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頁
如今的陳大人聽小顧說完,也不看旁的禮,而是說:「哪呢哪呢,我瞧瞧,先給我來一小碗麵條,我就著吃,給你阿娘也送一份過去。」後者是跟大郎說的。
陳家大郎隨父來昭州時七歲,如今已經快四十了,早忘了家鄉味。
不曉得父親這麼著急一罈子蒜為何,也不是什麼貴重禮的。想著是這麼想,陳家大郎還是安排下去了,拎著食盒裝了一小碗的臘八蒜親自送到了母親院子。
陳夫人是兒孫繞膝,一副天倫之樂和樂相,見大兒子過來了,問手裡拿的什麼,還親自送過來,等一聽,拿了筷子夾了一顆送口裡,當時眼裡就泛起了淚花。
「這個味,就是這個味。」陳夫人眼眶紅了濕了。
孩子們嚇一跳,陳夫人擺擺手說無事,是高興的開心的。
前頭陳大人也差不多,面也沒吃幾口,連著吃臘八蒜,吃著吃著就哭了起來,想他母親了,以前在村里時,有一年日子艱難,他連著沒考上落榜,家裡快供不起他念書科舉,全家緊著困難著,過年桌上一道葷腥都見不到,母親便拿出來了臘八蒜。
說這次醃蒜,她糖放多了,甜甜嘴,來年定好……
陳大人嚎啕大哭,「……母親父親兒子對不住你們啊,說好了等兒子考上了功名,讓母親父親好好享福的,可是福在哪裡啊,兒子對不住你們……」
顧兆是默默退了出來,替陳大人關上了門。他在外頭站了許久,聽著裡頭老者的痛哭,猶如稚子一般,陳大人是這個時代沒關係沒門路寒門讀書人的縮影。
陳大人在昭州掙扎過,想做政績,目的是為了調回去。
當日他去安南,安南縣令也如陳大人般,聽到他能給添政績才心動,兩眼放光,願意好好干。可陳大人好好幹了,到頭來還是沒回去。
一般的政績不成,要大,要把昭州做成人人爭相恐後想來的州,成了緊俏的地方,這樣便有新的官調過來,想回去的便回去了。
第111章 建設昭州11
屋裡聲音漸漸沒了。
房門推開,咯吱一聲,陳大人抱著一碗臘八蒜碗抬著袖子擦了擦臉,聲音略有幾分沙啞蒼老說:「讓小顧看笑話了。」
「爹,是我,大郎。」陳家大郎走了進來,手裡端著銅盆,放在竹榻上的矮几上,擰了熱帕子遞給爹。
陳大人見是自家兒子,便沒剛才遮掩的客氣了,接了帕子擦了一把臉,聲音在帕子裡悶悶傳出來,「怎麼是你,小顧呢。」
「黎家人在偏廳說話,我媳婦兒孩子陪著,爹放心吧。」陳家大郎又是倒了水遞給爹,順勢坐在竹榻另一旁,說:「爹,我剛給阿娘送了臘八蒜,阿娘吃了也哭了,我不懂,這蒜有啥稀奇的,也嘗了口。」
陳大人:「如何?」
「我想起了以前在村里時,其實記憶都遠了,具體的早都想不起來了,只記得村裡的那棵大棗樹,我愛爬上頭,底下二娘在給我指哪顆大那顆甜。」陳家大郎說起來,撓了下頭,「其實說起來剛到昭州的時候,我還挺高興,天天能有肉有魚蝦吃,都是我沒見過的,現在一口蒜,想到了小時候,心裡五味雜陳的我也說不上來。」
陳家大郎到昭州時七歲,記憶不深,也頗有酸楚回憶,更別提上頭的長輩,家鄉土地孕育長大,根都是深深埋在那裡的,走了人,根還在。
「也不知二娘如今怎麼樣了。」陳大人不由思及二女。
陳大郎:「爹,二娘嫁到外頭去了,比在昭州好,當初也是您和娘同意的。」
「昭州這地偏遠又苦窮,我困在此處已經夠了,她去外頭好。」
陳家二娘當初十五歲時,嫁給昭州城一秀才。該秀才祖上曾經當過官,如今沒落了,家中清貧,人有幾分傲骨和學問,陳家給女擇親,看來看去挑中了這位秀才。
陳大人助其科舉,次年秀才便考中了舉人,陳家嫁女,後來這舉人進京趕考,名次不是很靠前,是個同進士,陳家塞了錢,給這位女婿某了個中原地帶的縣令。
「二娘隨夫一去已有二十多年了……」
陳大人感慨,也不知如今安好。陳家大郎只能安慰。父子二人說了會話,不好把客人晾著太久,陳家大郎伺候爹換了衣裳,這次去了偏廳。
偏廳中。
福寶跟陳家最小的孫子聊天玩耍,第一次來時見過面,當時福寶不會昭州話,陳家孫子不會官話,兩個小朋友又是第一次見面,十分客氣,互相拿眼神看,如今好了。
「……改日楷哥哥來我家玩呀,我有汪汪。」
「你家中養了小狗?真好真好。」陳楷滿臉艷羨。
陳家小孫過了年六歲,大名陳楷,孫子一輩都是擇『木』字。前頭兒子輩的孩子,陳大人沒發跡前都是隨便取的,陳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也沒什麼家族底蘊,到了孫子這輩才講究起來。
就和黎家一般。
黎大分了家後,黎家人口少,如今一家子祖孫三代算上才四口人,這會黎大看著陳家的子孫興旺,不由羨慕,說:「小楷來我家和福寶一起玩。」這哥哥帶弟弟的,雖是別人家的,好歹府裡頭熱鬧一些。
「福寶,你第一次來時說的是什麼話?我都聽不懂。」
「我阿爹說了是官話。」
「那你教我陳楷怎麼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