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不僅湯幼寧得了好處,連帶著衍裕郡王父女倆也得到實惠,誰不高興呢!
吳老太太樂顛顛的,特意在王府里擺了三日家宴,給湯幼寧慶賀。
這也是難得一家團圓的時刻,薄家父子仨都在,薄鏡城一家子、薄時衍小夫妻,一個不落!
等到過了這茬兒,大郎君一家又得趕回南堯去了,買賣念書,各有奔程。
*******
攝政王府紅紅火火,其樂融融,把外頭人瞧得眼熱到不行。
咋就有人能把日子過成這樣呢?
按理說湯氏出身不高,人也不聰明的樣子,還是妾室扶正的,她上頭的長輩真就半點不介意?
換做其他府邸,估計請安來遲了都會多想,那德容夫人與老太太未免也太寬厚了!
不過,湯氏的福氣,旁人也羨慕不來。
就說這回突然的圍宮之舉,京城人人擔驚受怕,避之不及。
事發後大街小巷陡然空曠起來,有事沒事都在屋裡憋著!
那鐵蹄所過之處,是要殺人的呀!誰不怕死呢!
湯氏一個小娘子竟然還能摻和進去,從中撈一筆功勞?靠著自己就成為郡君了!
試問又有多少小姑娘能做到這個地步?
或許有人懷疑,是朱衛平將軍給攝政王臉面,才讓她掛名蹭了功勞。
但……人家朱將軍至於做到這個地步麼?
還有他手底下弟兄們,都是糙漢武將,大老爺們才不會服氣呢,有什麼貓膩一準捅出來。
既然沒有風聲,可見湯幼寧的參與確有其事,誰說小娘子不能膽識過人。
人不可貌相呀!
這時候,人們再說起攝政王府的婆媳妯娌關係,便會心生感嘆:
湯氏若是一無是處,怎麼能收服了薄時衍,連帶他家裡人都歡歡喜喜接納呢?
當然是個好的,還很有福氣!
不過她這福氣,半點沒給娘家沾邊。
彭氏落入一個尷尬的境地,外嫁的庶女過得越是紅火,越襯托出她這邊的冷清,簡直到了人嫌狗厭的地步。
起初,旁人尊她是攝政王妃的嫡母,她兒子是薄時衍的大舅哥,可沒多久就瞧出端倪來了。
雙方關係極為冷淡,只差沒有不相往來了。
能因為什麼,必然是嫡母不慈,跟庶女徹底沒了情分。
這般關係,在京城屬實常見,不過尋常的小庶女不夠硬氣,出嫁後為了有娘家扶持,還是要低頭尊著嫡母。
即便不低頭,那也沒有擺到明面上鬧。
明眼人都疏遠了湯家,甚至教導小輩莫與他們往來。
湯家被晾在一旁,備受冷落,無人理會。
湯奕宗為此沒少在私底下罵罵咧咧,埋怨著不如把妹妹送去卓家,哪怕地位不如攝政王府,可他們能得到實惠!
好過現在,她自個兒享福去了,娘家絲毫蹭不著,爬再高又有什麼用!
直到卓家被一夜之間殺死了,滿門屠戮,無一生還。
湯奕宗嚇得臉色慘白,他企望靠上去沾邊的大樹,面對京城風浪,就跟小草一樣,說倒就倒,連根拔起。
他徹底沒了聲,好幾天才緩過來。
潑天的富貴哪是好享用的,一著行錯,小命玩完!
指不定哪一日攝政王府也……
湯奕宗一夜之間老實了下來,那些個貪念被一一戳破了,冒不起來,並且還勸住了他母親,相安無事不尋仇便好,其他的少惦記。
湯奕宗放棄了為官一途,決心從國子監退學。
繼續待下去,也不過平白耗費光陰與銀錢,沒啥指望。
他是第一次不聽彭氏所言,自己拿定了主意,母親與妻子說什麼捐官一途,全然聽不進去。
將近而立之年,家財被敗了大半,要是捐官領著那微薄的俸祿,指不定一家子就要淪落到賣祖宅的地步了。
也或許攝政王府倒台了,他們倒霉催的被連累,一夜砍頭!
湯奕宗想找其他出路,他運氣不錯,趕上朝堂重提海禁的時候。
任何行業,搶占先機者,即便笨拙也能賺上不少,就看有沒有勇氣,能否慧眼如炬,踏上正確的那一條道了。
開海禁一事再次於早朝時提出,呈帖子的人並非薄時衍,但他從容不迫坐在側旁,顯然是知情且同意。
這回文武百官的反響小的很多,阻力也大為減輕。
當年謝家參與謀反,被忌諱被防範,現在的局勢卻已經大不相同。
死了個齊凱桓,外戚卓家也不復存在,還有誰能與謝家勾結,去復刻當年的路數?想想似乎有點草率……
要說攝政王,確實對皇權威脅最大的是他,但他瞧著並不留戀權柄。
不僅在逐步放手,甚至越來越有『不作為』的跡象。
起碼江立棠已經開始害怕他做甩手掌柜了,這麼多活,他要是不干誰干??
章宸帝也察覺到了,一整個垂死病中驚坐起,淚眼汪汪,唯恐自己被拋下不管。
沒人輔政,等待他的就是每日批不完的奏摺,還有那群任何事情都喜歡辯駁爭吵的文臣!
開,海禁必須開!
第94章 他不會怎麼辦?
朱伏梅的婚期近在眼前, 她定親後籌備的時日並不長,因為陶遲趕著回去北地。
春闈結束後,他的名次出來, 任職令沒多久就下來了,待他完婚立即走馬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