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這豆腐真好吃。」顧兆點頭。
他特別喜歡這裡的豆腐,比現代在超市買的嫩豆腐要好吃。豆味濃,豆腥味略微一點,一燉都沒了。
「王阿叔做豆腐有十多年了,手藝沒得說。」黎周周想相公愛吃,明個兒再去買,只是不能讓王阿叔多給打了。
王阿叔日子過得也不容易,就冬日天冷了生意好些。
顧兆捧著碗,這麼吃熱乎還能暖手,說:「白天就別單給我燒炕了,我又不在炕上坐,浪費柴火。」
「那怎麼行,相公你坐在窗邊,寫字手冷。」
冬日光線差,關著窗戶寒氣也隔著窗縫進來,可要是離窗戶遠些,看書費眼睛要點油燈。
反正總是個費錢折騰。
顧兆想扛過來,可他家周周心疼他,之前裝乖賣茶藝太過了,導致他家周周總把他當小孩看,滿眼滿心都是心疼。
……挺幸福的。
「要不給堂屋弄個爐子?平日堂屋爐子燉個骨頭燒個熱水,還能順便取暖。」顧兆給出建議。
黎大一直吃飯沒說話,聽到這兒動了,說:「你說的是弄個泥火盆?」
之前黎家就黎大和黎周周倆人,黎大是十年如一日這麼過來,不覺得冷。黎周周從小被爹帶大,也跟著一起扛,如今家裡來了個『嬌嬌』哥婿,黎大就想起村里其他人冬日怎麼取暖。
家裡有孩子婦人的,堂屋點個泥盆,添個柴火,還能烤個紅薯地瓜,就是沒聽說可以燒水——
「要給火盆上坐鐵鍋,那得做個架子,還得鐵的才成,這要去鎮上弄。」黎大說。
白日整天燒炕,晚上也燒,是廢柴火。
哥婿這麼一說,黎大腦子裡就動起來了,大概有個樣子,覺得成。這火盆小小的,他也不需要,放周周屋裡就成,還能放顧兆桌子底下。
顧兆放下飯,說:「爹,我說的不是小火盆,就是泥爐子?不知道有沒有。」其實現代來說,蜂窩煤爐子很好,可爐子好制,煤炭稀缺。
可以改良一下。
就是吃涮鍋的小泥爐子,放大版。
「你說的爐子,是不是灶屋做飯的灶膛?弄個小點的?」黎大反應過來,這個好做,他自己就會砌,周周也會,就是砌堂屋點起火來,煙大,熏人。
顧兆說差不多意思,要小一些,方便拿。
「爹、相公,還是先吃飯,吃完了相公在慢慢說。」黎周周出聲。
顧兆想著取暖爐子,聽老婆話,三兩下吃完了飯,快速去屋裡,拿出寫了一面用過的紙,然後在背面畫了大致樣。
「像煎藥用的藥爐,放大了。」黎周周一眼認出來,有些不像,但差不多。
王阿叔給小田煎藥就是用這個。
煎藥講究小火煮,所以爐子小小的,但是相公畫的這麼大,配套的藥罐擱不下,那得再燒個大的。
「周周你可真聰明。」顧兆真心誇讚。
像爐子這些沒難度的,民間的手藝人都琢磨出來。村里人也有講究,那是煎藥的藥爐,家裡擺個那玩意多晦氣,沒瞧見小田阿奶開始家裡吃藥就放個藥爐,自此以後就沒斷過,現在傳到了小田身上。
都避諱這些。
再加上村里每戶人多,做飯那還是大灶快,小爐子的火能急死人,說取暖,那泥瓦盆不是一樣,還方便好使便宜。
所以沒人往這兒想,倒不是顧兆蘇出來什麼。
人家本來就有。
「相公你想要這個,該明兒雪停了我去問問,十里村好像就有個泥瓦匠。」黎周周說。
他從小還被罵掃帚命,晦氣,剋死親阿爹,本來也避諱這些不好的,可一看相公真的想要,尤其相公是想他和爹都能取暖,這是相公的心意。
黎周周就不想別的了。
「我去吧,雪天路不好走,我認識人,方便好說話。」黎大開口一錘定音。
第15章 村中閒話15
晌午吃過飯,雪越下越大。
黎周周洗刷完鍋碗,前灶小火燉著骨頭湯,趕緊擦擦手去後院,他先把地里的白菜起出來。這受凍的白菜不能立即放到暖和的地兒,不然菜葉子不好了。
一顆顆的白菜放到柴房,靠著牆角那頭,不能挨柴火,先晾乾。
等收完地里的白菜,豬圈雞圈頂落上了一層厚厚的積雪,黎周周拿著掃帚大概清掃了下,別塌了。
做完了再去柴房,撿著已經凍得菜葉子不怎麼好的白菜,這個用來醃酸菜,還要揉麵團發酵,忙前忙後的,酸菜剛積好,蓋上了罈子蓋,天麻麻黑了,黎周周開始做飯。
顧兆在屋裡看書,光線昏暗下去,就知道該做飯了。他伸了伸懶腰,搓了把手,本來還說不用白天燒炕,結果屋裡炕暖著,坐在書桌前一下午也冷。
第一次古代過冬天,不是說用意志能抗過去的。很冷。
顧兆不敢托大,要是生病那就糟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看病就醫都麻煩和費錢,更別說這時候的醫療水平一場風寒能要性命。
一天看書、摘抄總結試著做題大概有五小時。早上傍晚光線不好的時候,顧兆就背誦、默讀昨天看過的內容。
真正進入學習狀態,滿打滿算也就這小半個月。當時在顧家的時候,顧兆抄書,沒幾行字,院子裡李桂花會指桑罵槐的喊,一會說水沒了,一會罵鐵蛋,一個個吃閒飯只知道屋裡躲懶,半點忙都幫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