來了。」
「大人回來了!」
正廳正用飯的黎周周黎大都停了筷子,黎周周站了起來,臉上露出了笑,坐在寶寶椅上的福寶腦袋上跟扎了天線似得,慢一拍接收到了信息,咻的瞪圓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