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55頁

    「可是。」孟大人剛想打斷,岑遠未留機會,「方才不是孟大人自己提起,事有蹊蹺嗎?既然十餘年前,馮志遠老大人漏了淮陽郡王府,一年前儲君剛立,便有人告發淮陽郡王府,常玉常老大人又將此事不了了之,今日是天子生辰宴,明日東宮臨政,又有人將人證,物證,說辭都送到了御史台這處,還未尋御史台郭老大人,而是孟大人。常理言之,若想要朝中信服,不應當將證據提供給御史台的老人嗎?此事難道就不蹊蹺嗎?」

    「這。」孟行語塞。

    岑遠平靜繼續,「既然都是蹊蹺,那為何要避一處不談,另一處卻侃侃而談?不如所幸從源頭起,一處處說明白,清晰明了,也不用天子同滿朝文武一道,都跟著孟大人抽絲剝繭,最後卻不知事情從何起因,御史台行事也更讓人信服,孟大人覺得呢?」

    岑遠說完,宋佑嘉還來不及開口應是,御史台郭義良郭老大人先出聲,「太傅所言極是,子惑,此事從何而起,不如先與陛下與朝中諸位說明起,御史台行事素來名正言順,此事涉及東宮,理應先有所解釋,老夫也想聽聽此事由來。」

    嚯,朝中上下當下心中都明了,此時郭義良開口,果真是孟行跳過了郭老這處,未同御史台內先行商議。

    直諫東宮,這樣的大事,誰都猜想是經過郭義良知悉,今日才會在天子生辰宴這樣的時候提起,但郭老的意思是,此事他並不清楚,便也將此事同御史台撇清了干係。

    此事便有意思了,如果沒有御史台在背後做底氣,孟行一個初出茅廬不過三兩年的御史台官員,是如何有底氣直諫東宮的,還是謀逆這樣的事?

    原本大殿中的氛圍就似忽然扭轉,對孟行今日的動靜,甚至所言之事的可信度都起了懷疑。

    眾目睽睽下,孟行騎虎難下。

    「御史台行事素來光明,直言敢諫,不站黨派,不做人手中刀刃,是朝中明鏡,既然如此有何不可言明的?」郭義良一語雙關。

    說的是孟行,也是再次申明御史台立場。

    郭義良久在朝中,很清楚利弊權衡,東宮明日就要臨政,今日卻鬧這麼一出,御史台最忌諱的就是被人當做手中的刀使,孟行是犯了忌諱。

    郭義良要撇清關係,也是堵旁的人嘴。

    「大人。」孟行想解釋,「事出有因,未同大人商議此事。但此事事關東宮,需在明日之前呈至天子跟前,所呈之人,乃舊時知情人家眷,因為上一次密信大理寺,險些被人暗害,故此次多有囑託,未敢再找大理寺官員,也未尋御史台中老臣,怕重蹈覆轍。下官接下此事之前,對方要求再三承諾,為其隱瞞性命身世,故不能如太傅所言,告知從何而起。」

    此話一處,再次在殿中掀起軒然大波。

    知情人家眷,險遭暗害,重蹈覆轍……

    孟行言罷,遂又轉身,朝向殿上跪下,拱手,「陛下,孟行若有半句虛言,願自領責罰。」

    岑遠抬眸看向定遠侯,定遠侯也笑著看他。

    岑遠嘴角微微勾了勾,確實是天衣無縫,知情人家眷,又能讓御史台信賴的,應是忠良之後,忠良之後因為早前向大理寺告發淮陽郡王府同景王謀逆一事險些被人暗害,所以這次不敢再尋大理寺,而是尋了素來有直諫之名的御史台,又因為怕老臣之間利益牽連,所以選了御史台初出茅廬,不畏強權,敢於直言的孟行,所以,不是什麼黨派之爭,也沒有什麼陰謀論斷,就是忠良之後,匿名呈遞給御史台的信函。

    御史台私用,卻又摘得乾乾淨淨,果然厲害……

    定遠侯又笑了笑,伸手端起茶水,低頭飲茶。

    岑遠收回目光。

    天子緩緩放下手中冊子,輕聲道,「太傅覺得呢?」

    天子這句話是問向岑遠的,孟行略微錯愕,殿中也紛紛看向岑遠,岑遠起身,「回陛下,微臣覺得這位知情人家眷無論膽識,謀略,皆勝過朝中不少官員。」

    岑遠剛說完,宋佑嘉險些笑出聲來,整張臉都快要憋不住笑。

    天子輕笑,「繼續。」

    孟行愣住,沒有起身,也回頭看向岑遠處。

    岑遠繼續道,「無論是忠良家眷,能在景王之亂後的十餘年一直韜光隱晦,絕口不提淮陽郡王府之事。卻在天子定下儲君之後,忽然向大理寺告發淮陽郡王府,微臣早前不在朝中,不清楚前情,但在微臣聽來,景王之亂不像是事情的緣由,儲君之位倒更像緣由些。」

    言及此處,朝中已有不少人頷首,就連孟行自己都愣住。

    岑遠又道,「無獨有偶,聽孟大人話中的意思,常老大人將此事壓下之後,很快病逝,這位忠良家眷也因為險些遭到暗害,銷聲匿跡一年之久,這一年的時間裡,又同早前過去的十餘年一樣,隻字不提景王之亂,但又在韜光養晦一年之後,東宮即將臨政,又再次找到御史台,通過御史台的門路向天子諫言。所以,微臣實在覺得,景王之亂不是舊事重提的緣由,儲君之位才是。」

    岑遠說完,朝中議論聲四起。

    是啊,這麼長的時間,都未提過,若是真的擔心害怕,早就銷聲匿跡不會出現了,但每次出現都同東宮之位有關,哪能這麼巧合?

    卓逸看向岑遠,沒有出聲。

    岑遠繼續道,「陛下,微臣方才說,覺得這位知情人家眷膽識,謀略都有過人之處,是因為她極會挑人,也會挑時機。對方知曉此事若放在郭老大人處,郭老大人一定會權衡再三,對方也清楚,御史台中,孟大人不畏強權,敢於直言,更重要的是,對方還知道,馮志遠馮老大人告老還鄉,一時半刻尋不到人,常玉常老大人也過世了,此事再無對證,所以巧合的挑選的都是抬出令人信服,卻又無法佐證之人,雖然微臣沒見到陛下手上的冊子,但微臣猜測,舉例陳述之事,應當不少都是朝中老臣,但無一例外,要麼過世,要麼像馮老大人一樣,暫時不在京中?」<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5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